一种折叠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233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2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椅,包括椅面,其下方后部两侧分别连接左背、右背管,其下方前部两侧分别连接左、右坐管,左(右)坐管中间部位和与左(右)背管中间部位活动铆接,左坐管下端和直后交叉下端铰接,右坐管下端与弯后交叉下端铰接,弯后交叉与直后交叉中间部位活动铆接,还包括两前交叉,一前交叉上端和左坐管靠近上端部位通过大U形三孔固定座铰接,该前交叉下端和右背管下端铰接,另一前交叉上端和右坐管靠近上端部位通过大U形三孔固定座铰接,该前交叉下端和左背管下端铰接,两前交叉中间部位活动铆接,左(右)背管、左(右)坐管下端均设有脚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稳固、椅面可拆卸更换、安装和收纳简便、便于携带、使用舒适。

A folding cha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椅
本技术涉及座椅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折叠椅。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喜爱旅行或者垂钓、郊游等户外活动,当旅行或者户外活动劳累时需要座椅休息,因此需要携带座椅。然而现有座椅存在体积大携带不方便或者小体积但使用不舒适等问题,有的座椅在户外不方便固定,使用时不稳固,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固、椅面可拆卸更换、安装和收纳简便、便于携带、使用舒适的折叠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稳固、椅面可拆卸更换、安装和收纳简便、便于携带、使用舒适的折叠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折叠椅,包括椅面和支撑椅面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左背管、右背管、左坐管和右坐管,所述椅面下方后部两侧分别连接有左背管和右背管,所述椅面下方前部两侧分别连接有左坐管和右坐管,所述左坐管中间部位和与左背管中间部位活动铆接,所述右坐管中间部位和与右背管中间部位活动铆接,所述左坐管下端和直后交叉下端通过L型连接件铰接,所述右坐管下端与弯后交叉下端通过L型连接件铰接,所述左背管上部通过小U形三孔固定座与弯后交叉上端铰接,所述右背管上部通过小U形三孔固定座与直后交叉上端铰接,所述直后交叉与弯后交叉中间部位活动铆接,所述支架还包括两前交叉,其中,一前交叉上端和左坐管靠近上端部位通过大U形三孔固定座铰接,该前交叉下端和右背管下端通过L型连接件铰接,另一前交叉上端和右坐管靠近上端部位通过大U形三孔固定座铰接,该前交叉下端和左背管下端通过L型连接件铰接,两前交叉中间部位活动铆接,所述左背管、右背管、左坐管、右坐管下端均设有脚套。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折叠椅中,所述椅面可拆卸更换。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折叠椅中,所述椅面贴合人体设计,采用弧形设计,可坐、侧卧或者斜靠。优选的,在上述一种折叠椅中,所述椅面两侧设有扶手。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椅面贴合人体设计,采用弧形设计,可坐、侧卧或者斜靠,相较于传统直挺挺的椅面,更加舒适,且椅面两侧设有扶手,便于支撑,本技术的支架结构简单,采用活动铆接或者铰接,运动灵活,安装和收纳方便,便于携带,前交叉、后交叉上端通过U形三孔固定座铰接以及后交叉采用直后交叉和弯后交叉的配合,使得安装使用时椅子稳固、安全,另外,采用脚套能够加大受力面积,增加稳定性,更加牢固、防滑,保证使用寿命和安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附图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右背管,2为弯后交叉,3为直后交叉,4为脚套,5为左背管,6为左坐管,7为椅面,71为扶手,8为前交叉,9为大U形三孔固定座,10为右坐管,11为L型连接件,12为小U形三孔固定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稳固、椅面可拆卸更换、安装和收纳简便、便于携带、使用舒适的折叠椅。