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晓政专利>正文

一种装配式建筑砌块及其装配而成的墙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4219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装配式建筑砌块及其装配而成的墙体,装配式建筑砌块,包括高度相等的两个侧面壁、一个中间壁,和两个以上的连接壁,所述连接壁将所述两个侧面壁和一个中间壁连接为一体并分割为内腔室和外腔室;所述连接壁的高度小于所述侧面壁和中间壁的高度;所述两个侧面壁和一个中间壁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凸棱和凹槽;所述两个侧面壁和一个中间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凸棱和凹槽。所述装配式墙体使用所述的建筑砌块插接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了墙体的隔音效果和保温效果,而且解决了装配式墙体交接处结合力不强易开裂的问题,可以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同时减少工序,缩短工期。

An assembled building block and its assembled wal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建筑砌块及其装配而成的墙体
本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建筑砌块。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用预制品部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发展装配式建筑是工程建设方式的重大变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有利于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促进节能减排、提升劳动生产率和质量安全水平,有利于促进建筑业与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培育新产业新动能、推动化解过剩产能,符合国家节能减排发展形势和产业政策。目前,随着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以及墙体材料改革的深入,我国装配式墙体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市场上出现了包括混凝土砌块、混凝土空心砌块、轻质材料隔墙板等多种装配式墙材。这些墙材具有质量轻、厚度薄、施工安装方便等特点,深受建筑设计和施工单位的欢迎,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这些墙板工程应用和使用过程中发现,依然存在隔音、保温效果不好等质量问题,以及存在施工不方便,交接处结合力不强、易开裂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隔音、保温效果好、装配施工方便的装配式建筑砌块。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装配式建筑砌块装配而成的墙体。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建筑砌块,包括高度相等的两个侧面壁、一个中间壁,和两个以上的连接壁,所述连接壁将所述两个侧面壁和一个中间壁连接为一体并分割为内腔室和外腔室;所述连接壁的高度小于所述侧面壁和中间壁的高度;所述两个侧面壁和一个中间壁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凸棱和凹槽;所述两个侧面壁和一个中间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凸棱和凹槽。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建筑砌块的一个端面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连接壁的底端相抵并将所述内腔室和外腔室设为内盲孔腔室和外盲孔腔室。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底板与所述侧面壁底端留有5~50mm的距离。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建筑砌块不设有底板的端面的连接壁与所述侧面壁顶端留有5~50mm的距离。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内盲孔腔室或者外盲孔腔室内填充有保温材料。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两个侧面壁和一个中间壁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两条相互适配的凸棱和凹槽;所述两个侧面壁和一个中间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两条相互适配的凸棱和凹槽。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配式墙体,使用所述的建筑砌块插接而成,垂直方向所述两个侧面壁和一个中间壁的上下两端设有的凸棱和凹槽相互插接;水平方向所述两个侧面壁和一个中间壁的左右两端设有的凸棱和凹槽相互插接。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所述凹槽内铺设粘结砂浆。作为改进的一种技术方案,使用所述的建筑砌块插接时,是错缝插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装配式建筑砌块,包括高度相等的两个侧面壁、一个中间壁,和两个以上的连接壁,所述连接壁将所述两个侧面壁和一个中间壁连接为一体并分割为内腔室和外腔室;所述连接壁的高度小于所述侧面壁和中间壁的高度;所述两个侧面壁和一个中间壁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凸棱和凹槽;所述两个侧面壁和一个中间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凸棱和凹槽。