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型帐篷框架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6551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6: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型帐篷框架组件,包括框架主体,框架主体包括前侧框架和后侧框架以及中间的连接杆,前侧框架由第一左支撑梁、第一右支撑梁、第一上支撑梁和第一下支撑梁可拆卸连接组成,后侧框架由第二左支撑梁、第二右支撑梁、第二上支撑梁和第二下支撑梁可拆卸连接组成,多个连接杆可拆卸连接在第一上支撑梁和第二上支撑梁之间以及第一下支撑梁以及第二下支撑梁之间。该框架组件由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组成,拆卸后体框架整体积较小,便于携带运输。

A Portable Tent Frame Compon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型帐篷框架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帐篷框架,尤其涉及一种可拆卸的便于携带运输的帐篷框架组件。
技术介绍
帐篷在人们生活中时常会用到,市面上存在的帐篷多种多样,如申请号为201710812427.5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中公开了一种BOX篷房,包括底盘、框架和篷布,其中框架包括位于底盘前后端的两边框组件,边框组件呈矩形结构,其在运输过程中,至少需要矩形框架大小的空间才能将篷房框架组件全部容纳,所需空间较大,不便于运输。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259693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篷房,包括篷布、墙板与支架系统,支架系统包括前侧框架、后侧框架、横杆与底盘,前后侧框架与底盘铰接在一起,运输时,能够将前、后侧框架基本与底盘贴合在一起,在底盘上设置有叉车套口,叉车的运送升降臂内套进叉车套口,对篷房框架进行抬举运送,上述帐篷框架在运输移送时同样占据体积较大,并且需要叉车进行辅助,不够灵活,不便于携带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型帐篷框架组件,该框架组件由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组成,拆卸后体框架整体积较小,便于携带运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型帐篷框架组件,包括框架主体,框架主体包括前侧框架和后侧框架以及中间的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框架由第一左支撑梁、第一右支撑梁、第一上支撑梁和第一下支撑梁可拆卸连接组成,所述后侧框架由第二左支撑梁、第二右支撑梁、第二上支撑梁和第二下支撑梁可拆卸连接组成,多个所述连接杆可拆卸连接在第一上支撑梁和第二上支撑梁之间以及第一下支撑梁以及第二下支撑梁之间。优选的,所述第一上支撑梁、第一下支撑梁、第二上支撑梁以及第二下支撑梁均由两个第一支撑杆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水平部、竖直部以及弧形连接部,在竖直部的端部留有第一安装孔,在水平部内侧安有若干卡槽;所述连接杆两端留有第一卡舌,所述第一卡舌能插入所述卡槽内。优选的,所述卡槽包括矩形开口,开口向下延伸形成矩形卡槽,卡槽一侧留有滑槽;所述第一卡舌为矩形卡块。优选的,所述第一左支撑梁与所述第二左支撑梁以及所述第一右支撑梁以及第二右支撑梁之间可拆卸地安装有加强筋。优选的,所述第一左支撑梁、第一右支撑梁、第二左支撑梁以及第二右支撑梁均由第二支撑杆组成,第二支撑杆两端留有第二安装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均包括圆形的插入部以及矩形卡固部;所述加强筋两端中部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上安装有第二卡舌,所述第二卡舌能分别经过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的插入部进入卡固部。优选的,所述第一上支撑梁和所述第二上支撑梁上端安凸起的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呈三角形。本技术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两个第二支撑杆的水平部左右对称的连接在一起形成上支撑梁或者下支撑梁,上下支撑梁的竖直部之间安装有第一支撑杆形成左右支撑梁,相邻两个支撑杆之间通过连板连接在一起;连接杆通过卡舌插入卡槽的方式固定,安装拆卸便捷且无需使用工具;加强筋通过插入部插入卡固部,均无需使用工具,操作便捷,在运输转移时,帐篷框架可以拆卸为具体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单元,占据空间较小,便于携带运输。