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鞋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189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3 19: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鞋子,属于鞋领域。鞋子包括:鞋底,鞋底包括第一本体和防滑部,防滑部连接于第一本体的一侧,第一本体上设置有镂空孔;鞋面,鞋面包括第二本体和防撞部,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远离防滑部的一侧连接,且第二本体与第一本体之间形成穿戴空间,第二本体具有鞋头部,防撞部和鞋头部连接,且防撞部的部分与第一本体连接,鞋头部设置有第一透气孔,且第一透气孔与穿戴空间连通;鞋垫,鞋垫设置于穿戴空间内,鞋垫包括第三本体和减震部,第三本体与第一本体贴合,第三本体还具有脚跟部,减震部与脚跟部连接,且减震部设置在脚跟部和第一本体之间,第三本体设置有第二透气孔,且第二透气孔与镂空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从整体上提升穿着者的舒适性及防护性,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

A sho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鞋子
本技术涉及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鞋子。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鞋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现有的鞋子的鞋底结构较为单一,防滑性能差,并且无法满足在潮湿、雨水等环境下的防滑要求。同时目前的鞋子的结构单一,由于不同穿着者的脚步的问题,穿久之后会出现累脚,甚至脚痛的现象,并且对于行走中的碰撞没有保护的功能。专利技术人在研究中发现,现有的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缺点:防滑性能差,舒适性及防护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鞋子,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其能够增强穿着者的脚部的透气性能,并且能够缓冲行走或跑步等活动对腿部的冲击,同时还能够增强防滑性能,从而提高穿着者的舒适性及防护性,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本技术的实施例可以这样实现: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鞋子,其包括:鞋底,所述鞋底包括第一本体和防滑部,所述防滑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本体的镂空孔;鞋面,所述鞋面包括第二本体和防撞部,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防滑部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之间形成穿戴空间,所述第二本体具有鞋头部,所述防撞部和所述鞋头部远离所述穿戴空间的一侧连接,且所述防撞部的部分与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防滑部的一侧连接,所述鞋头部设置有第一透气孔,且所述第一透气孔与所述穿戴空间连通;鞋垫,所述鞋垫设置于所述穿戴空间内,所述鞋垫包括第三本体和减震部,所述第三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靠近所述穿戴空间的一侧贴合,所述第三本体还具有脚跟部,所述减震部与所述脚跟部连接,且所述减震部设置在所述脚跟部和所述第一本体之间,所述第三本体设置有第二透气孔,且所述第二透气孔与所述镂空孔连通。具体的,该鞋子能够增强穿着者的脚部的透气性能,并且能够缓冲行走或跑步等活动对腿部的冲击,同时还能够增强防滑性能,从而提高穿着者的舒适性及防护性,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可选的,所述鞋垫还包括减震胶,所述减震部远离所述第三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减震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减震胶与所述第一本体靠近所述穿戴空间的一侧贴合。可选的,所述第二透气孔包括第一透气子孔和第二透气子孔,所述第三本体还具有脚掌部,所述脚掌部靠近所述减震部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交叉设置的导通槽,且多个所述导通槽之间形成多个导通空间,所述第一透气子孔设置在所述导通空间内;所述第二透气子孔设置在所述脚跟部,且所述第二透气子孔依次贯穿所述脚跟部、所述减震部和所述减震胶。可选的,所述鞋面还包括加固部,所述第二本体还具有鞋跟部,所述加固部与所述鞋跟部远离所述穿戴空间的一侧连接,且所述加固部的部分与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防滑部的一侧连接。可选的,所述鞋面还包括透气网,所述第二本体还具有鞋腰部,所述透气网与所述鞋腰部靠近所述穿戴空间的一侧连接,所述鞋腰部设置有条形开口,且所述透气网与所述条形开口适配。可选的,所述鞋子还包括鞋带、用于调整所述鞋带的松紧扣和用于固定所述鞋带的固定件,所述第二本体还具有鞋背部,所述鞋带穿设于所述鞋背部,所述鞋带的两端分别穿设于所述松紧扣,且所述鞋带的两端均与所述固定件连接。可选的,所述鞋面还包括用于除菌排汗的第一内里层,所述第一内里层与所述第二本体靠近所述穿戴空间的一侧连接,且所述透气网设置在所述第一内里层与所述第二本体之间;所述鞋垫还包括用于除菌排汗的第二内里层,所述第二内里层与所述第三本体远离所述减震部的一侧连接。可选的,所述鞋底还包括用于覆盖所述镂空孔的防水网,所述防水网与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防滑部的一侧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本体使用EVA材料制成。可选的,所述防滑部包括第一防滑部、第二防滑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防滑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靠近所述鞋头部的一端,所述第一防滑部呈V形,且所述第一防滑部的V形开口沿所述第一本体的长度方向远离所述鞋头部的方向设置,所述第一防滑部的数量为三个,且三个所述第一防滑部沿所述鞋底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其中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防滑部通过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镂空孔设置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防滑部之间,且所述镂空孔临近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所述第二防滑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鞋头部的一端,所述第二防滑部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侧边缘,两个所述第二防滑部通过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可选的,所述第一防滑部上设置有第一防滑纹和第二防滑纹,所述第二防滑纹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滑纹的两侧,所述第二防滑部设置有所述第二防滑纹;所述第一防滑纹包括多个并排间隔分布的V形条,所述第二防滑纹包括多个阵列分布的四面体,且所述四面体的其中一个侧面与所述第一防滑部贴合。