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式机头及包括该机头的集成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3529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15: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式机头及包括该机头的集成灶,升降式机头包括后吸风通道和上吸风室;上吸风室和后吸风通道均是具有四面侧壁的结构,上吸风室的前壁面为油网,上吸风室升降式地安装在后吸风通道内,通过上下升降,改变油网从后吸风通道露出的面积大小。集成灶包括集成灶本体以及上述的升降式机头,升降式机头安装在集成灶本体上面后部位置。本申请中上吸风室能上下升降地安装在后吸风通道内,能根据实际的烹饪情况来调整油网露出的面积,进而调节吸风量,达到改善吸油烟的效果;利用两侧导轨实现升降,并利用阻尼组件对上下升降至任意位置后停留的上吸风室进行定位,结构设计合理、简单、不易出现故障。

A lifting head and an integrated stove including the hea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式机头及包括该机头的集成灶
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灶
,具体地讲,涉及一种升降式机头及包括该机头的集成灶。
技术介绍
集成灶是一种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厨房电器,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现有集成灶的机头部分通常是固定安装在灶台台面的上面后方位置,机头部分的前壁面上设置有吸风口,机头部分的顶部铰接有一块挡烟板,通过调整挡烟板来改善吸油烟的效果,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5402859U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可升降的集成灶挡烟板,挡烟板的打开或闭合均是采用电机驱动相应的传动机构,存在结构复杂、零部件多、易出现故障且维修不便的缺点。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升降式机头及包括该机头的集成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不易出现故障、能根据实际的烹饪情况来调整吸风量的升降式机头,以及包括该机头的集成灶。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升降式机头,包括后吸风通道和上吸风室;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风室和后吸风通道均是具有四面侧壁的结构,所述上吸风室的前壁面为油网,上吸风室升降式地安装在后吸风通道内,通过上下升降,改变油网从后吸风通道露出的面积大小。优选的,所述后吸风通道的左右壁面内侧均设置有导轨,所述上吸风室的左右壁面外侧安装有与所述导轨配合的滑块,滑块安装在导轨上。优选的,所述后吸风通道和上吸风室之间至少安装有一个阻尼组件,当上吸风室上下升降至任意位置后停留时,所述阻尼组件对上吸风室进行定位。优选的,所述阻尼组件设置一个,安装在后吸风通道的前壁面和上吸风室的前壁面之间;所述阻尼组件包括阻尼杆、阻尼壳体、钢珠、弹簧和内螺母;所述阻尼杆沿竖向安装在后吸风通道的前壁面内侧,阻尼杆上面对上吸风室前壁面的那一侧面上开设有一列与钢珠相匹配的凹槽;所述阻尼壳体安装在上吸风室的前壁面外侧,所述钢珠安装在阻尼壳体的一端内部,所述内螺母安装在阻尼壳体的另一端内部,所述弹簧安装在内螺母和钢珠之间,所述钢珠在弹簧的预紧力作用下,钢珠的一部分卡合到阻尼杆上的凹槽内,并且当上吸风室在上拉力或下压力作用下进行上下升降移动时,钢珠往后缩进阻尼壳体内,然后沿着阻尼杆上下升降移动。优选的,所述上吸风室的顶部固定安装一块拢烟板,所述拢烟板水平安装,其底面处安装有照明灯。优选的,所述上吸风室向下降至极限位置时,所述拢烟板的底面与后吸风通道的顶面贴合。本专利技术还提供另一技术方案,一种集成灶,包括集成灶本体以及上述的升降式机头,升降式机头安装在集成灶本体上面后部位置。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1、上吸风室能上下升降地安装在后吸风通道内,能根据实际的烹饪情况来调整油网露出的面积,进而调节吸风量,达到改善吸油烟的效果;2、利用两侧导轨实现升降,并利用阻尼组件对上下升降至任意位置后停留的上吸风室进行定位,结构设计合理、简单、不易出现故障;3、使用者仅需要向上提拉上吸风室或者向下按压上吸风室就能使上吸风室上下升降移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4、上吸风室向下降至极限位置,油网完全被遮盖住,吸风通道内的异味不会向上反流至室内。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集成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油网处于完全露出状态)。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升降式机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油网处于完全露出状态)。