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备的使用编成适应程度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3956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装备试验与鉴定技术领域,公开的一种装备的使用编成适应程度评估方法,是采用使用编成适应程度评估指标体系,使用编成适应程度单元评估模型,装备使用编成适应程度中的持续作战能力的持续作战能力相关的单元评估模型,使用编成适应程度综合评估模型进行评估;其中使用编成适应程度单元评估模型,包括部署性评估模型,互联互通性评估模型,电气兼容性评估模型,电磁兼容性评估模型,使用可用度评估模型,使用可信性评估模型的评估。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统一、标准化的评估流程和方法,具有通用、易用、实用,且各个属性判别标准建立在多场景任务环境之上,评估结果的可靠性更高。其鉴定考核需求更加突出,其意义也更加重大。

A Method for Assessing the Adaptability of Equipment Form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备的使用编成适应程度评估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装备试验与鉴定
,尤其涉及一种装备的使用编成适应程度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装备建设的信息化、体系化发展,装备体系的结构功能越来越复杂、使用环境越来越恶劣、作战使用及维修保障要求越来越高,单纯地对装备的战技术性能、作战效能进行评估已难以正确地分析该装备对装备体系的贡献率,作战适用性评估已成为装备试验鉴定的重要内容之一。装备的使用编成适应程度是装备作战适用性的主要分量之一,其评估方法目前主要是采用定性分析方法,主观性强,难以反映装备使用编成适应程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内在关联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装备的使用编成适应程度评估方法。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装备的使用编成适应程度评估方法,采用的使用编成是指为达成一定的使用目的,将建制内和配属的参战力量组合而形成的有机整体;装备的使用战编成,是通过部队编成结构、作战指挥关系两个方面实现对作战体系其它要素的能力支撑;新型装备和电子信息系统将为作战体系赋予新的能力属性,传统的防空、登岛的作战方式将向防空、电子战、反导的一体化作战方式发展;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使用编成适应程度评估指标体系,装备使用编成适应程度是指装备在作战使用过程中,能够在不断变化的部队编成结构、作战指挥关系中而保持战斗完好性和持续作战能力的能力;根据作战适用性的关键问题及其指标分解,装备使用编成适应程度评估可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使用编成适应程度可从两个层次进行试验评估分析,第一是对战斗完好性和持续作战能力分别进行试验评估分析,第二是在综合战斗完好性和持续作战能力试验评估分析的基础上,对使用编成适应程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估。2)使用编成适应程度单元评估模型,装备使用编成适应程度中的战备完好性,是指在给定的部队编成结构、作战指挥关系下,建制内和配属的武器系统及时投入部署和使用、并且发挥作用的能力;战斗完好性的度量参数包括建制内的部署性、互联互通性、电气及电磁兼容性、使用可用度和使用可信度;与战备完好性相关的单元评估模型有:①部署性评估模型,部署性是指根据部队作战任务、敌情、战场环境和战役性质、样式等的装备保障需要,对编成内装备保障力量的任务区分、兵力编组和配置做出的安排。