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焦德超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携带放射性粒子及药物的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30064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10: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携带放射性粒子及药物的导管,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为实心体,所述管体前端为襻样结构,所述管体内沿所述管体长度方向开设有导丝管腔,所述导丝管腔在所述管体前端封闭,所述导丝管腔内设有导丝,所述导丝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导丝管腔前端,所述管体内在所述导丝管腔周围沿所述管体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放射性粒子仓,所述管体外设有缓释层,所述管体尾端外部套接有能够防止所述管体移位的固定器;解决了目前导管放射性粒子负载量小,肿瘤治疗效果差且不方便操作的问题。

A catheter for carrying radioactive particles and drug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携带放射性粒子及药物的导管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携带放射性粒子及药物的导管。
技术介绍
恶性梗阻性黄疸是由于肿瘤堵塞或者压迫胆管导致胆管扩张,并引起一系列肝功能损伤,最终导致急性肝功能衰竭。患者出现黄疸就诊时,往往已经处于肿瘤晚期,外科无法切除,此类患者往往采用姑息性胆管支架植入术恢复胆管梗阻,但市场销售主要支架为裸支架,随着时间的延长,肿瘤经支架网眼再次侵犯胆管,3个月内即可发生胆管再发恶性梗阻。125I或103Pd粒子作为一种低剂量率放射源,射线射程短,体积小,植入技术快捷,防护简单,将有效的放疗剂量集中于局部1.5cm范围内可以发挥放疗作用而对正常的周围脏器影响甚微,近年来已经广泛应用于实体肿瘤的治疗。申请号为201520513967.X的专利设计了可携带125I粒子引流管,但该引流管可携带两排放射性粒子,经模拟BT-TPS(近距离放疗治疗计划系统)剂量研究显示整体剂量偏低;要想达到较为理想的处方剂量,需要延长放射性粒子链的体内留置时间。此外,既往设计的可携带125I粒子引流管横断面为椭圆形结构,植入时阻力较大,且植入后胆汁容易通过引流管出皮肤处发生外渗。因此设计一种提高放射性粒子负载量、提高肿瘤治疗效果且方便操作的导管是非常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携带放射性粒子及药物的导管,解决了目前导管放射性粒子负载量小,肿瘤治疗效果差且不方便操作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携带放射性粒子及药物的导管,包括管体,所述管体为实心体,所述管体前端为襻样结构,所述管体内沿所述管体长度方向开设有导丝管腔,所述导丝管腔在所述管体前端封闭,所述导丝管腔内设有导丝,所述导丝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导丝管腔前端,所述管体内在所述导丝管腔周围沿所述管体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放射性粒子仓,所述管体外设有缓释层,所述管体尾端外部套接有能够防止所述管体移位的固定器。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所述缓释层是由纳米材料和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混合喷涂制成的层体。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所述纳米材料为埃洛石管。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所述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为PGLA。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所述固定器整体为伞状结构,所述固定器中间开设有通孔,所述固定器通过所述通孔套接于所述管体外部。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所述管体穿过所述固定器一端通过夹持件锁定,所述加持件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固定针,所述夹持件套于所述管体尾端外部并通过所述固定针插入所述管体内锁定所述管体。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所述管体长度为45cm。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所述放射粒子仓在距离所述管体前端5cm处封闭,所述放射粒子仓封闭端设有不透X线环标记。