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区内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及煤仓建造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22969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1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区内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及煤仓建造方法,涉及矿井煤仓技术领域,系统包括材料运输大巷、皮带运输大巷、骨料硐室、煤仓、采区联络巷和搅拌硐室,材料运输大巷内设置有骨料硐室,骨料硐室和采区联络巷连通,采区联络巷连通至搅拌硐室,搅拌硐室在煤仓的上方,皮带运输大巷连通煤仓的顶部;骨料硐室内设置有材料配比装置,采区联络巷内设置有皮带运输装置,搅拌硐室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和溜灰管,溜灰管长度可接上端配合搅拌装置设置,下端可调整位置至煤仓的侧壁的任意位置;利用该系统建造煤仓可以实现混凝土的连续配置。该系统及方法解决了采区煤仓制作时混凝土配比重复上料导致物料堆积的问题,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

A Coal Bunker Concrete Manufacturing System and Coal Bunker Construction Method in Mining Are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区内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及煤仓建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矿井煤仓
,尤其是一种采区内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以及利用该系统建造煤仓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各个采区一般都设置有煤仓,采区煤仓设置能够调节和缓冲采区生产与大巷运输的矛盾,保证采区能均衡、连续生产;缩短装车时间,提高机车与矿车的周转率,增大车场的通过能力。在煤仓的施工过程中离不开混凝土材料的制作的输送,目前煤仓的施工,一般是施工段高达到1.5m后架设金属骨架配合木模板或钢模板进行混凝土浇筑,凝固24小时后进行下一循环作业施工。混凝土一般是通过绞车输送,搅拌骨料需提升至仓口卸车后在人工上至搅拌机内,重复作业导致劳动强度高,工作效率低;另外还需要多部绞车输送物料和混凝土,绞车提升中存在不安全的因素;因此需要对现有的采区煤仓混凝土制作及煤仓建造的方法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采区煤仓制作时混凝土配比重复上料导致物料堆积,绞车提升导致效率和安全性低,混凝土倒运时间长输送不连续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采区内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及煤仓建造方法,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采区内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包括材料运输大巷、皮带运输大巷、骨料硐室、煤仓、采区联络巷和搅拌硐室,材料运输大巷内设置有骨料硐室,骨料硐室和采区联络巷连通;采区联络巷连通至搅拌硐室,搅拌硐室在煤仓的上方;皮带运输大巷连通煤仓的顶部;骨料硐室内设置有材料配比装置,采区联络巷内设置有皮带运输装置,搅拌硐室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和溜灰管,溜灰管上端配合搅拌装置安装并水平360°转动,溜灰管转动下端移动至煤仓的侧壁的任意位置。优选的是,溜灰管的上端设置有角度调节器,角度调节器包括料斗、四个液压伸缩缸、变角板和变径软管,料斗安装在底座上方,料斗下端通过变径软管和溜灰管相连,溜灰管上套设有变角板,伸缩液压缸连接变角板和底座。进一步优选的是,液压伸缩缸沿变角板的2条垂直对称轴对称布置,溜灰管穿过变角板上的通孔,溜灰管和变角板之间还设置有橡胶摩擦垫。进一步优选的是,搅拌装置的出料口和料斗相配合,所述皮带运输装置通过转载装置将皮带输送物料送至搅拌装置;所述皮带运输装置的端部高度大于搅拌装置的入料口时,转载装置为转载板;所述皮带运输装置的端部高度低于搅拌装置的入料口时,转载装置为上料转载机。进一步优选的是,溜灰管的直径为800mm~2400mm,溜灰管各个分段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溜灰管的端部设置有弧形槽配合贴紧仓壁。进一步优选的是,采区联络巷的倾角小于20°,皮带运输装置的皮带上方设置罩设有防尘网,皮带运输装置的机头处设置有转载机。进一步优选的是,材料运输大巷内设置有轨道和矿车,矿车为侧卸式矿车;材料配比装置为混凝土自动配比装置。一种采区内煤仓建造方法,利用上述的一种采区内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步骤包括:步骤一:在皮带运输大巷的合适位置开设搅拌硐室,材料运输大巷内设置有骨料硐室,保证两个硐室之间的连线倾角小于20°;步骤二:掘进采区联络巷连通搅拌硐室和骨料硐室;并在搅拌硐室下方开挖煤仓,煤仓内砌碹;步骤三:骨料硐室内搅拌配比混凝土材料,通过皮带运输装置将混凝土材料输送至搅拌硐室,搅拌硐室内搅拌制作混凝土;步骤四:调整溜灰管的长度,角度调节器调整溜灰管的端部贴紧煤仓的仓壁,将混凝土送至煤仓的仓壁。进一步优选的是,溜灰管输送混凝土的过程中调整液压伸缩缸改变溜灰管倾斜的角度,溜灰管端部沿仓壁圆周转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包括:(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采区内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通过材料运输大巷、皮带运输大巷、骨料硐室、采区联络巷和搅拌硐室位置的合理设置,保证了混凝土配比、输送、搅拌过程的连续性,并减少了转载环节,尤其是配比好的物料直接送至搅拌硐室搅拌,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连续。(2)该系统的搅拌硐室内设置搅拌装置和溜灰管,通过溜灰管将生产的混凝土直接送至煤仓侧壁,实现了混凝土的连续输送,并且溜灰管通过转动将混凝土直接送至煤仓侧壁的指定位置,减少了提升保证了施工安全。