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河流生态水源净化漂浮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3155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1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水源净化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河流生态水源净化漂浮平台。该河流生态水源净化漂浮平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生物膜,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风机箱,所述风机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鼓风机,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营养剂箱,所述营养剂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絮凝剂箱。该河流生态水源净化漂浮平台,通过生物膜、营养剂箱、絮凝剂箱、鼓风机、储藻仓、水生植物和植被板之间的配合,解决了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三种方法各有利弊,现有的河流净化设备中缺乏集三种方法为一体的处理效果极高的净水设备的问题。

A Floating Platform for River Ecological Water Source Purif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河流生态水源净化漂浮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源净化
,具体为一种河流生态水源净化漂浮平台。
技术介绍
一般使用的河道改善(污水处理)方法有三种,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态--生物方法。物理方法主要是指疏挖底泥、机械除藻等;化学方法如混凝沉淀、加入化学药剂杀藻;生物方法主要是生物膜法,通过微生物与水体接触,使水质得到净化。生物膜技术是指使微生物群体附着于某些载体的表面上呈膜状,通过与污水接触,生物膜上的微生物摄取污水中的有机物作为营养吸收并加以同化,从而使污水得到净化。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几种方法各有利弊,现有的河流净化设备中缺乏集多种方法为一体的处理效果极高的净水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河流生态水源净化漂浮平台,具备方法多样,取长补短,净水效果好等优点,解决了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几种方法各有利弊,现有的河流净化设备中缺乏集多种方法为一体的处理效果极高的净水设备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方法多样,取长补短,净水效果好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河流生态水源净化漂浮平台,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生物膜,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风机箱,所述风机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鼓风机,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底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营养剂箱,所述营养剂箱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絮凝剂箱,所述营养剂箱和絮凝剂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微生物培养箱,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内表面套接有入水管,所述入水管远离水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管器,所述连管器与微生物培养箱通过微生物管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储藻板,所述储藻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藻仓,所述储藻仓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网,所述储藻板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水网,所述储藻仓远离排水网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块,所述连块的内部套接有连杆,所述连杆远离连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远离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格栏,所述挡料板与储藻仓的内壁通过弹簧固定连接,所述储藻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植被板,所述植被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罩,所述植被板的上表面设有水生植物,所述水生植物贯穿植被板并延伸至储藻仓的内部,所述保护罩与连管器通过出氧管固定连接,所述储藻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浮块,所述底板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曝气轮,所述曝气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曝气叶。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共有两根,分别位于营养剂箱和絮凝剂箱的下表面。优选的,所述储藻板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所述滤水网设于槽内并与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块、连杆和挡料板均有两个,两个所述挡料板与格栏的两端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块设有通孔,所述连杆顶端设有圆柱栓且该圆柱栓与连块的通孔相适配。优选的,所述水生植物设于保护罩内部,所述植被板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小孔,所述水生植物贯穿小孔。优选的,所述出氧管远离连管器的一端贯穿保护罩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出氧管远离连管器的一端设有漏斗。优选的,所述曝气轮有两个,两个所述曝气轮的内部设有转轴,该转轴贯穿底板并与两个所述曝气轮活动连接。优选的,所述曝气叶为凹型结构,所述曝气叶有十个且均匀分布于曝气轮外表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河流生态水源净化漂浮平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河流生态水源净化漂浮平台,通过生物膜、营养剂箱、絮凝剂箱、鼓风机、储藻仓、水生植物和植被板之间的配合,解决了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方法,三种方法各有利弊,现有的河流净化设备中缺乏集三种方法为一体的处理效果极高的净水设备的问题。2、该河流生态水源净化漂浮平台,通过曝气轮、曝气叶、排水网、滤水网和浮块之间的配合,使设备在水流平缓、无风无雨时,可以漂浮在水中,水流湍急时可由曝气轮和曝气叶进行排水和移动,同时曝气叶还可以将氧气带入水中进行曝气法净水,解决了漂浮平台在恶劣天气或者环境中易倾翻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储藻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曝气轮结构示意图。