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2002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1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与设备主体连接的带体。其中,设备主体与带体中的一者具有插槽,另一者具有插头,插槽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安装有磁铁部和吸附部,磁铁部与吸附部中的至少一者与插槽的侧壁滑动连接或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插头具有卡槽或卡柱,与插槽侧壁活动连接或可拆卸固定连接的磁铁部和/或吸附部具有吸合状态下用于与插头的卡槽配合的卡柱或与插头的卡柱配合的卡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包括上述插槽且安装有上述磁铁部和吸附部。综上,本申请通过使用磁力取代传统的机械结构实现带体的卡紧与松脱,结构设计难度降低。且操作简单方便,实现了带体的快速拆装。

A Connecting Structure of Wearable Equipment and Wearable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连接结构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还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可穿戴设备,如手表、运动手环等成为了许多人必不可少的贴身产品,其一般包括设备主体与带体。以手环或手表等腕戴设备为例,当前市面上不同厂家的产品带体材质及外形差异很大。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佩戴场景并提高产品竞争力,带体同表体的连接部分一般都使用生耳连接,方便消费者在变换佩戴场景或者有其他使用需求时更换带体。然而,生耳连接结构产线组装较困难,拆卸时需要通过其他工具辅助,使得带体拆装较为不便。同时,受限于产品的外观造型,有时无法使用生耳连接带体及表体。综上所述,如何有效地解决可穿戴设备带体拆装不便等问题,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解决带体拆装不便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连接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第一个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与所述设备主体连接的带体,所述设备主体与所述带体中的一者具有插槽,另一者具有用于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和与所述设备主体连接的带体(3),所述设备主体与所述带体(3)中的一者具有插槽(10),另一者具有用于插入所述插槽(10)内的插头,所述插槽(10)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安装有磁铁部(4)和能够被所述磁铁部(4)吸附的吸附部(5),所述磁铁部(4)与所述吸附部(5)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插槽(10)的侧壁滑动连接或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插头具有卡槽(6),与所述插槽(10)侧壁活动连接或可拆卸固定连接的所述磁铁部(4)和/或所述吸附部(5)具有吸合状态下用于插入所述卡槽(6)的卡柱(7),或者,所述插头具有卡柱(7),与所述插槽(10)的侧壁活动连接的所述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和与所述设备主体连接的带体(3),所述设备主体与所述带体(3)中的一者具有插槽(10),另一者具有用于插入所述插槽(10)内的插头,所述插槽(10)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安装有磁铁部(4)和能够被所述磁铁部(4)吸附的吸附部(5),所述磁铁部(4)与所述吸附部(5)中的至少一者与所述插槽(10)的侧壁滑动连接或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插头具有卡槽(6),与所述插槽(10)侧壁活动连接或可拆卸固定连接的所述磁铁部(4)和/或所述吸附部(5)具有吸合状态下用于插入所述卡槽(6)的卡柱(7),或者,所述插头具有卡柱(7),与所述插槽(10)的侧壁活动连接的所述磁铁部(4)和/或所述吸附部(5)具有吸合状态下用于所述卡柱(7)插入的卡槽(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部(5)滑动安装于所述插槽(10)的侧壁,所述磁铁部(4)为活动件并通过与所述吸附部(5)的吸合作用与所述插槽(10)的侧壁可拆卸的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部(4)与所述侧壁上分别具有相配合的卡接部,以将所述磁铁部(4)卡接于所述侧壁。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6)和所述卡柱(7)分别设置于所述吸附部(5)的底面与所述插头的顶面上。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8),所述插槽(10)的侧壁具有用于安装所述弹性件(8)的弹性件安装槽,所述弹性件(8)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召祥邵明保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