可选的,所述第一本体靠近所述防滑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三防滑部和第四防滑部,所述第三防滑部和所述第四防滑部沿所述第一防滑部到所述第二防滑部的方向依次设置,所述第三防滑部呈V形,且所述第三防滑部的开口方向与所述第一防滑部的开口方向相同,所述第三防滑部上设置有第一防滑纹和第二防滑纹,所述第二防滑纹设置在所述第一防滑纹的两侧;所述第四防滑部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的两侧;所述第三防滑部和所述第一防滑部之间、所述第三防滑部与所述第四防滑部之间、所述第四防滑部与所述第二防滑部之间和两个所述第四防滑部之间均设置有镂空孔。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包括,例如:该鞋子能够在鞋面使用透气材料的同时通过第二本体设置的第一透气孔、第三本体设置的第二透气孔以及第一本体设置的镂空孔,使得鞋子的透气性得到增强,能够保证穿着者的脚部舒适性增强,并且能够通过鞋底以及鞋垫上的减震部处理行走过程中对脚部以及腿部带来的冲击,同时鞋底设置的防滑部能够增强鞋子的防滑能力,鞋面设置的防撞部能够防止行走过程中踢到脚,因而从整体上提升穿着者的舒适性及防护性,该结构设计合理,实用性强。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鞋子的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鞋子的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鞋垫的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鞋底的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鞋底的另一种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的鞋底的I处的局部放大图。图标:100-鞋子;10-鞋底;11-第一本体;111-镂空孔;12-防滑部;121-第一防滑部;122-第二防滑部;123-第一连接部;124-第二连接部;125-第一防滑纹;126-第二防滑纹;127-第三防滑部;128-第四防滑部;13-防水网;20-鞋面;210-穿戴空间;21-第二本体;211-鞋头部;2111-第一透气孔;212-鞋腰部;2121-条形开口;213-鞋背部;22-防撞部;23-加固部;24-透气网;25-第一内里层;30-鞋垫;31-第三本体;311-脚跟部;312-第二透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鞋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所述鞋底包括第一本体和防滑部,所述防滑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本体的镂空孔;鞋面,所述鞋面包括第二本体和防撞部,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防滑部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之间形成穿戴空间,所述第二本体具有鞋头部,所述防撞部和所述鞋头部远离所述穿戴空间的一侧连接,且所述防撞部的部分与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防滑部的一侧连接,所述鞋头部设置有第一透气孔,且所述第一透气孔与所述穿戴空间连通;鞋垫,所述鞋垫设置于所述穿戴空间内,所述鞋垫包括第三本体和减震部,所述第三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靠近所述穿戴空间的一侧贴合,所述第三本体还具有脚跟部,所述减震部与所述脚跟部连接,且所述减震部设置在所述脚跟部和所述第一本体之间,所述第三本体设置有第二透气孔,且所述第二透气孔与所述镂空孔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鞋子,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底,所述鞋底包括第一本体和防滑部,所述防滑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本体上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本体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第一本体的镂空孔;鞋面,所述鞋面包括第二本体和防撞部,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防滑部的一侧连接,且所述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之间形成穿戴空间,所述第二本体具有鞋头部,所述防撞部和所述鞋头部远离所述穿戴空间的一侧连接,且所述防撞部的部分与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防滑部的一侧连接,所述鞋头部设置有第一透气孔,且所述第一透气孔与所述穿戴空间连通;鞋垫,所述鞋垫设置于所述穿戴空间内,所述鞋垫包括第三本体和减震部,所述第三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靠近所述穿戴空间的一侧贴合,所述第三本体还具有脚跟部,所述减震部与所述脚跟部连接,且所述减震部设置在所述脚跟部和所述第一本体之间,所述第三本体设置有第二透气孔,且所述第二透气孔与所述镂空孔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垫还包括减震胶,所述减震部远离所述第三本体的一侧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减震胶设置在所述安装槽内,且所述减震胶与所述第一本体靠近所述穿戴空间的一侧贴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透气孔包括第一透气子孔和第二透气子孔,所述第三本体还具有脚掌部,所述脚掌部靠近所述减震部的一侧有多个交叉设置的导通槽,且多个所述导通槽之间形成多个导通空间,所述第一透气子孔设置在所述导通空间内;所述第二透气子孔设置在所述脚跟部,且所述第二透气子孔依次贯穿所述脚跟部、所述减震部和所述减震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还包括加固部,所述第二本体还具有鞋跟部,所述加固部与所述鞋跟部远离所述穿戴空间的一侧连接,且所述加固部的部分与所述第一本体远离所述防滑部的一侧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鞋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鞋面还包括透气网,所述第二本体还具有鞋腰部,所述透气网与所述鞋腰部靠近所述穿戴空间的一侧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亚丽杨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孝夕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