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柄脚踏机构、脚踏装置及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6204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曲柄脚踏机构、脚踏装置及车辆;上述曲柄脚踏机构包括脚踏轴本体和与所述脚踏轴本体固定连接的曲柄本体,且所述曲柄本体与所述脚踏轴本体的连接处设有限位机构,以阻止所述脚踏轴本体和所述曲柄本体发生相对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曲柄脚踏机构、脚踏装置及车辆,具有防止脚踏轴与曲柄松动的技术效果,同时其保证了脚踏装置以及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了车辆维护成本。

Crank pedal mechanism, pedal device and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曲柄脚踏机构、脚踏装置及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
,尤其是涉及一种曲柄脚踏机构、脚踏装置及车辆。
技术介绍
车辆(包括自行车、单车或是电动车等)脚踏装置通常是由脚部实施蹬踏作用,带动曲柄实现转动动作的结构装置;因此说,该脚踏装置是车辆重要的结构装置。在传统的脚踏装置结构中,现有曲柄和脚踏轴,这两个零件结构都是通过螺纹直接连接固定的;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受到蹬踏力或是剧烈震动作用影响,脚踏轴与曲柄的螺纹连接处也受到较大的相互作用力,从而导致脚踏轴容易发生相对动作;这样一来,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滑牙、脱牙的现象(即导致曲柄与脚踏之间发生松动脱离);同时在传统技术中,曲柄一般为铝合金材质,脚踏轴一般为钢材,两种材料硬度不同,曲柄与脚踏之间的螺纹更易引起滑牙、脱牙;另外,特别是在共享单车的使用环境,恶劣的使用场景,由于滑牙、脱牙的问题,造成运维成本的提升,单车骑行体验差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曲柄脚踏机构、脚踏装置及车辆,以解决现有的曲柄与脚踏之间容易发生松动脱离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曲柄脚踏机构,包括脚踏轴本体和与脚踏轴本体固定连接的曲柄本体,且曲柄本体与脚踏轴本体的连接处设有限位机构,以阻止脚踏轴本体和曲柄本体发生相对转动。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脚踏轴本体上的第一限位件以及设置在曲柄本体上的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插接配合。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第一限位件连接在脚踏轴本体的外周面上,第二限位件连接在曲柄本体的内侧面上,以与第一限位件插接配合。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第一限位件沿脚踏轴本体的轴向延伸,第二限位件的延伸方向与第一限位件的延伸方向相适应。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为键连接配合,以阻止脚踏轴本体和曲柄本体发生相对转动。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第一限位件、第二限位件均为键槽结构;且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还设置有平键;第一限位件的键槽结构与第二限位件的键槽结构之间通过平键实现键连接配合。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中的一者为内花键,另一者为外花键,且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为花键连接配合。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第一限位件为外花键,且第二限位件为内花键。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外花键以及内花键均为矩形花键。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第一限位件为设置在脚踏轴本体的一端的棱柱形块,第二限位件为设置在曲柄本体上的棱柱形孔;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为销孔配合,以阻止脚踏轴本体和曲柄本体发生相对转动。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棱柱形块具体为正四棱柱,且棱柱形孔为正四棱柱形孔。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曲柄脚踏机构还包括紧固件;脚踏轴本体和曲柄本体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曲柄本体与脚踏轴本体连接的一端设有连接孔,脚踏轴本体插入连接孔,并通过紧固件与曲柄本体固定连接。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紧固件为台阶螺栓,台阶螺栓包括脚踏轴本体连接段和曲柄本体连接段;脚踏轴本体连接段与脚踏轴本体螺纹连接,曲柄本体连接段与曲柄本体螺纹连接。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脚踏轴本体与曲柄本体均为同一材料结构件。相应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脚踏装置,包括曲柄脚踏机构。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脚踏装置还包括脚踏和螺母;脚踏上设置有用于贯穿脚踏轴本体的穿孔;脚踏轴本体的远离第一限位件的一端穿过脚踏的穿孔后与螺母螺纹连接。相应地,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以及安装在车体上的脚踏装置。一方面,本技术涉及一种曲柄脚踏机构,其包括脚踏轴本体和与脚踏轴本体固定连接的曲柄本体,且曲柄本体与脚踏轴本体的连接处设有限位机构,以阻止脚踏轴本体和曲柄本体发生相对转动。