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备管线的微型管廊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24244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21:53
一种设备管线的微型管廊及系统,微型管廊包括有第一波形钢板和第二波形钢板;所述第二波形钢板水平设置在第一波形钢板的顶部,并且与第一波形钢板之间扣接连接;第二波谷与第一波谷之间的留有间距;第二波峰与第一波谷之间的空间以及第二波谷与第一波谷之间的空间均形成穿过设备管线的分仓;在第二波形钢板的顶部盖设有盖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在传统的架空层布置设备管线时,存在不同专业之间的管线交叉、架空层影响室内使用高度、施工速度慢和模块化程度不高的技术问题。

A Miniature Pipeline Gallery and System for Equipment and Pipel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设备管线的微型管廊及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设备管线的微型管廊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实现住宅中的给排水、电器、暖通等设备管线系统与主体结构分离时,多采用地面架空系统。目前传统的地面架空系统是采用地脚螺栓和木地板在楼板上形成一个架空层,所有设备管线在架空层中交叉布置,这种系统存在以下问题:1)管线布置随意且凌乱,存在很多的不同专业之间的管线交叉;2)架空层所需高度较高,影响室内使用高度;3)施工速度慢,模块化程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备管线的微型管廊及系统,要解决在传统的架空层布置设备管线时,存在不同专业之间的管线交叉、架空层影响室内使用高度、施工速度慢和模块化程度不高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备管线的微型管廊,包括有第一波形钢板和第二波形钢板;所述第二波形钢板水平设置在第一波形钢板的顶部,并且与第一波形钢板之间扣接连接;所述第二波形钢板的第二波峰呈水平板状,第二波形钢板的第二波谷呈水平板状,在第二波峰与第二波谷之间连接有第二过渡段;所述第二过渡段的上部、面向第二波峰一侧设置有,并且嵌槽的开口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波形钢板的第一波峰位于第一波形钢板的最高点位置处,第一波形钢板的第一波谷呈水平板状,在第一波峰与第一波谷之间连接有第一过渡段;其中,第一过渡段的上部、面向第一波谷一侧设置有凸起,并且第一过渡段上凸起与第二过渡段上的嵌槽相对应;所述第一波形钢板的相邻两个第一波峰对应插设在第二波峰与两侧的第二过渡段构成的槽中,并且第二过渡段上的嵌槽套在对应一侧第一过渡段的凸起上,并且第二波谷与第一波谷之间的留有间距;所述第二波峰与第一波谷之间的空间以及第二波谷与第一波谷之间的空间均形成穿过设备管线的分仓;在第二波形钢板的顶部盖设有盖板。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渡段的横截面为平滑的曲线,并且第二过渡段上部的嵌槽的横截面呈半圆形,由第二过渡段的上段弯曲形成;所述第一过渡段上部的凸起的横截面呈半圆形,且由第一过渡段的上段弯曲形成;第一波峰两侧的凸起的横截面拼合成圆形。优选的,第一波形钢板中的相邻两个第一波峰之间的间距与第二波形钢板中第二波峰的宽度相适应,为50mm~150mm。优选的,所述第二波谷与第一波谷之间的间距为30mm~80mm,所述第二波峰与第一波谷之间的间距为50mm~100mm。优选的,所述第二过渡段的嵌槽与对应一侧第一过渡段的凸起之间设置有弹性垫片。一种含有设备管线的微型管廊的系统,包括有墙体、楼板、地面结构层和微型管廊;所述地面结构层设置在楼板顶部、并且地面结构层的边缘与对应一侧的墙体之间留有间距;所述微型管廊安装在楼板上、且沿着地面结构层与墙体之间的间隙通长设置;所述微型管廊的顶部与地面结构层的顶部平齐;在微型管廊的第一波形钢板上、靠近墙体的一侧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横截面呈L形,包括有横边和竖边;其中,连接板的竖边贴设在墙体的内侧面上,且通过第一紧固件与墙体连接;连接板的横边贴设在楼板上;在墙体的内侧设置有墙面架空层,并且该墙面架空层与墙体平行间隔设置;所述墙面架空层的下端伸入微型管廊的盖板以下位置处,且与盖板相连;在墙面架空层与墙体之间的空隙中设置有管线;所述微型管廊的第一波形钢板上、靠近地面结构层的一侧设置有水平的插接端;所述插接端插设在地面结构层与楼板之间的缝隙中;所述微型管廊的各个分仓中分别布置有管线;其中,靠近墙体一侧的分仓的侧壁上开设有穿过管线的通孔;位于中间位置的分仓顶部设置有穿设管线的穿孔。