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卡槽及相关结构示意图;图3为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及加强筋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本便携型帐篷框架组件包括前侧框架1和后侧框架2,前侧框架1和后侧框架2设置为大小相同的矩形,前后侧框架均由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4连接组成。第一支撑杆3包括水平部31、竖直部32和二者之间的弧形连接部33,第一支撑杆3的左右两侧上留有滑槽34,滑槽沿长度方向,用于安装固定帐篷布或者帐篷板。在水平部31的前侧壁或者后侧壁上安装有卡槽5,卡槽5主体设置为矩形块,在矩形块上开设有矩形开口51,开口向内延伸形成卡槽52,卡槽的一侧留有滑槽53,滑槽与开口相连。第二支撑杆4可以是横截面为矩形的立柱,在左右两侧留有滑槽41用于安装帐篷布或者帐篷板,在支撑杆4的前侧或者后侧上留有第二安装孔6,安装孔包括圆形的插入部61以及与插入部下方相连的矩形卡固部62。在架设框架时,两个第一支撑杆3的水平部31相连形成帐篷框架的上支撑梁11和下支撑梁12,两个竖直部32之间连接有第一支撑杆4,第一支撑杆4形成帐篷框架的左支撑梁13和右支撑梁14,相邻两个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以及相邻第二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均通过在支撑杆内套装连接件7,连接件7上留有上下两个螺栓孔71,支撑杆对应位置留有螺栓孔72,将连接件7上下两个螺栓孔71分别对准相邻两个支撑杆的螺栓孔72,然后用螺栓固定并可以将相邻支撑杆连接在一起,进而形成前侧框架1或后侧框架2。在前侧框架1和后侧框架2的两个上支撑梁11之间安装有连接杆8,连接杆8两头通过滑杆91连接有第一卡舌9,第一卡舌9设置为与前侧框架1和后侧框架2上卡槽的开口大小相同的矩形块,第一卡舌9能通过开口51插入内部卡槽52并固定在卡槽52内,滑杆91能够在滑槽53内滑动并在卡舌插入卡槽内时起到导向作用。通过卡槽和卡舌的连接方式,使得连接杆8方便拆卸下来,便于携带运输。同样,前侧框架和后侧框架的两个下支撑梁之间通过同样的方式安装有连接杆。进一步,在前侧框架1和后侧框架2的两个左支撑梁13和右支撑梁14之间还安装有加强筋10,加强筋的两端一体设置有安装板101,安装板101中部与加强筋相连,在安装板的左右两侧分别连接有第二卡舌102。在竖直部的端部留有与第二安装孔6形状相同的第一安装孔22,套装在支柱内部的连接件上在对应位置留有形状与第二安装孔形状形同的第三安装孔23。第二卡舌直径小于插入部直径且大于卡固部直径,第二卡舌能通过插入部61卡在卡固部62,将加强筋和支撑杆连接在一起,进而将前侧框架1和后侧框架2的两个左支撑梁和右支撑梁固定在一起,进而加强帐篷框架整体的强度。在本装置中,根据不停同场景对帐篷空内部空间大小的实际需求,还可以有选择的在两个第一支撑杆中间再加装第二支撑杆,当需要帐篷内部空间较大时,可选择在两根第一支撑杆之间加装一根或者多根第二支撑杆以总体形成帐篷框架的上侧支撑梁和下侧支撑梁,上下两侧的支撑梁保持高度相同。在上支撑梁上还可以通过螺栓安装三角支撑梁30,三角支撑梁安装在上支撑梁的上端中部,这样罩在框架上的帐篷布顶部会形成中间较高两端较低的形态,防止帐篷顶部形成积水,增强帐篷的使用寿命。上述实施例只是对本技术构思和实现的说明,并非对其进行限制,在本技术构思下,未经实质变换的技术方案仍然在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型帐篷框架组件,包括框架主体,框架主体包括前侧框架和后侧框架以及中间的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框架由第一左支撑梁、第一右支撑梁、第一上支撑梁和第一下支撑梁可拆卸连接组成,所述后侧框架由第二左支撑梁、第二右支撑梁、第二上支撑梁和第二下支撑梁可拆卸连接组成,多个所述连接杆可拆卸连接在第一上支撑梁和第二上支撑梁之间以及第一下支撑梁以及第二下支撑梁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型帐篷框架组件,包括框架主体,框架主体包括前侧框架和后侧框架以及中间的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前侧框架由第一左支撑梁、第一右支撑梁、第一上支撑梁和第一下支撑梁可拆卸连接组成,所述后侧框架由第二左支撑梁、第二右支撑梁、第二上支撑梁和第二下支撑梁可拆卸连接组成,多个所述连接杆可拆卸连接在第一上支撑梁和第二上支撑梁之间以及第一下支撑梁以及第二下支撑梁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型帐篷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支撑梁、第一下支撑梁、第二上支撑梁以及第二下支撑梁均由两个第一支撑杆组成,所述第一支撑杆包括水平部、竖直部以及弧形连接部,在竖直部的端部留有第一安装孔,在水平部内侧安有若干卡槽;所述连接杆两端留有第一卡舌,所述第一卡舌能插入所述卡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型帐篷框架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红快展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