该曲柄脚踏机构,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涉及一种曲柄脚踏机构,其脚踏轴本体与曲柄本体形成限位配合关系,而这种限位配合关系具体是可实现限制两者在扭矩方向上相对转动动作的配合,在此基础上可保证脚踏轴本体相对于曲柄本体不会发生相对转动;通过上述的限制作用可以阻止脚踏轴本体因发生相对曲柄本体转动而引发类似传统技术中容易滑牙,脱牙的现象。传统技术中的滑牙,脱牙问题主要原因就是脚踏轴本体与曲柄本体之间连接只是简单且仅有的螺纹连接配合;在骑行时,蹬踏在脚踏上的作用力(尤其是扭转作用力)将会传递到脚踏轴本体上,从而导致脚踏轴本体与曲柄本体之间的螺纹连接处发生微量相对转动(长时间使用导致螺纹松动),最终造成滑牙和脱牙问题;本技术设计的曲柄脚踏机构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缺陷。另一方面,本技术还涉及了一种脚踏装置以及车辆;该脚踏装置包括上述曲柄脚踏机构。同时该车辆是安装有该脚踏装置的车辆。基于上述原理,本技术设计的脚踏装置以及车辆,均可保证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脚踏轴本体与曲柄本体不发生相对转动,保证蹬踏作用力平稳传递的同时,也保证不发生脱牙,滑牙问题,保证脚踏装置以及车辆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了车辆维护成本。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曲柄脚踏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曲柄脚踏机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曲柄脚踏机构的加装台阶螺栓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提供的曲柄脚踏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曲柄脚踏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五提供的曲柄脚踏机构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六提供的脚踏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踏轴本体1;螺纹连接端11;曲柄本体2;连接孔21;限位机构3;第一限位件31;第二限位件32;平键33;台阶螺栓4;脚踏轴本体连接段41;曲柄本体连接段42;脚踏5;穿孔51;螺母6;脚踏封闭件7。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本技术实施一提供了一种曲柄脚踏机构,包括脚踏轴本体和与脚踏轴本体固定连接的曲柄本体,且曲柄本体与脚踏轴本体的连接处设有限位机构,以阻止脚踏轴本体和曲柄本体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曲柄脚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踏轴本体和与所述脚踏轴本体固定连接的曲柄本体,且所述曲柄本体与所述脚踏轴本体的连接处设有限位机构,以阻止所述脚踏轴本体和所述曲柄本体发生相对转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曲柄脚踏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脚踏轴本体和与所述脚踏轴本体固定连接的曲柄本体,且所述曲柄本体与所述脚踏轴本体的连接处设有限位机构,以阻止所述脚踏轴本体和所述曲柄本体发生相对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曲柄脚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脚踏轴本体上的第一限位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曲柄本体上的第二限位件;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插接配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柄脚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连接在所述脚踏轴本体的外周面上,所述第二限位件连接在所述曲柄本体的内侧面上,以与所述第一限位件插接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柄脚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沿所述脚踏轴本体的轴向延伸,所述第二限位件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限位件的延伸方向相适应。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曲柄脚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为键连接配合,以阻止所述脚踏轴本体和所述曲柄本体发生相对转动。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曲柄脚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所述第二限位件均为键槽结构;且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之间还设置有平键;所述第一限位件的键槽结构与所述第二限位件的键槽结构之间通过平键实现键连接配合。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曲柄脚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和所述第二限位件中的一者为内花键,另一者为外花键,且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为花键连接配合。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曲柄脚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件为外花键,且所述第二限位件为内花键。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曲柄脚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花键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振升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