本技术的中间壁把建筑砌块分割为内腔室和外腔室,提高了墙体的隔音效果和保温效果。而且本技术在装配施工时将砌块通过侧面壁和中间壁的凸棱和凹槽共同相互装配咬合插接在一起,承担水平抗剪力和抗冲击力,咬合更加稳固,解决了装配式墙体交接处结合力不强易开裂的问题,而且装配式建筑可以减少施工污染、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安全水平,同时减少工序,缩短工期。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底板结构示意图;图中,1.侧面壁;2.中间壁;3.连接壁;4.内腔室;5.外腔室;6.凸棱;7.凹槽;8.底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装配式建筑砌块,包括高度相等的两个侧面壁1、一个中间壁2,和两个以上的连接壁3,所述连接壁3将所述两个侧面壁1和一个中间壁2连接为一体并分割为内腔室4和外腔室5;所述连接壁3的高度小于所述侧面壁1和中间壁2的高度;所述两个侧面壁1和一个中间壁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凸棱6和凹槽7;所述两个侧面壁1和一个中间壁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凸棱6和凹槽7。所述建筑砌块的一个端面设有底板8,所述底板8与所述连接壁3的底端相抵并将所述内腔室4和外腔室5设为内盲孔腔室和外盲孔腔室。实施例1一种装配式建筑砌块,包括高度相等的两个侧面壁1、一个中间壁2,和三个连接壁3,所述连接壁3将所述两个侧面壁1和一个中间壁2连接为一体并分割为内腔室4和外腔室5;所述连接壁3的高度小于所述侧面壁1和中间壁2的高度;所述两个侧面壁1和一个中间壁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两条相互适配的凸棱6和凹槽7;所述两个侧面壁1和一个中间壁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两条相互适配的凸棱6和凹槽7。所述建筑砌块的一个端面设有底板8,所述底板8与所述连接壁3的底端相抵并将所述内腔室4和外腔室5设为内盲孔腔室和外盲孔腔室。底板9与所述侧面壁1底端留有15mm的距离,不设有底板的端面的连接壁3与所述侧面壁1顶端留有15mm的距离。实施例2一种装配式建筑砌块,包括高度相等的两个侧面壁1、一个中间壁2,和三个连接壁3,所述连接壁3将所述两个侧面壁1和一个中间壁2连接为一体并分割为内腔室4和外腔室5;所述连接壁3的高度小于所述侧面壁1和中间壁2的高度;所述两个侧面壁1和一个中间壁2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凸棱6和凹槽7;所述两个侧面壁1和一个中间壁2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凸棱6和凹槽7。所述建筑砌块的一个端面设有底板8,所述底板8与所述连接壁3的底端相抵并将所述内腔室4和外腔室5设为内盲孔腔室和外盲孔腔室,所述内盲孔腔室内填充有保温材料。底板9与所述侧面壁1底端留有25mm的距离,不设有底板的端面的连接壁3与所述侧面壁1顶端留有25mm的距离。实施例3一种装配式墙体,使用所述的建筑砌块错缝插接而成,垂直方向所述两个侧面壁和一个中间壁的上下两端设有的凸棱和凹槽相互插接;水平方向所述两个侧面壁和一个中间壁的左右两端设有的凸棱和凹槽相互插接,所述凹槽内铺设粘结砂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配式建筑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度相等的两个侧面壁、一个中间壁,和两个以上的连接壁,所述连接壁将所述两个侧面壁和一个中间壁连接为一体并分割为内腔室和外腔室;所述连接壁的高度小于所述侧面壁和中间壁的高度;所述两个侧面壁和一个中间壁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凸棱和凹槽;所述两个侧面壁和一个中间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凸棱和凹槽;所述建筑砌块的一个端面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连接壁的底端相抵并将所述内腔室和外腔室设为内盲孔腔室和外盲孔腔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建筑砌块,其特征在于:包括高度相等的两个侧面壁、一个中间壁,和两个以上的连接壁,所述连接壁将所述两个侧面壁和一个中间壁连接为一体并分割为内腔室和外腔室;所述连接壁的高度小于所述侧面壁和中间壁的高度;所述两个侧面壁和一个中间壁的上下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凸棱和凹槽;所述两个侧面壁和一个中间壁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相互适配的凸棱和凹槽;所述建筑砌块的一个端面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连接壁的底端相抵并将所述内腔室和外腔室设为内盲孔腔室和外盲孔腔室。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与所述侧面壁底端留有5~50mm的距离。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建筑砌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砌块不设有底板的端面的连接壁与所述侧面壁顶端留有5~50mm的距离。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晓政
申请(专利权)人:李晓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