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70653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8: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包括第一电压端、第二电压端、电压输出端、电源负极,第一电压端与参考电流源的电流输入端连接,参考电流源的电流输出端与第一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入端与第二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流镜的第一镜像电流输出端与运放的反相输入端、第三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入端连接,第三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入端与第四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出端连接,第四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出端与第五电流镜的镜像电路输入端和迟滞比较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对电源电压的比较,通过内置的电流比较器实现低功耗电源自动切换,从而提高电源利用率,并且节省电子系统硬件设计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源自动切换电路
本技术涉及电源切换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源自动切换电路。
技术介绍
消费类电子领域,为了实现芯片外电源的自动切换设计,传统电路采用分立元件实现的,需要两个二极管相接实现片外的自动切换,这样会增加PCB设计面积和两个分立二极管的成本,并且会造成0.3V~0.7V的二极管开启结电压损失,电源利用率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电源自动切换电路,解决现有电源切换电路成本高、利用率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包括第一电压端、第二电压端、电压输出端、电源负极,第一电压端与参考电流源的电流输入端连接,参考电流源的电流输出端与第一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入端与第二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流镜的第一镜像电流输出端与运放的反相输入端、第三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入端连接,第三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入端与第四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出端连接,第四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出端与第五电流镜的镜像电路输入端和迟滞比较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迟滞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LS电路的输入端连接,LS电路的输出端与DT死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DT死区电路的输出端与晶体管PM7的栅端连接,死区电路的另一输出端与晶体管PM8的栅端连接,晶体管PM7的漏端与第二电压端连接,晶体管PM8的漏端与第一电压端连接,晶体管PM7的源端与晶体管PM8的源端和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五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入端与晶体管NM6的源端连接,晶体管NM6的栅端与运放的输出端连接,运放的正相输入端与第二电流镜的第二镜像电流输出端连接;运放的输出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外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外一端与第二电流镜的第一镜像电流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流镜的参考电压输出端、第一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出端、第三电流镜的参考电压输出端、第三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出端、第五电流镜的参考电压输出端、第五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出端与电源负极连接,第二电流镜的参考电压输入端、第二电流镜的第一镜像电流输入端、第四电流镜的参考电压输入端、第四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入端与第一电压端连接,第二电流镜的第二镜像电流输入端与第二电压端连接。进一步地,迟滞比较电路包括低通滤波器、施密特触发器Smt0、施密特触发器Smt1、信号选择器Mux2-0、信号选择器Mux2-1、晶体管PM5和晶体管PM6,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与第四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出端、晶体管PM5的漏端和晶体管PM6的漏端连接,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与施密特触发器Smt0的输入端连接,施密特触发器Smt0的输出端与施密特触发器Smt1的输入端、信号选择器Mux2-0的控制端和LS的输入端连接,施密特触发器Smt1的输出端与信号选择器Mux2-1的控制端连接,信号选择器Mux2-0的输出端与晶体管PM5的栅极连接,信号选择器Mux2-1的输出端与晶体管PM6的栅极连接,信号选择器Mux2-0的一输入端与信号选择器Mux2-1的一输入端和第一电压端连接,信号选择器Mux2-0的另一输入端与信号选择器Mux2-1的另一输入端和第四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出端连接,晶体管PM5的源端和晶体管PM6的源端与第一电压端连接。进一步地,第一电压端与二极管Diode1的P极连接,第二电压端与二极管Diode0的P极连接,二极管Diode0的N极与二极管Diode1的N极和电压输出端连接。进一步地,电压输出端与电源负极之间连接有MOS电容。进一步地,第二电流镜的第三镜像电流输出端与运放的偏置电流端连接。进一步地,第一电流镜包括晶体管NM0和晶体管NM1,晶体管NM0的漏端与参考电流源的电流输出端、晶体管NM0的栅端和晶体管NM1的栅端连接,晶体管NM0的源端和晶体管NM1的源端与电源负极连接,晶体管NM1的漏端与第二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出端连接。进一步地,第二电流镜包括晶体管PM0、晶体管PM1和晶体管PM2,晶体管PM0的漏端与第一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入端、晶体管PM0的栅端、晶体管PM1的栅端和晶体管PM2的栅端连接,晶体管PM0的源端、晶体管PM1的源端和晶体管PM2的源端与第一电压端连接,晶体管PM1的漏端与运放的反相输入端连接,晶体管PM2的漏端与运放的正相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地,第三电流镜包括晶体管NM2和晶体管NM3,晶体管NM2的漏端与运放的反相输入端、晶体管NM2的栅端和晶体管NM3的栅端连接,晶体管NM2的源端和晶体管NM3的源端与电源负极连接,晶体管NM3的漏端与第4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出端连接。进一步地,第四电流镜包括晶体管PM7和晶体管PM4,晶体管PM7的漏端与第三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入端、晶体管PM7的栅端和晶体管PM4的栅端连接,晶体管PM7的源端和晶体管PM4的源端与第一电压端连接,晶体管PM4的漏端与迟滞比较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进一步地,第五电流镜包括晶体管NM4和晶体管NM5,晶体管NM4的漏端与晶体管NM6的源端、晶体管NM4的栅端和晶体管NM5的栅端连接,晶体管NM4的源端和晶体管NM5的源端与电源负极连接,晶体管NM5的漏端与迟滞比较电路的输入端连接。