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示专利>正文

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517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10 06:52
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杆,涉及广播电视发射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在野外进行广播电视信号发射落地布线时,电缆损坏且安全性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杆体末端呈针尖状,杆体顶端开有两端开口的滚轮槽,滚轮槽两个内侧壁上各开有一个沿杆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滑动杆的两端分别嵌入两个滑槽内,滑动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弹簧与其对应的滑槽底部相连接,下滚轮套接在滑动杆上,顶盖与滚轮槽铰接,顶盖内部固定有与滑动杆相互平行的直杆,上滚轮套接在直杆上,顶盖外部设有顶盖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用于野外电缆的架设。

Erection pole of field radio and television transmitting c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杆
本技术属于广播电视发射领域。
技术介绍
在广播电视电视实况转播中,各种设备都需要大量的电缆来实现信号的发射与传输工作。如果拍摄现场在室内,则多数会采用将电缆粘贴在地面或墙面的方式来进行固定。而在野外时,由于没有建筑物可以依附,就只能将电缆全部落地使用。但是,野外环境复杂,将电缆放在地面不仅会造成电缆的损坏,使得使用寿命缩短;而且杂乱的电缆散落在底面也会阻碍工作人员行走,造成磕绊等问题。综上所述,在野外进行广播电视信号发射时,由于环境复杂,落地布线造成电缆损坏和安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了解决在野外进行广播电视信号发射落地布线时,电缆损坏且安全性差的问题,现提供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杆。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杆,包括杆体、下滚轮、滑动杆、上滚轮和顶盖,杆体末端呈针尖状,杆体顶端开有两端开口的滚轮槽,滚轮槽的开通方向与杆体的长度方向垂直,滚轮槽两个内侧壁上各开有一个沿杆体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且两个滑槽镜像对称设置,滑槽的宽度与滑动杆的直径相同,滑动杆的两端分别嵌入两个滑槽内、使得滑动杆能够沿杆体的长度方向滑动,且滑动杆的两端分别通过弹簧与其对应的滑槽底部相连接,下滚轮套接在滑动杆上、与滑动杆同轴设置、使得下滚轮能够以滑动杆为转轴旋转,顶盖为下开口的壳体结构,顶盖底部边缘与滚轮槽的顶部边缘铰接、使得顶盖能够打开或盖合在滚轮槽的顶部,顶盖内部固定有与滑动杆相互平行的直杆,上滚轮套接在直杆上、使得上滚轮能够以直杆为轴旋转,顶盖外部设有顶盖锁,当顶盖盖合在滚轮槽顶部时、能够通过顶盖锁将顶盖的位置锁定。上述顶盖锁包括铰接件和锁杆,锁杆的一端通过铰接件与顶盖的外表面铰接、使得锁杆的另一端能够自由下垂,锁杆自由下垂时,锁杆外壁能够同时与顶盖和杆体外壁相贴合。上述杆体下部呈螺旋结构。上述杆体上设有两根横杆,两根横杆镜像对称分布在杆体的两侧,且均与杆体相互垂直。上述杆体为可伸缩杆。上述下滚轮和上滚轮的圆周面上均覆盖有胶垫。本技术所述的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杆,将电缆夹持在杆体上部,然后将杆体竖立在地面,实现电缆的离地架设,避免了地面对电缆的损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的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的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杆上部的局部剖视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图2的A-A向视图;图5为顶盖开启时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至4所示,本实施方式所述的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杆,包括杆体1、下滚轮4、滑动杆41、上滚轮5和顶盖6。杆体1末端呈针尖状、且杆体1为可伸缩杆;杆体1顶端开有两端开口的滚轮槽11,滚轮槽11的开通方向与杆体1的长度方向垂直;滚轮槽11两个内侧壁上各开有一个沿杆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9、且两个滑槽9镜像对称设置;所述滑槽9的宽度与滑动杆41的直径相同,当滑动杆41的两端分别嵌入两个滑槽9内时、上下推动滑动杆41,就能够使得滑动杆41沿杆体1的长度方向滑动;同时,滑动杆41的两端分别通过弹簧8与其对应的滑槽9底部相连接;下滚轮4套接在滑动杆41上、与滑动杆41同轴设置、使得下滚轮4能够以滑动杆41为转轴旋转。顶盖6为下开口的壳体结构,顶盖6底部边缘与滚轮槽11的顶部边缘相互铰接、使得顶盖6能够打开或盖合在滚轮槽11的顶部;顶盖6的内部固定有与滑动杆41相互平行的直杆51,上滚轮5套接在直杆51上、与直杆51同轴设置、使得上滚轮5能够以直杆51为转轴旋转。顶盖6外部设有顶盖锁7,当顶盖6盖合在滚轮槽11顶部时、能够通过顶盖锁7将顶盖6的位置锁定;具体的,顶盖锁7设置在杆体1和顶盖6的铰接点一侧,顶盖锁7与铰接点正对,所述顶盖锁7包括铰接件71和锁杆72,锁杆72的一端通过铰接件71与顶盖6的外表面铰接、使得锁杆72的另一端能够自由下垂,锁杆72自由下垂时,锁杆72外壁能够同时与顶盖6和杆体1外壁相贴合。上述实施方式在实际应用时,首先向上抬起锁杆72,使锁杆72与杆体1外壁不再贴合,此时就能够将顶盖6打开。如图5所示,将电缆3放置在下滚轮4上,然后将顶盖6再盖合在滚轮槽11的顶部,使得电缆3被下滚轮4和上滚轮5的圆周面相互夹持。由于滑动杆41通过弹簧8与滑槽9底部相连,因此当上滚轮5向下压时,弹簧不仅能够给予缓冲,还能够通过弹簧8自身的伸展性将电缆3夹持得更加紧密,适用于各种粗细型号的电缆。当盖好顶盖6后,放开锁杆72使其自由下垂。当锁杆72自由下垂时,如图2所示,锁杆72外表面会同时与顶盖6和杆体1的外表面相贴合,相当于在顶盖6和杆体1之间增加了一个调直杆,防止顶盖6朝向顶盖锁7侧张开,达到了将顶盖6的位置锁定的目的。夹持完电缆3后,将杆体1末端朝向底面,并钉入泥土中,将杆体1竖立在地面,进而实现支撑起电缆3的目的,避免了电缆3落在地面的问题。并且,由于杆体1未可伸缩的结构,因此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自由的调整电缆3的架设高度。与此同时,为了更加便捷的将杆体1竖立在地面,本实施方式将杆体1下部设计为螺旋结构,工作人员操作时就能够直接将杆体1旋转进入泥土中,更加省时省力。并且,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竖立多个电缆架设杆,实现长电缆的整体架设。如果单纯的用平面夹子夹持电缆,当电缆受到拉扯时,电缆被夹持部分就会受到硬性的摩擦。而本实施方式使用两个滑轮来夹持电缆3,当电缆受到拉扯时,滑轮能够随着电缆3的串动而旋转,从而形成滚动摩擦,减少摩擦产生的损害。进一步的,在实际应用时,杆体1上还设有两根横杆2,两根横杆2镜像对称分布在杆体1的两侧,且均与杆体1相互垂直。当需要将杆体1旋入泥土中,工作人员手持两根横杆2进行旋转,增加了力矩,相较于直接手持杆体1旋转更加省力。进一步的,在实际应用时,下滚轮4和上滚轮5的圆周面均呈向圆心方向的凹弧形状,使得下滚轮4和上滚轮5在夹持圆形的电缆3时能够更好的贴合电缆表面,增大夹持力度。并且,下滚轮4和上滚轮5的圆周面上均覆盖有胶垫,起到缓冲作用,防止硬性夹持对电缆3造成损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下滚轮(4)、滑动杆(41)、上滚轮(5)和顶盖(6),杆体(1)末端呈针尖状,杆体(1)顶端开有两端开口的滚轮槽(11),滚轮槽(11)的开通方向与杆体(1)的长度方向垂直,滚轮槽(11)两个内侧壁上各开有一个沿杆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9)、且两个滑槽(9)镜像对称设置,滑槽(9)的宽度与滑动杆(41)的直径相同,滑动杆(41)的两端分别嵌入两个滑槽(9)内、使得滑动杆(41)能够沿杆体(1)的长度方向滑动,且滑动杆(41)的两端分别通过弹簧(8)与其对应的滑槽(9)底部相连接,下滚轮(4)套接在滑动杆(41)上、与滑动杆(41)同轴设置、使得下滚轮(4)能够以滑动杆(41)为转轴旋转,顶盖(6)为下开口的壳体结构,顶盖(6)底部边缘与滚轮槽(11)的顶部边缘铰接、使得顶盖(6)能够打开或盖合在滚轮槽(11)的顶部,顶盖(6)内部固定有与滑动杆(41)相互平行的直杆(51),上滚轮(5)套接在直杆(51)上、使得上滚轮(5)能够以直杆(51)为轴旋转,顶盖(6)外部设有顶盖锁(7),当顶盖(6)盖合在滚轮槽(11)顶部时、能够通过顶盖锁(7)将顶盖(6)的位置锁定。...