本技术的特点还在于,所述放射性粒子仓为三个,且三个所述放射性粒子仓以导丝管腔为中心均匀排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导管管体内设有多条放射性粒子仓,提高了放射性粒子的负载量,同时,多条放射性粒子仓置于管体内,缩小了管体植入外径,方便植入操作;管体外喷涂有缓释层,缓释层内可负载肿瘤治疗药物,管体植入体内后,药物可以缓慢释放至肿瘤部位,药物缓释速度能够与放射性粒子的近距离放疗生物学剂量相互匹配,从而提高局部抑瘤效果;本技术通过提高放射性粒子负载量,局部进行放疗的同时,通过管体外部药物缓释作用于肿瘤部位,两者协同作用,提高肿瘤治疗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用于携带放射性粒子及药物的导管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管体沿A-A方向截面示意图;图3是图1中固定器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中固定器俯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管体,11、导丝管腔,12、缓释层,13、放射性粒子仓,14、导丝,15、固定器,151、通孔,16、夹持件,161、固定针,17、不透X线环标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一种用于携带放射性粒子及药物的导管,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为实心体,所述管体1前端为襻样结构,所述管体1内沿所述管体1长度方向开设有导丝管腔11,所述导丝管腔11在所述管体1前端封闭,所述导丝管腔11内设有导丝14,所述导丝14为0.014inch泥鳅微导丝,用于防止放射性粒子移位,也便于导管的更换,所述导丝14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导丝管腔11前端,所述管体1内在所述导丝管腔11周围沿所述管体1长度方向开设有三个放射性粒子仓13,三个所述放射性粒子仓13以导丝管腔11为中心均匀排布,所述管体1外设有缓释层12,所述缓释层12由埃洛石管和PGLA混合喷涂制成,所述管体1尾端外部套接有能够防止所述管体1移位的固定器15,所述固定器15整体为伞状结构,所述固定器15中间开设有通孔151,所述固定器15通过所述通孔151套接于所述管体1外部,所述管体1穿过所述固定器15一端通过夹持件16锁定,所述加持件16底部两端分别设有固定针161,所述夹持件16套于所述管体1尾端外部并通过所述固定针161插入所述管体1内锁定所述管体1。进一步的,为了方便植入操作,所述管体1长度为45cm。进一步的,为了便于X线下观察,所述放射粒子仓13在距离所述管体1前端5cm处封闭,所述放射粒子仓13封闭端设有不透X线环标记17。本技术的使用方法:首先在胆管内植入胆管支架(直径10mm),跨越胆管狭窄区,将本技术导管植入胆管支架的内腔,后经放射粒子仓13逐颗植入放射性粒子;管体1上喷涂有可逐渐降解释放抗肿瘤药物或放疗增敏的药物,能够协同放射性粒子进行抗肿瘤治疗;管体1植入体内后,药物可以缓慢释放至肿瘤部位,药物缓释速度能够与放射性粒子的近距离放疗生物学剂量相互匹配,从而提高局部抑瘤效果。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携带放射性粒子及药物的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为实心体,所述管体(1)前端为襻样结构,所述管体(1)内沿所述管体(1)长度方向开设有导丝管腔(11),所述导丝管腔(11)在所述管体(1)前端封闭,所述导丝管腔(11)内设有导丝(14),所述导丝(14)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导丝管腔(11)前端,所述管体(1)内在所述导丝管腔(11)周围沿所述管体(1)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放射性粒子仓(13),所述管体(1)外设有缓释层(12),所述管体(1)尾端外部套接有能够防止所述管体(1)移位的固定器(1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携带放射性粒子及药物的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管体(1),所述管体(1)为实心体,所述管体(1)前端为襻样结构,所述管体(1)内沿所述管体(1)长度方向开设有导丝管腔(11),所述导丝管腔(11)在所述管体(1)前端封闭,所述导丝管腔(11)内设有导丝(14),所述导丝(14)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导丝管腔(11)前端,所述管体(1)内在所述导丝管腔(11)周围沿所述管体(1)长度方向开设有多个放射性粒子仓(13),所述管体(1)外设有缓释层(12),所述管体(1)尾端外部套接有能够防止所述管体(1)移位的固定器(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携带放射性粒子及药物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释层(12)是由纳米材料和可降解高分子材料混合喷涂制成的层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携带放射性粒子及药物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材料为埃洛石管。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携带放射性粒子及药物的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可降解高分子材料为PGLA。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携带放射性粒子及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德超韩新巍王景韩滨李宗明王艳丽路慧彬周朋利任克伟
申请(专利权)人:焦德超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