篮球多功能运球及投篮辅助训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674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篮球多功能运球及投篮辅助训练器,属于训练器材领域。篮球多功能运球及投篮辅助训练器,传统的篮球投篮辅助训练器无法合理的对篮球的一些动作进行规范的训练,在使用训练器时,将脚绷带佩戴在脚踝处,将腿绷带佩戴在大腿与胯骨中间,再将手绷带佩戴在手腕处,通过皮筋和弹力绳的弹力作用使得训练人员能够得到很好的训练,当训练原地低手运球时,将手绷带上的卡销与另一只手绷带上的卡槽连接,固定好以后拿球,双脚开立与肩同宽,双腿自然弯曲双手持球放在腹前,此时双手放球进行低手手腕运球,按以上重复练习即可,腿绷带的设置使得训练人员的篮球相关训练更加的合理,给篮球的训练提供了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篮球多功能运球及投篮辅助训练器
本实用属于训练器材领域,尤其涉及篮球多功能运球及投篮辅助训练器。
技术介绍
篮球,起源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是1891年12月21日由詹姆斯·奈史密斯创造,是奥运会核心比赛项目,是以手为中心的身体对抗性体育运动。在篮球训练中,经常性的练习相关的运球和投篮的动作,而且经常使用一些辅助器材进行辅助训练,传统的辅助训练器无法合理的对篮球的动作进行规范性的训练,不能达到很好的训练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合理的训练规范的动作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篮球多功能运球及投篮辅助训练器,它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篮球多功能运球及投篮辅助训练器,包括脚绷带、腿绷带和手绷带,所述脚绷带的后端上侧与皮筋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皮筋的上端与腿绷带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腿绷带的上端与弹力绳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手绷带的下端后侧内部设置有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限定孔,所述限定孔与弹力绳的上端相匹配。优选地,所述腿绷带的左侧内部设置有限定槽,所述限定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片,所述活动片的内侧与转动齿轮的外侧啮合连接,所述转动齿轮的轴心左侧贯穿腿绷带的左壁并与转动旋钮的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手绷带的内部左侧设置卡槽,所述手绷带的内部右侧设置有稳固槽,所述稳固槽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卡销,所述卡销的左侧中间位置与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稳固槽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所述卡销与卡槽相匹配。优选地,所述脚绷带的前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的内侧分别与调节杆的两端转动连接,所述两调节杆相交的位置通过固定轴转动连接。3.有益效果:1.本技术设置有腿绷带,传统的篮球投篮辅助训练器无法合理的对篮球的一些动作进行规范的训练,在使用训练器时,将脚绷带佩戴在脚踝处,将腿绷带佩戴在大腿与胯骨中间,再将手绷带佩戴在手腕处,通过皮筋和弹力绳的弹力作用使得训练人员能够得到很好的训练,当训练原地低手运球时,将手绷带上的卡销与另一只手绷带上的卡槽连接,固定好以后拿球,双脚开立与肩同宽,双腿自然弯曲双手持球放在腹前,此时双手放球进行低手手腕运球,按以上重复练习即可,腿绷带的设置使得训练人员的篮球相关训练更加的合理,给篮球的训练提供了便捷;2.本技术设置有调节杆和转动旋钮,在佩戴腿绷带时,通过转动转动旋钮,带动转动齿轮发生转动,进而带动活动片在限定槽内部移动,使得腿绷带可以调节紧固程度,方便根据不同的训练人员进行调节,同时,手绷带和脚绷带上设置的调节杆可以根据活动轴在滑槽内部的上下移动,调节内圈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的脚踝和手腕的宽度进行相关的调节,使得训练器适合不同的训练人员,给篮球的相关训练带来了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手绷带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A结构放大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脚绷带、2皮筋、3活动片、4转动旋钮、5转动齿轮、6限定槽、7弹力绳、8手绷带、9腿绷带、10卡槽、11固定槽、12固定板、13限定孔、14稳固槽、15卡销、16弹簧、17滑槽、18活动轴、19固定轴、20弹力带、21调节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篮球多功能运球及投篮辅助训练器,包括脚绷带1、腿绷带9和手绷带8,脚绷带1的后端上侧与皮筋2的下端固定连接,皮筋2的上端与腿绷带9的下端固定连接,腿绷带9的上端与弹力绳7的下端固定连接,手绷带8的下端后侧内部设置有固定槽11,固定槽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板12,固定板1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限定孔13,限定孔13与弹力绳7的上端相匹配。