请参阅附图1,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折叠椅,具体包括:椅面7和支撑椅面7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左背管5、右背管1、左坐管6和右坐管10,椅面7下方后部两侧分别连接有左背管5和右背管1,椅面7下方前部两侧分别连接有左坐管6和右坐管10,左坐管6中间部位和与左背管5中间部位活动铆接,右坐管10中间部位和与右背管1中间部位活动铆接,左坐管6下端和直后交叉3下端通过L型连接件11铰接,右坐管10下端与弯后交叉2下端通过L型连接件11铰接,左背管5上部通过小U形三孔固定座12与弯后交叉2上端铰接,右背管1上部通过小U形三孔固定座12与直后交叉3上端铰接,直后交叉3与弯后交叉2中间部位活动铆接,所述支架还包括两前交叉8,其中,一前交叉8上端和左坐管6靠近上端部位通过大U形三孔固定座9铰接,该前交叉8下端和右背管1下端通过L型连接件11铰接,另一前交叉8上端和右坐管10靠近上端部位通过大U形三孔固定座9铰接,该前交叉8下端和左背管5下端通过L型连接件11铰接,两前交叉8中间部位活动铆接,左背管5、右背管1、左坐管6、右坐管10下端均设有脚套4。采用脚套能够加大受力面积,增加稳定性,更加牢固、防滑,保证使用寿命和安全性;支架结构简单,采用活动铆接或者铰接,运动灵活,安装和收纳方便,便于携带,前交叉、后交叉上端通过U形三孔固定座铰接以及后交叉采用直后交叉和弯后交叉的配合,使得安装使用时椅子稳固、安全。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椅面7可拆卸更换。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椅面7贴合人体设计,采用弧形设计,可坐、侧卧或者斜靠,相较于传统直挺挺的椅面,更加舒适。为了进一步优化上述技术方案,椅面7两侧设有扶手71。本技术椅面贴合人体设计,采用弧形设计,可坐、侧卧或者斜靠,相较于传统直挺挺的椅面,更加舒适,且椅面两侧设有扶手,便于支撑,本技术的支架结构简单,采用活动铆接或者铰接,运动灵活,安装和收纳方便,便于携带,前交叉、后交叉上端通过U形三孔固定座铰接以及后交叉采用直后交叉和弯后交叉的配合,使得安装使用时椅子稳固、安全,另外,采用脚套能够加大受力面积,增加稳定性,更加牢固、防滑,保证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椅,包括椅面和支撑椅面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左背管、右背管、左坐管和右坐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椅面下方后部两侧分别连接有左背管和右背管,所述椅面下方前部两侧分别连接有左坐管和右坐管,所述左坐管中间部位和与左背管中间部位活动铆接,所述右坐管中间部位和与右背管中间部位活动铆接,所述左坐管下端和直后交叉下端通过L型连接件铰接,所述右坐管下端与弯后交叉下端通过L型连接件铰接,所述左背管上部通过小U形三孔固定座与弯后交叉上端铰接,所述右背管上部通过小U形三孔固定座与直后交叉上端铰接,所述直后交叉与弯后交叉中间部位活动铆接,所述支架还包括两前交叉,其中,一前交叉上端和左坐管靠近上端部位通过大U形三孔固定座铰接,该前交叉下端和右背管下端通过L型连接件铰接,另一前交叉上端和右坐管靠近上端部位通过大U形三孔固定座铰接,该前交叉下端和左背管下端通过L型连接件铰接,两前交叉中间部位活动铆接,所述左背管、右背管、左坐管、右坐管下端均设有脚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椅,包括椅面和支撑椅面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左背管、右背管、左坐管和右坐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椅面下方后部两侧分别连接有左背管和右背管,所述椅面下方前部两侧分别连接有左坐管和右坐管,所述左坐管中间部位和与左背管中间部位活动铆接,所述右坐管中间部位和与右背管中间部位活动铆接,所述左坐管下端和直后交叉下端通过L型连接件铰接,所述右坐管下端与弯后交叉下端通过L型连接件铰接,所述左背管上部通过小U形三孔固定座与弯后交叉上端铰接,所述右背管上部通过小U形三孔固定座与直后交叉上端铰接,所述直后交叉与弯后交叉中间部位活动铆接,所述支架还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留根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瑞路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