部署性的评估模型为Sdea=wcosScos+warsSars(1)式中Sdea表示部署性评估成绩,Scos表示不同作战任务下作战样式的总体评估成绩,Sars表示不同兵力编组和配置的总体评估成绩,wcos、wars分别表示其权重;其中Scos的评估模型为式中表示第i种作战样式下装备部署性的评估成绩,表示第i种作战样式的权重,n表示作战样式的总数量;Sars的评估模型为式中表示第j种兵力编组和配置下装备部署性的评估成绩,表示第j种兵力编组和配置的权重,m表示兵力编组和配置的总数量;②互联互通性评估模型,互联互通性是指装备向其它系统、单元或部队提供作战指令或情报信息等服务和接收其它系统、单元或部队的类似服务,并基于这种交换服务有效地实现协同作战的能力。互联互通性是考核装备在预期使用环境中部署性能的关键指标,对装备的设计定型及列装使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应面向装备体系层面,从作战任务体系综合作战能力层次上进行考核度量;其评估模型为Siin=whinShin+witrSitr(4)式中Siin表示互联互通性的综合评估成绩,Shin表示装备与其它系统实现互联的总体评估成绩,Sitr表示装备与其它系统实现互通的总体评估成绩,whin、witr分别表示其权重。其中Shin的评估模型为式中表示装备与装备体系中第i个装备实现互联的评估成绩,表示其权重,k表示装备体系中与被试装备实现互联的装备总数量;Sitr的评估模型为式中表示装备与装备体系中第j个装备实现互通的评估成绩,表示其权重,k表示装备体系中与被试装备实现互通的装备总数量;③电气兼容性评估模型,电气兼容性是指装备与电源及接口的匹配能力,主要包括电源类型、电流类型、电压范围、频率范围、物理接口;其评估模型为式中Selc表示装备的电气兼容性评估成绩,Selc-i(i=1,2,…,5)分别表示装备使用的电源类型、电流类型、电压范围、频率范围、物理接口的评估成绩,welc-i表示相应项目的权重;④电磁兼容性评估模型,电磁兼容性是所有使用电磁频谱工作的系统、装备和装置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保证它们在既定的工作条件下,不会因电磁发射或响应而造成不能接受的或者未预知的性能降级;装备体系对抗是现代战争中装备主要运用模式,装备之间、装备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互对装备效能的发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电磁兼容性成为考核装备在预期使用环境中性能的关键指标;应面向体系层面,从任务体系综合作战能力层次上考核度量,它对装备的设计定型及列装使用也有着重要意义;电磁兼容性通常包括装备的电磁设计特性、抗电磁干扰能力和电磁干扰能力三个方面,其评估模型为Semc=weldSeld+wajaSaja+wejaSeja(8)式中Semc表示装备的电磁兼容性综合评估成绩,Seld表示装备电磁设计特性的评估成绩,Saja表示装备抗电磁干扰能力的评估成绩,Seja表示装备电磁干扰能力的评估成绩,weld、waja、weja分别表示其权重;装备的电磁设计特性主要考虑PCB设计、滤波设计、屏蔽设计、电缆及接插件设计、电源特性等因素,其评估模型为式中Selc-i(i=1,2,…,5)分别表示装备PCB设计、滤波设计、屏蔽设计、电缆及接插件设计、电源特性的评估成绩,welc-i表示相应项目的权重;抗电磁干扰能力是指装备在预期的使用环境中工作且没有受到不可接受的干扰、降低性能或损坏的程度,其评估模型为Saja=waja-1Saja-1+waja-2Saja-2+waja-3Saja-3(10)式中Saja-1、Saja-2、Saja-3分别表示装备工作频率范围、接收灵敏度、接收特性(主要指接收带外抑制、镜像抑制和交互调抑制)的评估成绩,waja-1、waja-2、waja-3表示相应项目的权重;电磁干扰能力是指装备对其工作环境中的其它使用电磁频谱装备通过传导或辐射模式产生不必要影响的程度,其评估模型为Seja=weja-1Seja-1+weja-2Seja-2+weja-3Seja-3(11)式中Seja-1、Seja-2、Seja-3分别表示装备工作频率范围、发射功率、发射特性,指谐波压制和发射带外衰减的评估成绩,weja-1、weja-2、weja-3表示相应项目的权重;⑤使用可用度评估模型,使用可用度是指装备在列装的部队编成结构、作战指挥关系下,能够用于任何规定目的的概率;它包括系统固有的可靠性与维修性参数,以及与系统预期的寿命周期有关的后勤保障效能。