手绷带8的内部左侧设置卡槽10,手绷带8的内部右侧设置有稳固槽14,稳固槽14的内部活动套接有卡销15,卡销15的左侧中间位置与弹簧16的一端固定连接,弹簧16的另一端与稳固槽14的底部中间固定连接,卡销15与卡槽10相匹配。本技术设置有腿绷带9,传统的篮球投篮辅助训练器无法合理的对篮球的一些动作进行规范的训练,在使用训练器时,将脚绷带1佩戴在脚踝处,将腿绷带9佩戴在大腿与胯骨中间,再将手绷带8佩戴在手腕处,通过皮筋2和弹力绳7的弹力作用使得训练人员能够得到很好的训练,当训练原地低手运球时,将手绷带8上的卡销15与另一只手绷带8上的卡槽10连接,固定好以后拿球,双脚开立与肩同宽,双腿自然弯曲双手持球放在腹前,此时双手放球进行低手手腕运球,按以上重复练习即可,腿绷带9的设置使得训练人员的篮球相关训练更加的合理,给篮球的训练提供了便捷。实施例2:基于实施例1但有所不同的是;腿绷带9的左侧内部设置有限定槽6,限定槽6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片3,活动片3的内侧与转动齿轮5的外侧啮合连接,转动齿轮5的轴心左侧贯穿腿绷带9的左壁并与转动旋钮4的右侧中间位置固定连接。脚绷带1的前端中间位置设置有弹力带20,弹力带20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滑槽17,滑槽17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活动轴18,活动轴18的内侧分别与调节杆21的两端转动连接,两调节杆21相交的位置通过固定轴19转动连接。本技术设置有调节杆21和转动旋钮4,在佩戴腿绷带9时,通过转动转动旋钮4,带动转动齿轮5发生转动,进而带动活动片3在限定槽6内部移动,使得腿绷带9可以调节紧固程度,方便根据不同的训练人员进行调节,同时,手绷带8和脚绷带1上设置的调节杆21可以根据活动轴18在滑槽17内部的上下移动,调节内圈的大小,可以根据不同的脚踝和手腕的宽度进行相关的调节,使得训练器适合不同的训练人员,给篮球的相关训练带来了方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篮球多功能运球及投篮辅助训练器,包括脚绷带(1)、腿绷带(9)和手绷带(8),其特征在于:所述脚绷带(1)的后端上侧与皮筋(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皮筋(2)的上端与腿绷带(9)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腿绷带(9)的上端与弹力绳(7)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手绷带(8)的下端后侧内部设置有固定槽(11),所述固定槽(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限定孔(13),所述限定孔(13)与弹力绳(7)的上端相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篮球多功能运球及投篮辅助训练器,包括脚绷带(1)、腿绷带(9)和手绷带(8),其特征在于:所述脚绷带(1)的后端上侧与皮筋(2)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皮筋(2)的上端与腿绷带(9)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腿绷带(9)的上端与弹力绳(7)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手绷带(8)的下端后侧内部设置有固定槽(11),所述固定槽(1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固定板(12),所述固定板(1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限定孔(13),所述限定孔(13)与弹力绳(7)的上端相匹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篮球多功能运球及投篮辅助训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腿绷带(9)的左侧内部设置有限定槽(6),所述限定槽(6)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动片(3),所述活动片(3)的内侧与转动齿轮(5)的外侧啮合连接,所述转动齿轮(5)的轴心左侧贯穿腿绷带(9)的左壁并与转动旋钮(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鑫郝建峰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