【技术特征摘要】
1.野外广播电视发射电缆架设杆,其特征在于,包括杆体(1)、下滚轮(4)、滑动杆(41)、上滚轮(5)和顶盖(6),杆体(1)末端呈针尖状,杆体(1)顶端开有两端开口的滚轮槽(11),滚轮槽(11)的开通方向与杆体(1)的长度方向垂直,滚轮槽(11)两个内侧壁上各开有一个沿杆体(1)的长度方向设置的滑槽(9)、且两个滑槽(9)镜像对称设置,滑槽(9)的宽度与滑动杆(41)的直径相同,滑动杆(41)的两端分别嵌入两个滑槽(9)内、使得滑动杆(41)能够沿杆体(1)的长度方向滑动,且滑动杆(41)的两端分别通过弹簧(8)与其对应的滑槽(9)底部相连接,下滚轮(4)套接在滑动杆(41)上、与滑动杆(41)同轴设置、使得下滚轮(4)能够以滑动杆(41)为转轴旋转,顶盖(6)为下开口的壳体结构,顶盖(6)底部边缘与滚轮槽(11)的顶部边缘铰接、使得顶盖(6)能够打开或盖合在滚轮槽(11)的顶部,顶盖(6)内部固定有与滑动杆(41)相互平行的直杆(51),上滚轮(5)套接在直杆(51)上、使得上滚轮(5)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示
申请(专利权)人:刘示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