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集成灶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机头部分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C处的放大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集成灶的左视结构示意图(油网处于完全被遮盖状态)。图7是图6中B-B向剖视结构示意图(油网处于完全露出状态)。附图标记说明:后吸风通道1;上吸风室2;油网3;导轨4;阻尼杆5;凹槽51;阻尼壳体6;钢珠7;弹簧8;内螺母9;拢烟板10;照明灯11;集成灶本体1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参见图1至图7。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集成灶,该集成灶包括集成灶本体12以及升降式机头,升降式机头安装在集成灶本体12上面后部位置。本实施例中,升降式机头包括后吸风通道1和上吸风室2;上吸风室2和后吸风通道1均是具有四面侧壁的结构,上吸风室2的前壁面为油网3,上吸风室2升降式地安装在后吸风通道1内,通过上下升降,改变油网3从后吸风通道1露出的面积大小,从而能够根据实际的烹饪情况来调整油网3露出的面积,进而调节吸风量,达到改善吸油烟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后吸风通道1的左右壁面内侧均设置有导轨4,上吸风室2的左右壁面外侧安装有与导轨4配合的滑块,滑块安装在导轨4上,上吸风室2沿着两侧导轨4实现升降。后吸风通道1和上吸风室2之间至少安装有一个阻尼组件,当上吸风室2上下升降至任意位置后停留时,阻尼组件对上吸风室2进行定位。本实施例中,阻尼组件设置一个,安装在后吸风通道1的前壁面和上吸风室2的前壁面之间,当然在其他的实施例中阻尼组件的数量可根据上吸风室的大小、重量等参数而确定。本实施例中,阻尼组件包括阻尼杆5、阻尼壳体6、钢珠7、弹簧8和内螺母9。阻尼杆5沿竖向安装在后吸风通道1的前壁面内侧中间位置,阻尼杆5上面对上吸风室2前壁面的那一侧面上开设有一列与钢珠7相匹配的凹槽51。阻尼壳体6安装在上吸风室2的前壁面外侧,钢珠7安装在阻尼壳体6的一端内部,内螺母9安装在阻尼壳体6的另一端内部,弹簧8安装在内螺母9和钢珠7之间。本实施例中,钢珠7在弹簧8的预紧力作用下,钢珠7的一部分卡合到阻尼杆5上的凹槽51内,并且当上吸风室2在上拉力或下压力作用下进行上下升降移动时,钢珠7往后缩进阻尼壳体6内,然后沿着阻尼杆5上下升降移动。通过调节内螺母9旋进阻尼壳体6内的长度来达到调节弹簧8预紧力的作用,当上吸风室2停留在某个位置时,使钢珠7能很好地卡合至阻尼杆5上的凹槽51内,以防上吸风室2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降。本实施例中,上吸风室2的顶部固定安装一块拢烟板10,拢烟板10水平安装,其底面a处安装有照明灯11。上吸风室2向下降至极限位置时,此时拢烟板10的底面a与后吸风通道1的顶面b贴合,该两个面起到一定的限位作用,另外上吸风室2向下降至极限位置时,油网3完全被遮盖住,当上吸风室2向上升至极限位置时,油网3完全露出。虽然本专利技术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任何熟悉该项技术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式机头,包括后吸风通道(1)和上吸风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风室(2)和后吸风通道(1)均是具有四面侧壁的结构,所述上吸风室(2)的前壁面为油网(3),上吸风室(2)升降式地安装在后吸风通道(1)内,通过上下升降,改变油网(3)从后吸风通道(1)露出的面积大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式机头,包括后吸风通道(1)和上吸风室(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风室(2)和后吸风通道(1)均是具有四面侧壁的结构,所述上吸风室(2)的前壁面为油网(3),上吸风室(2)升降式地安装在后吸风通道(1)内,通过上下升降,改变油网(3)从后吸风通道(1)露出的面积大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吸风通道(1)的左右壁面内侧均设置有导轨(4),所述上吸风室(2)的左右壁面外侧安装有与所述导轨(4)配合的滑块,滑块安装在导轨(4)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式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吸风通道(1)和上吸风室(2)之间至少安装有一个阻尼组件,当上吸风室(2)上下升降至任意位置后停留时,所述阻尼组件对上吸风室(2)进行定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式机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组件设置一个,安装在后吸风通道(1)的前壁面和上吸风室(2)的前壁面之间;所述阻尼组件包括阻尼杆(5)、阻尼壳体(6)、钢珠(7)、弹簧(8)和内螺母(9);所述阻尼杆(5)沿竖向安装在后吸风通道(1)的前壁面内侧,阻尼杆(5)上面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鲜杰胡文贞王宪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烹然厨房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