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电源电压的比较,通过内置的电流比较器实现低功耗电源自动切换,大大减少了由分立二极管元件电路具有的0.3V~0.7V开启结电压损失,从而提高电源利用率,并且节省电子系统硬件设计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的电路图;图2为第一电压端AVDDL与第二电压端AVDDH的比较示意图;图3为施密特触发器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图4为死区电路(DT)的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图5为电平位移(LS)的一实施例的电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请参阅图1到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包括第一电压端AVDDL、第二电压端AVDDH、电压输出端AVDDX、电源负极AVSS,第一电压端与参考电流源的电流输入端连接,参考电流源的电流输出端与第一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入端与第二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流镜的第一镜像电流输出端与运放的反相输入端、第三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入端连接,第三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入端与第四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出端连接,第四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出端与第五电流镜的镜像电路输入端和迟滞比较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迟滞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LS电路的输入端连接,LS电路的输出端与DT死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DT死区电路的输出端与晶体管PM7的栅端连接,死区电路的另一输出端与晶体管PM8的栅端连接,晶体管PM7的漏端与第二电压端连接,晶体管PM8的漏端与第一电压端连接,晶体管PM7的源端与晶体管PM8的源端和电压输出端连接。其中,迟滞比较电路是一个具有迟滞回环传输特性的比较器,集成电路领域常用6管结构组成,便于集成,该电路可以有效地提高对输入信号的噪声抑制能力。例如单限比较器,如果输入信号Uin在门限值附近有微小的干扰,则输出电压就会产生相应的抖动(起伏),在电路中引入迟滞比较电路可以克服这一缺点。DT死区电路通常叫做死区时间控制电路,常用于功率开关控制信号翻转时避免发生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压端、第二电压端、电压输出端、电源负极,第一电压端与参考电流源的电流输入端连接,参考电流源的电流输出端与第一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入端与第二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流镜的第一镜像电流输出端与运放的反相输入端、第三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入端连接,第三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入端与第四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出端连接,第四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出端与第五电流镜的镜像电路输入端和迟滞比较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迟滞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LS电路的输入端连接,LS电路的输出端与DT死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DT死区电路的输出端与晶体管PM7的栅端连接,死区电路的另一输出端与晶体管PM8的栅端连接,晶体管PM7的漏端与第二电压端连接,晶体管PM8的漏端与第一电压端连接,晶体管PM7的源端与晶体管PM8的源端和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五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入端与晶体管NM6的源端连接,晶体管NM6的栅端与运放的输出端连接,运放的正相输入端与第二电流镜的第二镜像电流输出端连接;运放的输出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外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外一端与第二电流镜的第一镜像电流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流镜的参考电压输出端、第一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出端、第三电流镜的参考电压输出端、第三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出端、第五电流镜的参考电压输出端、第五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出端与电源负极连接,第二电流镜的参考电压输入端、第二电流镜的第一镜像电流输入端、第四电流镜的参考电压输入端、第四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入端与第一电压端连接,第二电流镜的第二镜像电流输入端与第二电压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电压端、第二电压端、电压输出端、电源负极,第一电压端与参考电流源的电流输入端连接,参考电流源的电流输出端与第一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入端连接,第一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入端与第二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出端连接,第二电流镜的第一镜像电流输出端与运放的反相输入端、第三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入端连接,第三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入端与第四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出端连接,第四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出端与第五电流镜的镜像电路输入端和迟滞比较电路的输入端连接,迟滞比较电路的输出端与LS电路的输入端连接,LS电路的输出端与DT死区电路的输入端连接,DT死区电路的输出端与晶体管PM7的栅端连接,死区电路的另一输出端与晶体管PM8的栅端连接,晶体管PM7的漏端与第二电压端连接,晶体管PM8的漏端与第一电压端连接,晶体管PM7的源端与晶体管PM8的源端和电压输出端连接;第五电流镜的参考电流输入端与晶体管NM6的源端连接,晶体管NM6的栅端与运放的输出端连接,运放的正相输入端与第二电流镜的第二镜像电流输出端连接;运放的输出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外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连接,电容C1的另外一端与第二电流镜的第一镜像电流输出端连接;第一电流镜的参考电压输出端、第一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出端、第三电流镜的参考电压输出端、第三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出端、第五电流镜的参考电压输出端、第五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出端与电源负极连接,第二电流镜的参考电压输入端、第二电流镜的第一镜像电流输入端、第四电流镜的参考电压输入端、第四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入端与第一电压端连接,第二电流镜的第二镜像电流输入端与第二电压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源自动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迟滞比较电路包括低通滤波器、施密特触发器Smt0、施密特触发器Smt1、信号选择器Mux2-0、信号选择器Mux2-1、晶体管PM5和晶体管PM6,低通滤波器的输入端与第四电流镜的镜像电流输出端、晶体管PM5的漏端和晶体管PM6的漏端连接,低通滤波器的输出端与施密特触发器Smt0的输入端连接,施密特触发器Smt0的输出端与施密特触发器Smt1的输入端、信号选择器Mux2-0的控制端和LS的输入端连接,施密特触发器Smt1的输出端与信号选择器Mux2-1的控制端连接,信号选择器Mux2-0的输出端与晶体管PM5的栅极连接,信号选择器Mux2-1的输出端与晶体管PM6的栅极连接,信号选择器Mux2-0的一输入端与信号选择器Mux2-1的一输入端和第一电压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文灿刘德佳汪孝晃王法翔熊良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超瑞创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