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捷丽专利>正文

一种多功能底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6725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底座,包括上壳和内壳,所述上壳套装于内壳上方,所述上壳与内壳可相对位移,所述内壳上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上安装有吸盘,所述吸盘贯穿通孔设置,所述吸盘包括上吸盘和下吸盘,上吸盘和下吸盘分别置于内壳上下两侧面上,且上吸盘与下吸盘背向设置,上吸盘与下吸盘之间设置有连通通道,所述上吸盘的直径小于下吸盘的直径,所述上吸盘与上壳内壁吸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解除吸盘吸附效果的时候只需施加较小的外力,既只需施加足于解除较小直径的上吸盘吸附力的外力即可,因此,使用此底座的结构设计,不但可以使底座牢固定位在平面上使用,而且方便拆装更换底座的安装位置,使用起来更加灵活实用。

A Multifunctional Ba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底座
本技术涉及支架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底座。
技术介绍
底座,一般作为附件使用,用于放置主体设备,可以起到收纳或者支承主体设备的作用,也在某些领域被称为支架。底座使用的时候,大多被放置于平面上,也有部份底座自带夹持结构,可以利用夹持结构夹持在特定形状的物体上,以便应用于特殊场合,而那大部份被放置于平面上使用的底座,往往由于与平面缺少定位效果而降低其使用效果,所以,人们常用的方式便是在底座下面粘贴双面胶,以此使底座与平面贴合定位,但采用这种方式最大的缺点就是不方便底座更换放置位置,而且一旦贴合固定后就很难拆除,也因此限制了底座的再利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底座,利用吸盘的吸力原理转化为结构设计,不但可以使底座牢固定位在平面上,拆装也非常方便快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出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底座,包括上壳和内壳,所述上壳套装于内壳上方,所述上壳与内壳可相对位移,所述内壳上设置有一通孔,所述通孔上安装有吸盘,所述吸盘贯穿通孔设置,所述吸盘包括上吸盘和下吸盘,上吸盘和下吸盘分别置于内壳上下两侧面上,且上吸盘与下吸盘背向设置,上吸盘与下吸盘之间设置有连通通道,所述上吸盘的直径小于下吸盘的直径,所述上吸盘与上壳内壁吸附连接。优选地,所述上壳内壁面上设置有与吸盘轴心相平行的螺栓柱,所述内壳上对应于螺栓柱位置处设置有可供螺栓柱插入的螺栓孔,所述螺栓柱与螺栓孔滑动连接,所述螺栓柱下端连接有限位连接件。优选地,所述螺栓柱的长度大于螺栓孔的长度,所述限位连接件为螺丝,所述螺丝与螺栓柱螺纹连接。优选地,所述上壳上位于上吸盘上方位置处的壳体向下凹陷形成球面插槽,所述插槽底部外壁面与上吸盘吸附连接。优选地,所述上吸盘的直径不大于下吸盘直径的三分之一。优选地,所述下吸盘上位于连通通道位置处盖装有一紧固盖,所述紧固盖利用扣爪贯穿吸盘上预设的通孔与内壳卡合连接,所述紧固盖上开设有透气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上壳与内壳通过螺栓柱与螺栓孔相结合实现可移位滑动连接,内壳上设置有吸盘,与上壳吸附连接的上吸盘直径小于与平面吸附连接的下吸盘,上吸盘与下吸盘之间连通设置,因此,在解除吸盘吸附效果的时候只需施加较小的外力,既只需施加足于解除较小直径的上吸盘吸附力的外力即可,因此,使用此底座的结构设计,不但可以使底座牢固定位在平面上使用,而且方便拆装更换底座的安装位置,使用起来更加灵活实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纵向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爆炸图一;图4为本技术结构爆炸图二;图5为本技术放置风扇的使用示例图。图中:1底座;11上壳;111插槽;112螺栓柱;12内壳;121螺栓孔;122通孔;13吸盘;131上吸盘;132下吸盘;133连通通道;14紧固盖;141扣爪;142透气孔;15限位连接件;2风扇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图5,一种多功能底座,包括上壳11和内壳12,所述上壳11套装于内壳12上方,所述上壳11内壁面上设置有与吸盘13轴心相平行的螺栓柱112,所述内壳12上对应于螺栓柱112位置处设置有可供螺栓柱112插入的螺栓孔121,所述螺栓柱112与螺栓孔121滑动连接,所述螺栓柱112下端连接有限位连接件15,所述螺栓柱112的长度大于螺栓孔121的长度,所述限位连接件15为螺丝,所述螺丝与螺栓柱112螺纹连接,因此,当上壳11套装于内壳12上方时,所述螺栓柱112插接在螺栓孔121内,并与螺栓孔121滑动连接,同时,由于螺栓柱112的长度在于螺栓孔121的长度,螺栓柱112的底端通过螺丝进行限位,所述上壳11与内壳12之间可以相对滑动移位,但两者同时保持一体连接设置。