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容变压大流量配气系统及其配气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气
,尤其涉及混合绝缘介质配制
技术介绍
气体绝缘设备是现代电网不可替代的关键输变电设备之一。其具有结构紧凑、受环境因素影响小、运行安全可靠性高等优点。其中,SF6气体因其优良的电气性能广泛应用于高压电气设备中,但其低温易液化和强温室效应被限制使用。我国黑龙江、新疆等高寒地区开始采用SF6/CF4混合气体断路器,以防止SF6气体低温液化,;同时,国网公司业为践行社会责任,降低SF6气体用量,在GIS母线和环保输电管道(GIL)中大量推广应用SF6/N2混合气体。目前,SF6混合气体电气设备已成为我国新疆、内蒙等大型能源基地电力输送的核心设备之一,也是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的重要支撑装备。如专利申请201610620970.0公开的特高压交流GIL混合气体充气方法,通过将SF6和N2按照比例混合输送至气体混合罐内;控制所述气体混合灌内的压力,使所述混合气体充分混合;最后将所述气体混合灌内的混合气体输送至所述特高压交流GIL内。SF6/N2混合气体应用于特高压GIL时,单个气室可达100~200m,用气量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定容变压大流量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压进气管路结构、定容混合罐、变压输出管路结构;多个所述分压进气管路结构呈并联设置,经所述分压进气管路结构变压后的气体在所述定容混合罐中混合,所述变压输出管路结构用以将混合后的气体进行加压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容变压大流量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压进气管路结构、定容混合罐、变压输出管路结构;多个所述分压进气管路结构呈并联设置,经所述分压进气管路结构变压后的气体在所述定容混合罐中混合,所述变压输出管路结构用以将混合后的气体进行加压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容变压大流量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进气管路结构包括进气管路结构、分压缓冲管路结构,所述进气管路结构的出气端与所述分压缓冲管路结构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分压缓冲管路结构的出气端与所述定容混合罐的进气口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容变压大流量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路结构包括进气管道、减压阀,所述减压阀设置在所述进气管道上,所述进气管道的出气口与所述分压缓冲管路结构的进气端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容变压大流量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压缓冲管路结构包括比例阀、第一电磁阀、缓冲罐、第二电磁阀、第一压缩机、第一单向阀、分压缓冲管道;、所述分压缓冲管道的进气口与所述进气管路结构的出气端连通,所述分压缓冲管道的出气口与所述定容混合罐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比例阀、第一电磁阀、缓冲罐、第二电磁阀、第一压缩机、第一单向阀均设置在所述分压缓冲管道上;其中,所述比例阀、第一电磁阀位于所述进气管路结构与所述缓冲罐之间,所述第二电磁阀、第一压缩机、第一单向阀位于所述定容混合罐与所述缓冲罐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容变压大流量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分压进气管路结构分为两组,包括第一组分压进气管路结构、第二组分压进气管路结构;其中,第一组分压进气管路结构的出气端与所述定容混合罐的上端或者顶部连通,所述第二组分压进气管路结构的出气端与所述定容混合罐的下端或者底部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定容变压大流量配气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定容混合罐的顶部或者上端开设有第一进气口,在所述定容混合罐的底部或者下端开设有第二进气口;所述第一组分压进气管路结构的出气端通过所述第一进气口伸入至所述定容混合罐的内部并向下延伸;所述第二组分压进气管路结构的出气端通过所述第二进气口伸入至所述定容混合罐的内部并向上延伸;在所述第一组分压进气管路结构的出气端中伸入至定容混合罐其内部的一段以及在所述第二组分压进气管路结构的出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伟,王刘芳,祁炯,宋玉梅,翟玥,赵跃,林福海,刘子恩,俞登洋,朱会,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江西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河南省日立信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