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流袋流量调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56428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1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引流袋流量调控装置,包括下密封盖、上密封盖和叶轮机构,所述上密封盖与下密封盖之间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且所述叶轮机构设置于上密封盖和下密封盖之间的区域内;所述上密封盖与下密封盖之间的连接处分别开设有引入端和排放端;所述叶轮机构包括扇叶、转轴和支撑柱,采用流量带动叶轮机构进行转动的方式以及利用机械传动原理,通过转动的支撑柱使第一锥齿轮带动第二锥齿轮转动,同时使得蜗杆带动机械计数器进行转动显示出流量数据,同时,能够通过转动调节栓使活动球和卡槽之间的配合,来控制流量的大小,便于帮助医护人员理解流量大小对手术的影响,防止引流过程中出现脑室系统压力不平衡。

A Flow Control Device for Drainage Ba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流袋流量调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引流袋
,具体为一种引流袋流量调控装置。
技术介绍
引流袋用于术后将残留在患者体内的创液排出,其中引流袋上的排污阀作为控制装置,开启之后即可通过接口与引流处连通,将液体引流到袋内,引流物本身为固块状或为凝结血块,在体内放置时间过长,有在引流物周围发生感染的可能。经过检索发现:专利号为CN201692382U的技术公开了一种引流袋包括袋体、引流管、排污管和排污阀,袋体的上端设有引流口,袋体的下端设有排污口,引流管的一端与引流口连接,排污管的一端与排污口连接,排污阀设置在排污管上。经过仔细的分析发现,现有的引流袋由于需要将引流物中的固块状或凝结血块有效排出,引流端设计的直径通常较大,这样一来导致引流速度过快,但是在开颅手术中,伴有脑积水者,大流量引流会导致快速引出大量脑脊液,使脑室塌陷,在硬脑膜与脑或颅骨内板之间产生负压吸附力,引起硬脑膜下或硬脑膜外血肿,同时脑室系统肿瘤者,会因一侧脑室的突然减压,使脑室系统压力的不平衡,引起肿瘤内出血,而且引流过程中一旦出现逆流现象,对于后颅窝占位性病变的患者,会因幕上压力的突然减低,诱发小脑中央叶向上疝入小脑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流袋流量调控装置,包括下密封盖(1)、上密封盖(2)和叶轮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盖(2)与下密封盖(1)之间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且所述叶轮机构(3)设置于上密封盖(2)和下密封盖(1)之间的区域内;所述上密封盖(2)与下密封盖(1)之间的连接处分别开设有引入端(6)和排放端(10);所述叶轮机构(3)包括扇叶(301)、转轴(302)和支撑柱(303),且所述扇叶(301)呈均匀固定于转轴(302)周围,所述支撑柱(303)固定连接于转轴(302)顶部,所述转轴(302)底端贯穿下密封盖(1)的中心位置,并连接有棘轮(101);所述支撑柱(303)的顶端设有齿轮组(7)和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袋流量调控装置,包括下密封盖(1)、上密封盖(2)和叶轮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密封盖(2)与下密封盖(1)之间通过螺纹密封连接,且所述叶轮机构(3)设置于上密封盖(2)和下密封盖(1)之间的区域内;所述上密封盖(2)与下密封盖(1)之间的连接处分别开设有引入端(6)和排放端(10);所述叶轮机构(3)包括扇叶(301)、转轴(302)和支撑柱(303),且所述扇叶(301)呈均匀固定于转轴(302)周围,所述支撑柱(303)固定连接于转轴(302)顶部,所述转轴(302)底端贯穿下密封盖(1)的中心位置,并连接有棘轮(101);所述支撑柱(303)的顶端设有齿轮组(7)和圆盘(8),所述齿轮组(7)分别由垂直设置的第一锥齿轮(701)和第二锥齿轮(702)构成,且所述第一锥齿轮(701)与第二锥齿轮(702)之间啮合传动,所述第一锥齿轮(701)和圆盘(8)嵌套固定在支撑柱(303)顶端;所述第二锥齿轮(702)的中心位置连接有蜗杆(9),且所述蜗杆(9)的另一端连接有机械计数器(5),并与该机械计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园姣郝宇杰马皓珂李堂勇
申请(专利权)人:鹤壁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