其计算模型为或者式中Sava表示使用可用度的评估成绩,fava(·)表示使用可用度评估成绩转化函数,Twork表示能工作时间,Ttotal表示装备拥有的总时间,Tshut-int表示平均停工事件间隔时间(即造成装备不能工作的事件之间的平均时间,如关键或非关键故障、预防性维修、训练、维修和供应响应等)。除了固有的修理和维修性特征外,保障设备的能力与可用性、人员经验等级以及轮换班结构等现场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装备的使用编成适应程度评估方法,其特征是:采用的使用编成是指为达成一定的使用目的,将建制内和配属的参战力量组合而形成的有机整体;装备的使用战编成,是通过部队编成结构、作战指挥关系两个方面实现对作战体系其它要素的能力支撑;新型装备和电子信息系统将为作战体系赋予新的能力属性,传统的防空、登岛的作战方式将向防空、电子战、反导的一体化作战方式发展;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使用编成适应程度评估指标体系,装备使用编成适应程度是指装备在作战使用过程中,能够在不断变化的部队编成结构、作战指挥关系中而保持战斗完好性和持续作战能力的能力;根据作战适用性的关键问题及其指标分解,装备使用编成适应程度评估可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使用编成适应程度是从两个层次进行试验评估分析,第一是对战斗完好性和持续作战能力分别进行试验评估分析,第二是在综合战斗完好性和持续作战能力试验评估分析的基础上,对使用编成适应程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估;2)使用编成适应程度单元评估模型,装备使用编成适应程度中的战备完好性,是指在给定的部队编成结构、作战指挥关系下,建制内和配属的武器系统及时投入部署和使用、并且发挥作用的能力;战斗完好性的度量参数包括建制内的部署性、互联互通性、电气及电磁兼容性、使用可用度和使用可信度;与战备完好性相关的单元评估模型有:①部署性评估模型,部署性是指根据部队作战任务、敌情、战场环境和战役性质、样式的装备保障需要,对编成内装备保障力量的任务区分、兵力编组和配置做出的安排;部署性的评估模型为Sdea=wcosScos+warsSars  (1)式中Sdea表示部署性评估成绩,Scos表示不同作战任务下作战样式的总体评估成绩,Sars表示不同兵力编组和配置的总体评估成绩,wcos、wars分别表示其权重;其中Scos的评估模型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备的使用编成适应程度评估方法,其特征是:采用的使用编成是指为达成一定的使用目的,将建制内和配属的参战力量组合而形成的有机整体;装备的使用战编成,是通过部队编成结构、作战指挥关系两个方面实现对作战体系其它要素的能力支撑;新型装备和电子信息系统将为作战体系赋予新的能力属性,传统的防空、登岛的作战方式将向防空、电子战、反导的一体化作战方式发展;其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使用编成适应程度评估指标体系,装备使用编成适应程度是指装备在作战使用过程中,能够在不断变化的部队编成结构、作战指挥关系中而保持战斗完好性和持续作战能力的能力;根据作战适用性的关键问题及其指标分解,装备使用编成适应程度评估可建立的评估指标体系;使用编成适应程度是从两个层次进行试验评估分析,第一是对战斗完好性和持续作战能力分别进行试验评估分析,第二是在综合战斗完好性和持续作战能力试验评估分析的基础上,对使用编成适应程度进行综合分析评估;2)使用编成适应程度单元评估模型,装备使用编成适应程度中的战备完好性,是指在给定的部队编成结构、作战指挥关系下,建制内和配属的武器系统及时投入部署和使用、并且发挥作用的能力;战斗完好性的度量参数包括建制内的部署性、互联互通性、电气及电磁兼容性、使用可用度和使用可信度;与战备完好性相关的单元评估模型有:①部署性评估模型,部署性是指根据部队作战任务、敌情、战场环境和战役性质、样式的装备保障需要,对编成内装备保障力量的任务区分、兵力编组和配置做出的安排;部