优选的,所述地面结构层由下而上依次包括有地暖层、保温层和装饰面层;所述地暖层的侧边压设在微型管廊的插接端上;所述保温层与微型管廊对应一侧的侧面之间留有间距;所述装饰面层的顶部与盖板的顶部平齐。优选的,当靠近地面结构层一侧的分仓中的管线为水管时,在该分仓的侧壁上设置有排水管,并且该排水管布置在近地面结构层一侧的分仓侧壁上;所述弹性垫片设置在该分仓两侧的第一波形钢板与第二波形钢板的接缝位置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中的微型管廊中设置有多个分仓,并在分仓的侧壁或者顶部设置有将分仓中管线与外部对应管线相连的孔洞,这种设计方法将各个分仓中的管线分开,分仓明确,避免了不同专业的管线在微型管廊中的相互交叉布置。2、本技术中的微型管廊结构简单,装置管线铺设方便;并且第一波形钢板与第二波形钢板之间采用扣接连接,在施工时,安装扣合方便。3、本技术中的系统中的微型管廊高度较小,能够将微型管廊安装在楼板上,并且使微型管廊顶部的盖板与装饰面层的顶部平齐;因此,本技术中的微型管廊不占同室内的空间的高度,不影响室内使用高度。4、本技术中微型管廊仅设置在住宅户内的边缘,形成封闭环路,在微型管廊的内侧可布置模块化的地面结构层;这种微型管廊解决了以往管线之间相互交叉的问题,且节省了架空层高,并且模块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微型管廊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二波形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第一波形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第二波形钢板与盖板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盖板、2―第一波形钢板、2.1―第一波峰、2.2―第一波谷、2.3―第一过渡段、2.4―连接板、2.5―插接端、3―第二波形钢板、3.1―第二波峰、3.2―第二波谷、3.3―第二过渡段、4―嵌槽、5―凸起、6―分仓、7―弹性垫片、8―墙体、9―楼板、10―微型管廊、11―第一紧固件、12―墙面架空层、13―地暖层、14―保温层、15―装饰面层、16―排水管、17―水管、18―弱电电缆线、19―强电电缆线、20―第二紧固件、21―第三紧固件。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5所示,这种设备管线的微型管廊,包括有第一波形钢板2和第二波形钢板3;所述第二波形钢板3水平设置在第一波形钢板2的顶部,并且与第一波形钢板2之间扣接连接;所述第二波形钢板3的第二波峰3.1呈水平板状,第二波形钢板3的第二波谷3.2呈水平板状,在第二波峰3.1与第二波谷3.2之间连接有第二过渡段3.3;所述第二过渡段3.3的上部、面向第二波峰3.1一侧设置有,并且嵌槽4的开口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波形钢板2的第一波峰2.1位于第一波形钢板2的最高点位置处,第一波形钢板2的第一波谷2.2呈水平板状,在第一波峰2.1与第一波谷2.2之间连接有第一过渡段2.3;其中,第一过渡段2.3的上部、面向第一波谷2.2一侧设置有凸起5,并且第一过渡段2.3上凸起5与第二过渡段3.3上的嵌槽4相对应;所述第一波形钢板2的相邻两个第一波峰2.1对应插设在第二波峰3.1与两侧的第二过渡段3.3构成的槽中,并且第二过渡段3.3上的嵌槽4套在对应一侧第一过渡段2.3的凸起5上,并且第二波谷3.2与第一波谷2.2之间的留有间距;所述第二波峰3.1与第一波谷2.2之间的空间以及第二波谷3.2与第一波谷2.2之间的空间均形成穿过设备管线的分仓6;在第二波形钢板3的顶部盖设有盖板1。