(3)该系统的溜灰管可以水平360°转动,并且溜灰管的长度可以调节,因此在煤仓建造过程中可以持续使用该系统提供混凝土,该系统由于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因此不会造成物料堆积。(4)该采区内建造煤仓的方法,由于使用了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所以混凝土制作的连续性好,物料输送更加方便,合理的设置联络巷和硐室,保证了煤仓的施工效率,降低了煤仓施工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工操作的转运从而保证了施工的安全。附图说明图1是采区内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示意图;图2是混凝土自动配比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是皮带运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搅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溜灰管结构示意图;图6是溜灰管上端结构俯视示意图;图中:1-材料运输大巷;2-皮带运输大巷;3-骨料硐室;31-混凝土料仓;32-第一料斗;33-第二料斗;34-第三料斗;35-下料开关;36-出料口;4-煤仓;5-采区联络巷;51-皮带输送机;52-防尘网;6-搅拌硐室;61-搅拌装置;62-溜灰管;63-角度调节器;64-料斗;65-液压伸缩缸;66-变角板;67-变径软管。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采区内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及煤仓建造方法具体实施方式如下。一种采区内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具体包括材料运输大巷1、皮带运输大巷2、骨料硐室3、煤仓4、采区联络巷5和搅拌硐室6。该系统通过材料运输大巷1、皮带运输大巷2、骨料硐室3、采区联络巷5和搅拌硐室6位置的合理设置,保证了混凝土配比、输送、搅拌过程的连续性,并减少了转载环节,尤其是配比好的物料直接送至搅拌硐室6搅拌,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连续。其中,材料运输大巷1内设置有骨料硐室3,骨料硐室3和采区联络巷5连通,骨料硐室3可以设置在材料运输巷的尽头或侧面,骨料硐室3进行加强支护。采区联络巷5连通至搅拌硐室6,搅拌硐室6在煤仓的上方,从而方便将搅拌好的物料直接送至煤仓内。皮带运输大巷2连通煤仓的顶部,方便后期煤仓的使用,骨料硐室3内设置有材料配比装置,实现物料的自动配比,采区联络巷5内设置有皮带运输装置,将配比好的物料直接送至搅拌硐室6。搅拌硐室6内设置有搅拌装置61和溜灰管62,溜灰管62上端配合搅拌装置61安装并水平360°转动,溜灰管62转动其下端可移动至煤仓的侧壁的任意位置,直接输送物料至指定位置。皮带运输装置和搅拌装置联动控制,从而保证各个装置协调工作的连续性。溜灰管62可以水平360°转动,并且溜灰管62的长度可以调节,因此在煤仓4建造过程中可以持续使用该系统提供混凝土,该系统由于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因此不会造成物料堆积。其中,溜灰管62的上端还设置有角度调节器63,角度调节器63具体包括料斗64、四个液压伸缩缸65、变角板66和变径软管67,料斗64安装在底座上方,料斗64的上端从搅拌装置61出口接料,料斗64下端通过变径软管67和溜灰管62相连,溜灰管62上套设有变角板66,带动溜灰管62运动,伸缩液压缸连接变角板66和底座,调整伸缩液压缸能够带动边角板和溜灰管62下端做圆周运动。液压伸缩缸65可以沿变角板66的2条垂直对称轴对称布置,从而方便调节,溜灰管62穿过变角板66上的通孔,从而方便装配,溜灰管62和变角板66之间还设置有橡胶摩擦垫,用于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区内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材料运输大巷、皮带运输大巷、骨料硐室、煤仓、采区联络巷和搅拌硐室,所述材料运输大巷内设置有骨料硐室,骨料硐室和采区联络巷连通;所述采区联络巷连通至搅拌硐室,搅拌硐室在煤仓的上方;所述皮带运输大巷连通煤仓的顶部;所述骨料硐室内设置有材料配比装置,所述采区联络巷内设置有皮带运输装置,所述搅拌硐室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和溜灰管,所述溜灰管上端配合搅拌装置安装并水平360°转动,溜灰管转动下端移动至煤仓的侧壁的任意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区内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材料运输大巷、皮带运输大巷、骨料硐室、煤仓、采区联络巷和搅拌硐室,所述材料运输大巷内设置有骨料硐室,骨料硐室和采区联络巷连通;所述采区联络巷连通至搅拌硐室,搅拌硐室在煤仓的上方;所述皮带运输大巷连通煤仓的顶部;所述骨料硐室内设置有材料配比装置,所述采区联络巷内设置有皮带运输装置,所述搅拌硐室内设置有搅拌装置和溜灰管,所述溜灰管上端配合搅拌装置安装并水平360°转动,溜灰管转动下端移动至煤仓的侧壁的任意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采区内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溜灰管的上端设置有角度调节器,角度调节器包括料斗、四个液压伸缩缸、变角板和变径软管,所述料斗安装在底座上方,料斗下端通过变径软管和溜灰管相连,溜灰管上套设有变角板,伸缩液压缸连接变角板和底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区内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伸缩缸沿变角板的2条垂直对称轴对称布置,所述溜灰管穿过变角板上的通孔,溜灰管和变角板之间还设置有橡胶摩擦垫。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采区内煤仓混凝土制作系统,其特征在于,搅拌装置的出料口和料斗相配合,所述皮带运输装置通过转载装置将皮带输送物料送至搅拌装置;所述皮带运输装置的端部高度大于搅拌装置的入料口时,转载装置为转载板;所述皮带运输装置的端部高度低于搅拌装置的入料口时,转载装置为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仁宝李存禄侯维华翁洪周申世豹王龙江张现刚郑中明赵亚伟
申请(专利权)人:临沂矿业集团菏泽煤电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