署性的评估模型为Sdea=wcosScos+warsSars(1)式中Sdea表示部署性评估成绩,Scos表示不同作战任务下作战样式的总体评估成绩,Sars表示不同兵力编组和配置的总体评估成绩,wcos、wars分别表示其权重;其中Scos的评估模型为式中表示第i种作战样式下装备部署性的评估成绩,表示第i种作战样式的权重,n表示作战样式的总数量;Sars的评估模型为式中表示第j种兵力编组和配置下装备部署性的评估成绩,表示第j种兵力编组和配置的权重,m表示兵力编组和配置的总数量;②互联互通性评估模型,互联互通性是指装备向其它系统、单元或部队提供作战指令或情报信息等服务和接收其它系统、单元或部队的类似服务,并基于这种交换服务有效地实现协同作战的能力;互联互通性是考核装备在预期使用环境中部署性能的关键指标,对装备的设计定型及列装使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应面向装备体系层面,从作战任务体系综合作战能力层次上进行考核度量;其评估模型为Siin=whinShin+witrSitr(4)式中Siin表示互联互通性的综合评估成绩,Shin表示装备与其它系统实现互联的总体评估成绩,Sitr表示装备与其它系统实现互通的总体评估成绩,whin、witr分别表示其权重;其中Shin的评估模型为式中表示装备与装备体系中第i个装备实现互联的评估成绩,表示其权重,k表示装备体系中与被试装备实现互联的装备总数量;Sitr的评估模型为式中表示装备与装备体系中第j个装备实现互通的评估成绩,表示其权重,k表示装备体系中与被试装备实现互通的装备总数量;③电气兼容性评估模型,电气兼容性是指装备与电源及接口的匹配能力,包括电源类型、电流类型、电压范围、频率范围、物理接口;其评估模型为式中Selc表示装备的电气兼容性评估成绩,Selc-i(i=1,2,…,5)分别表示装备使用的电源类型、电流类型、电压范围、频率范围、物理接口的评估成绩,welc-i表示相应项目的权重;④电磁兼容性评估模型,电磁兼容性是所有使用电磁频谱工作的系统、装备和装置的一种能力,这种能力保证它们在既定的工作条件下,不会因电磁发射或响应而造成不能接受的或者未预知的性能降级;装备体系对抗是现代战争中装备主要运用模式,装备之间、装备与环境之间的信息交互对装备效能的发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因此电磁兼容性成为考核装备在预期使用环境中性能的关键指标;电磁兼容性通常包括装备的电磁设计特性、抗电磁干扰能力和电磁干扰能力三个方面,其评估模型为Semc=weldSeld+wajaSaja+wejaSeja(8)式中Semc表示装备的电磁兼容性综合评估成绩,Seld表示装备电磁设计特性的评估成绩,Saja表示装备抗电磁干扰能力的评估成绩,Seja表示装备电磁干扰能力的评估成绩,weld、waja、weja分别表示其权重;装备的电磁设计特性采用PCB设计、滤波设计、屏蔽设计、电缆及接插件设计、电源特性的因素,其评估模型为式中Selc-i(i=1,2,…,5)分别表示装备PCB设计、滤波设计、屏蔽设计、电缆及接插件设计、电源特性的评估成绩,welc-i表示相应项目的权重;抗电磁干扰能力是指装备在预期的使用环境中工作且没有受到不可接受的干扰、降低性能或损坏的程度,其评估模型为Saja=waja-1Saja-1+waja-2Saja-2+waja-3Saja-3(10)式中Saja-1、Saja-2、Saja-3分别表示装备工作频率范围、接收灵敏度、接收特性,是指接收带外抑制、镜像抑制和交互调抑制的评估成绩,waja-1、waja-2、waja-3表示相应项目的权重;电磁干扰能力是指装备对其工作环境中的其它使用电磁频谱装备通过传导或辐射模式产生不必要影响的程度,其评估模型为Seja=weja-1Seja-1+weja-2Seja-2+weja-3Seja-3(11)式中Seja-1、Seja-2、Seja-3分别表示装备工作频率范围、发射功率、发射特性的指谐波压制和发射带外衰减的评估成绩,weja-1、weja-2、weja-3表示相应项目的权重;⑤使用可用度评估模型,使用可用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宏发赵继广陈小卫杨永志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