其中:1、底板;2、生物膜;3、风机箱;4、鼓风机;5、支撑杆;6、营养剂箱;7、絮凝剂箱;8、微生物培养箱;9、限位环;10、入水管;11、连管器;12、微生物管;13、储藻板;14、储藻仓;15、排水网;16、连杆;17、滤水网;18、连块;19、挡料板;20、格栏;21、弹簧;22、植被板;23、保护罩;24、水生植物;25、出氧管;26、浮块;27、曝气轮;28、曝气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一种河流生态水源净化漂浮平台,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生物膜2,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风机箱3,风机箱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鼓风机4,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支撑杆5远离底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营养剂箱6,营养剂箱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絮凝剂箱7,支撑杆5共有两根,分别位于营养剂箱6和絮凝剂箱7的下表面,营养剂箱6和絮凝剂箱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微生物培养箱8,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9,限位环9的内表面套接有入水管10,入水管10远离水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管器11,连管器11与微生物培养箱8通过微生物管12固定连接,底板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储藻板13,储藻板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藻仓14,储藻仓1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网15,储藻板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水网17,储藻板13的内部开设有通槽,滤水网17设于槽内并与槽的内壁固定连接,储藻仓14远离排水网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块18,连块18的内部套接有连杆16,连块18、连杆16和挡料板19均有两个,连块18设有通孔,连杆16顶端设有圆柱栓且该圆柱栓与连块18的通孔相适配,两个挡料板19与格栏20的两端固定连接,连杆16远离连块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料板19,挡料板19远离连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格栏20,挡料板19与储藻仓14的内壁通过弹簧21固定连接,储藻仓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植被板22,植被板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罩23,植被板22的上表面设有水生植物24,水生植物24设于保护罩23内部,植被板22的上表面设有若干小孔,水生植物24贯穿小孔,水生植物24贯穿植被板22并延伸至储藻仓14的内部,保护罩23与连管器11通过出氧管25固定连接,出氧管25远离连管器11的一端贯穿保护罩23并延伸至其内部,出氧管25远离连管器11的一端设有漏斗,储藻板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浮块26,底板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曝气轮27,曝气轮27有两个,两个曝气轮27的内部设有转轴,该转轴贯穿底板1并与两个曝气轮27活动连接,曝气轮2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曝气叶28,曝气叶28为凹型结构,曝气叶28有十个且均匀分布于曝气轮27外表面。在使用时,将装置放置在河面上,浮块26将装置托浮在水面上,生物膜2对水体进行净化,晴天无水流时,水生植物24进行光合作用排出氧气,通过出氧管25和入水管10将氧气排入水中以增强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河流生态水源净化漂浮平台,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生物膜(2),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风机箱(3),所述风机箱(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鼓风机(4),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远离底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营养剂箱(6),所述营养剂箱(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絮凝剂箱(7),所述营养剂箱(6)和絮凝剂箱(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微生物培养箱(8),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9),所述限位环(9)的内表面套接有入水管(10),所述入水管(10)远离水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管器(11),所述连管器(11)与微生物培养箱(8)通过微生物管(12)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储藻板(13),所述储藻板(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藻仓(14),所述储藻仓(1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网(15),所述储藻板(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水网(17),所述储藻仓(14)远离排水网(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块(18),所述连块(18)的内部套接有连杆(16),所述连杆(16)远离连块(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料板(19),所述挡料板(19)远离连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格栏(20),所述挡料板(19)与储藻仓(14)的内壁通过弹簧(21)固定连接,所述储藻仓(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植被板(22),所述植被板(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罩(23),所述植被板(22)的上表面设有水生植物(24),所述水生植物(24)贯穿植被板(22)并延伸至储藻仓(14)的内部,所述保护罩(23)与连管器(11)通过出氧管(25)固定连接,所述储藻板(1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浮块(26),所述底板(1)的正面固定连接有曝气轮(27),所述曝气轮(2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曝气叶(2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河流生态水源净化漂浮平台,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生物膜(2),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风机箱(3),所述风机箱(3)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鼓风机(4),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杆(5),所述支撑杆(5)远离底板(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营养剂箱(6),所述营养剂箱(6)的左侧固定连接有絮凝剂箱(7),所述营养剂箱(6)和絮凝剂箱(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微生物培养箱(8),所述底板(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限位环(9),所述限位环(9)的内表面套接有入水管(10),所述入水管(10)远离水面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管器(11),所述连管器(11)与微生物培养箱(8)通过微生物管(12)固定连接,所述底板(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储藻板(13),所述储藻板(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储藻仓(14),所述储藻仓(14)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网(15),所述储藻板(1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滤水网(17),所述储藻仓(14)远离排水网(1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块(18),所述连块(18)的内部套接有连杆(16),所述连杆(16)远离连块(1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料板(19),所述挡料板(19)远离连杆(1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格栏(20),所述挡料板(19)与储藻仓(14)的内壁通过弹簧(21)固定连接,所述储藻仓(14)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植被板(22),所述植被板(2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保护罩(23),所述植被板(22)的上表面设有水生植物(24),所述水生植物(24)贯穿植被板(22)并延伸至储藻仓(14)的内部,所述保护罩(23)与连管器(11)通过出氧管(25)固定连接,所述储藻板(13)的下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荣春
申请(专利权)人:新余山海企业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