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性能优异的光伏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2352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7: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连接性能优异的光伏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安装板,且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上表面通过对应所述安装板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相邻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的上端之间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一侧和第一立杆之间夹角的角度为三十度,所述第二立杆的前壁底部位置和连接板的下表面中间位置之间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和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连接性能优异的光伏支架,可实现光伏板的稳固安装,采用限位体对光伏板的两侧进行限位,连接性能优异,适用不同工作状况,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A Photovoltaic Bracket with Excellent Connecti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性能优异的光伏支架
本技术涉及光伏支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连接性能优异的光伏支架。
技术介绍
光伏太阳能板基于光电转换原理,可利用太阳光进行发电,是环保能源的再利用,在生产生活中应用较为常见,太阳能板在安装时,需使用光伏支架对其进行固定,光伏支架是太阳能板应用中重要的安装结构;现有的光伏支架在使用时存在一定的弊端,对光伏板安装的稳固效果不佳,不能对光伏板的两侧进行限位,连接性能差,给光伏支架的使用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连接性能优异的光伏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连接性能优异的光伏支架,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连接性能优异的光伏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安装板,且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上表面通过对应所述安装板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相邻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的上端之间设置有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一侧和第一立杆之间夹角的角度为三十度,所述第二立杆的前壁底部位置和连接板的下表面中间位置之间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和连接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栓,所述连接板的前表面开设有五组焊接槽,且连接板通过焊接槽固定安装有载重板,所述载重板的数量为五组,且载重板的前表面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横向设置,所述载重板的前表面两侧边缘位置通过定位槽均设置有插块,且插块的后壁中间位置焊接有凸块,所述插块的两侧外壁位置均开设有空槽,所述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与连接板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螺栓。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的数量均为三组,相邻所述第一固定柱和第二固定柱前后侧平行设置,三组所述第一固定柱和三组所述第二固定柱均水平分布。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杆的下端与第一固定柱的上表面垂直,且第二立杆的下端与第二固定柱的上表面垂直。优选的,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和第二立杆之间夹角的角度为六十度,且连接板和第二立杆之间夹角的角度为三十度。优选的,位于同一侧的五组所述焊接槽在纵向上平行分布,位于同一横向上的两组所述焊接槽水平分布。优选的,所述插块的后表面和载重板的前表面相接触,且凸块和定位槽对应匹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连接性能优异的光伏支架,采用焊接槽实现载重板在连接板上的固定,并将光伏板通过定位槽和载重板稳固连接,后使用插块和凸块组合成的限位体对光伏板的两侧进行限位,连接性能优异且空槽方便了插块的使用,整个光伏支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的效果相对于传统方式更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连接性能优异的光伏支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连接性能优异的光伏支架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连接性能优异的光伏支架的局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固定柱;2、第二固定柱;3、安装板;4、第一立杆;5、第二立杆;6、连接杆;7、连接板;8、固定栓;9、焊接槽;10、载重板;11、定位槽;12、插块;13、螺栓;14、凸块;15、空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