所述内壳12上设置有一通孔122,所述通孔122上安装有吸盘13,所述吸盘13贯穿通孔122设置,所述吸盘13包括上吸盘131和下吸盘132,上吸盘131和下吸盘132分别置于内壳12上下两侧面上,且上吸盘131与下吸盘132背向设置,上吸盘131与下吸盘132之间设置有连通通道133,所述上吸盘131的直径小于下吸盘132的直径,优选上吸盘131的直径不大于下吸盘132直径的三分之一,所述上吸盘131与上壳11内壁吸附连接,所述下吸盘132与台面、平面吸附连接。所述上壳11上位于上吸盘131上方位置处的壳体向下凹陷形成球面插槽111,所述插槽111底部外壁面与上吸盘131吸附连接,所述插槽111上可以插放风扇体2或者其他设备。所述下吸盘132上位于连通通道133位置处盖装有一紧固盖14,所述紧固盖14利用扣爪141贯穿吸盘13上预设的通孔与内壳12卡合连接,以此把吸盘13固定在内壳12上,使其不易脱离内壳12,所述紧固盖14上开设有透气孔142。工作原理:当底座1放置在平面上时,对上壳11施加垂直于平面上的外力,由于上壳11可以通过螺栓柱112与螺栓孔121的相结合相对内壳12向平面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插槽111的底部外壁面逐渐压缩吸盘13,吸盘13在平面与插槽111底面的双向压缩下不断向外排出空气,最终使吸盘13内部的气压小于外界的气压,从而利用大气压强使吸盘紧紧的吸附在平面和插槽111底部外壁面上,实现平面与底座1之间的吸附连接;当需要解除底座1与平面之间的连接时,由于与插槽111底部外壁面相吸附的上吸盘131直径相对较小,因此,只需要施加足以解除上吸盘131吸力的外力把上壳11向上提起便可,此时,上吸盘131的吸力解除后,外界空气从上吸盘131处注入,并通过连通通道133和透气孔142流入下吸盘132,从而解除下吸盘132与平面之间的吸附,解除吸附的大小可以通过设置上吸盘131进行控制,当上吸盘131的直径越小时,解除时施加的外力就越小,因此就更容易从平面上拆除底座1。综上所述:本技术,上壳11与内壳12通过螺栓柱112与螺栓孔121相结合实现可移位滑动连接,内壳12上设置有吸盘13,与上壳11吸附连接的上吸盘131直径小于与平面吸附连接的下吸盘132,上吸盘131与下吸盘132之间连通设置,因此,在解除吸盘13吸附效果的时候只需施加较小的外力,既只需施加足于解除较小直径的上吸盘131吸附力的外力即可,因此,使用此底座1的结构设计,不但可以使底座1牢固定位在平面上使用,而且方便拆装更换底座1的安装位置,使用起来更加灵活实用。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底座,包括上壳(11)和内壳(12),所述上壳(11)套装于内壳(12)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1)与内壳(12)可相对位移,所述内壳(12)上设置有一通孔(122),所述通孔(122)上安装有吸盘(13),所述吸盘(13)贯穿通孔(122)设置,所述吸盘(13)包括上吸盘(131)和下吸盘(132),上吸盘(131)和下吸盘(132)分别置于内壳(12)上下两侧面上,且上吸盘(131)与下吸盘(132)背向设置,上吸盘(131)与下吸盘(132)之间设置有连通通道(133),所述上吸盘(131)的直径小于下吸盘(132)的直径,所述上吸盘(131)与上壳(11)内壁吸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底座,包括上壳(11)和内壳(12),所述上壳(11)套装于内壳(12)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1)与内壳(12)可相对位移,所述内壳(12)上设置有一通孔(122),所述通孔(122)上安装有吸盘(13),所述吸盘(13)贯穿通孔(122)设置,所述吸盘(13)包括上吸盘(131)和下吸盘(132),上吸盘(131)和下吸盘(132)分别置于内壳(12)上下两侧面上,且上吸盘(131)与下吸盘(132)背向设置,上吸盘(131)与下吸盘(132)之间设置有连通通道(133),所述上吸盘(131)的直径小于下吸盘(132)的直径,所述上吸盘(131)与上壳(11)内壁吸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11)内壁面上设置有与吸盘(13)轴心相平行的螺栓柱(112),所述内壳(12)上对应于螺栓柱(112)位置处设置有可供螺栓柱(112)插入的螺栓孔(121),所述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捷丽
申请(专利权)人:施捷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