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过渡段3.3的横截面为平滑的曲线,并且第二过渡段3.3上部的嵌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设备管线的微型管廊,包括有第一波形钢板(2)和第二波形钢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波形钢板(3)水平设置在第一波形钢板(2)的顶部,并且与第一波形钢板(2)之间扣接连接;所述第二波形钢板(3)的第二波峰(3.1)呈水平板状,第二波形钢板(3)的第二波谷(3.2)呈水平板状,在第二波峰(3.1)与第二波谷(3.2)之间连接有第二过渡段(3.3);所述第二过渡段(3.3)的上部、面向第二波峰(3.1)一侧设置有,并且嵌槽(4)的开口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波形钢板(2)的第一波峰(2.1)位于第一波形钢板(2)的最高点位置处,第一波形钢板(2)的第一波谷(2.2)呈水平板状,在第一波峰(2.1)与第一波谷(2.2)之间连接有第一过渡段(2.3);其中,第一过渡段(2.3)的上部、面向第一波谷(2.2)一侧设置有凸起(5),并且第一过渡段(2.3)上凸起(5)与第二过渡段(3.3)上的嵌槽(4)相对应;所述第一波形钢板(2)的相邻两个第一波峰(2.1)对应插设在第二波峰(3.1)与两侧的第二过渡段(3.3)构成的槽中,并且第二过渡段(3.3)上的嵌槽(4)套在对应一侧第一过渡段(2.3)的凸起(5)上,并且第二波谷(3.2)与第一波谷(2.2)之间的留有间距;所述第二波峰(3.1)与第一波谷(2.2)之间的空间以及第二波谷(3.2)与第一波谷(2.2)之间的空间均形成穿过设备管线的分仓(6);在第二波形钢板(3)的顶部盖设有盖板(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备管线的微型管廊,包括有第一波形钢板(2)和第二波形钢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波形钢板(3)水平设置在第一波形钢板(2)的顶部,并且与第一波形钢板(2)之间扣接连接;所述第二波形钢板(3)的第二波峰(3.1)呈水平板状,第二波形钢板(3)的第二波谷(3.2)呈水平板状,在第二波峰(3.1)与第二波谷(3.2)之间连接有第二过渡段(3.3);所述第二过渡段(3.3)的上部、面向第二波峰(3.1)一侧设置有,并且嵌槽(4)的开口水平设置;所述第一波形钢板(2)的第一波峰(2.1)位于第一波形钢板(2)的最高点位置处,第一波形钢板(2)的第一波谷(2.2)呈水平板状,在第一波峰(2.1)与第一波谷(2.2)之间连接有第一过渡段(2.3);其中,第一过渡段(2.3)的上部、面向第一波谷(2.2)一侧设置有凸起(5),并且第一过渡段(2.3)上凸起(5)与第二过渡段(3.3)上的嵌槽(4)相对应;所述第一波形钢板(2)的相邻两个第一波峰(2.1)对应插设在第二波峰(3.1)与两侧的第二过渡段(3.3)构成的槽中,并且第二过渡段(3.3)上的嵌槽(4)套在对应一侧第一过渡段(2.3)的凸起(5)上,并且第二波谷(3.2)与第一波谷(2.2)之间的留有间距;所述第二波峰(3.1)与第一波谷(2.2)之间的空间以及第二波谷(3.2)与第一波谷(2.2)之间的空间均形成穿过设备管线的分仓(6);在第二波形钢板(3)的顶部盖设有盖板(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管线的微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渡段(3.3)的横截面为平滑的曲线,并且第二过渡段(3.3)上部的嵌槽(4)的横截面呈半圆形,由第二过渡段(3.3)的上段弯曲形成;所述第一过渡段(2.3)上部的凸起(5)的横截面呈半圆形,且由第一过渡段(2.3)的上段弯曲形成;第一波峰(2.1)两侧的凸起(5)的横截面拼合成圆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管线的微型管廊,其特征在于:第一波形钢板(2)中的相邻两个第一波峰(2.1)之间的间距与第二波形钢板(3)中第二波峰(3.1)的宽度相适应,为50mm~15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管线的微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波谷(3.2)与第一波谷(2.2)之间的间距为30mm~80mm,所述第二波峰(3.1)与第一波谷(2.2)之间的间距为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琼张红刘莉馨张志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