3所示,一种连接性能优异的光伏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柱1和第二固定柱2,第一固定柱1和第二固定柱2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安装板3,且第一固定柱1和第二固定柱2的上表面通过对应安装板3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立杆4和第二立杆5,第一固定柱1和第二固定柱2为混凝土浇注体,作为安装载体实现光伏支架的安装,通过安装板3实现第一立杆4和第二立杆5组合成的支架框体在浇注部件上的固定,相邻第一立杆4和第二立杆5的上端之间设置有连接板7,且连接板7的一侧和第一立杆4之间夹角的角度为三十度,第二立杆5的前壁底部位置和连接板7的下表面中间位置之间设置有连接杆6,且连接杆6和连接板7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栓8,由固定栓8固定的连接杆6作为支架框体的平衡部件,和支架框体组合成三角支撑结构,提高光伏支架中载重结构的固定时的稳定性,连接板7的前表面开设有五组焊接槽9,且连接板7通过焊接槽9固定安装有载重板10,连接板7和载重板10组合成光伏板安装时的接触部件,载重板10的数量为五组,且载重板10的前表面开设有定位槽11,定位槽11横向设置,载重板10的前表面两侧边缘位置通过定位槽11均设置有插块12,且插块12的后壁中间位置焊接有凸块14,插块12的两侧外壁位置均开设有空槽15,通过焊接槽9实现载重板10在连接板7上的固定,并将光伏板通过定位槽11和载重板10稳固连接,后使用插块12和凸块14组合成的限位体对光伏板的两侧进行限位,连接性能优异且空槽15方便了插块12的使用,第一立杆4和第二立杆5与连接板7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螺栓13。第一固定柱1和第二固定柱2的数量均为三组,相邻第一固定柱1和第二固定柱2前后侧平行设置,三组第一固定柱1和三组第二固定柱2均水平分布;第一立杆4的下端与第一固定柱1的上表面垂直,且第二立杆5的下端与第二固定柱2的上表面垂直;连接板7的另一侧和第二立杆5之间夹角的角度为六十度,且连接板7和第二立杆5之间夹角的角度为三十度;位于同一侧的五组焊接槽9在纵向上平行分布,位于同一横向上的两组焊接槽9水平分布;插块12的后表面和载重板10的前表面相接触,且凸块14和定位槽11对应匹配。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连接性能优异的光伏支架,在使用时,第一固定柱1和第二固定柱2为混凝土浇注体,作为安装载体实现光伏支架的安装,通过安装板3实现第一立杆4和第二立杆5组合成的支架框体在浇注部件上的固定,由固定栓8固定的连接杆6作为支架框体的平衡部件,和支架框体组合成三角支撑结构,提高光伏支架中载重结构的固定时的稳定性,连接板7和载重板10组合成光伏板安装时的接触部件,通过焊接槽9实现载重板10在连接板7上的固定,并将光伏板通过定位槽11和载重板10稳固连接,后使用插块12和凸块14组合成的限位体对光伏板的两侧进行限位,连接性能优异且空槽15方便了插块12的使用,较为实用。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接性能优异的光伏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柱(1)和第二固定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柱(1)和第二固定柱(2)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安装板(3),且第一固定柱(1)和第二固定柱(2)的上表面通过对应所述安装板(3)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立杆(4)和第二立杆(5),相邻所述第一立杆(4)和第二立杆(5)的上端之间设置有连接板(7),且连接板(7)的一侧和第一立杆(4)之间夹角的角度为三十度,所述第二立杆(5)的前壁底部位置和连接板(7)的下表面中间位置之间设置有连接杆(6),且连接杆(6)和连接板(7)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栓(8),所述连接板(7)的前表面开设有五组焊接槽(9),且连接板(7)通过焊接槽(9)固定安装有载重板(10),所述载重板(10)的数量为五组,且载重板(10)的前表面开设有定位槽(11),所述定位槽(11)横向设置,所述载重板(10)的前表面两侧边缘位置通过定位槽(11)均设置有插块(12),且插块(12)的后壁中间位置焊接有凸块(14),所述插块(12)的两侧外壁位置均开设有空槽(15),所述第一立杆(4)和第二立杆(5)与连接板(7)之间均固定安装有螺栓(1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性能优异的光伏支架,包括第一固定柱(1)和第二固定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柱(1)和第二固定柱(2)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安装板(3),且第一固定柱(1)和第二固定柱(2)的上表面通过对应所述安装板(3)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立杆(4)和第二立杆(5),相邻所述第一立杆(4)和第二立杆(5)的上端之间设置有连接板(7),且连接板(7)的一侧和第一立杆(4)之间夹角的角度为三十度,所述第二立杆(5)的前壁底部位置和连接板(7)的下表面中间位置之间设置有连接杆(6),且连接杆(6)和连接板(7)之间固定连接有固定栓(8),所述连接板(7)的前表面开设有五组焊接槽(9),且连接板(7)通过焊接槽(9)固定安装有载重板(10),所述载重板(10)的数量为五组,且载重板(10)的前表面开设有定位槽(11),所述定位槽(11)横向设置,所述载重板(10)的前表面两侧边缘位置通过定位槽(11)均设置有插块(12),且插块(12)的后壁中间位置焊接有凸块(14),所述插块(12)的两侧外壁位置均开设有空槽(15),所述第一立杆(4)和第二立杆(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忠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威尔五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