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颈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2930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10-09 10: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颈托,包括前托片和后托片,前托片和后托片活动连接;后托片由上至下包括上托片和下托片,上托片的一端边和下托片的一端边相平滑过渡连接;上托片和下托片之间呈一定夹角,夹角范围为120°~150°,夹角朝向颈托外侧;上托片和下托片的外侧分别设有上连接环和下连接环,上连接环和下连接环位于同一直线位置上,为连接环组;连接环组之间通过带有若干调节通孔的连接皮带相连接;下托片为硬塑料材质,上托片为轻软型高分子泡沫材质。实现了对不同患者的头型的适配;大大减少了使用过程中后脑勺皮肤组织的磨损情况。

An adjustable neck bracke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颈托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颈托。
技术介绍
颈托是颈椎病辅助治疗器具,能起到制动和保护颈椎,减少神经的磨损,减轻椎间关节创伤性反应,并有利于组织水肿的消退和巩固疗效、防止复发的作用。现有技术的颈托通常结构固定,在使用过程中,尤其是后脑勺部分,易与颈托产生摩擦,造成后脑勺皮肤组织的破损,影响颈托的使用。CN205924271U公开的技术方案,包括内颈托和外颈托;内颈托设置在外颈托的一侧;外颈托的两端可拆卸连接,能够将外颈托形成一个圆形围设在人体脖颈上;外颈托的上端设置有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弧形槽;支撑板朝向外颈托远离内颈托的一侧设置;内颈托与外颈托之间设置有固定调节装置,能够调节内颈托和外颈托之间的固定位置。上述技术方案中虽然在后脑勺部位设有弧形槽,但每个使用者的头型有所偏差,无法做到适配。技术方案CN206700287U包括前托片和后托片,所述前托片包括可分离的上颈托部Ⅰ和下颈托部Ⅰ,所述上颈托部Ⅰ和下颈托部Ⅰ之间通过伸缩杆Ⅰ连接,所述后托片也包括可分离的上颈托部Ⅱ和下颈托部Ⅱ,所述上颈托部Ⅱ和下颈托部Ⅱ之间通过伸缩杆Ⅱ连接。虽然上述技术方案可适用于不同脖围的患者,并避免颈托对下额部的摩擦,但还是未解决对后脑勺皮肤组织的磨损问题。上述方案所提及的颈托,存在如下缺陷:第一、无法对不同患者的头型进行适配;第二、使用时,使用者后脑勺皮肤组织易被磨损。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的颈托进行结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可调节颈托,使颈托可根据不同患者的头型进行调整,且减少对后脑勺皮肤组织的磨损。为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调节颈托,包括前托片和后托片,所述前托片和后托片活动连接;所述后托片由上至下包括上托片和下托片,所述上托片的一端边和下托片的一端边相平滑过渡连接;上托片和下托片之间呈一定夹角,夹角范围为90°~150°,夹角朝向颈托外侧;所述上托片和下托片的外侧分别设有上连接环和下连接环,所述上连接环和下连接环位于同一直线位置上,为连接环组;所述连接环组之间通过带有若干调节通孔的连接皮带相连接;所述下托片为硬塑料材质,所述上托片为轻软型高分子泡沫材质。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通过对连接皮带的调整,对上托片的弯曲弧度进行改变,即可适配不同使用者的头型。优选的技术方案为,设有三组连接环组,分别位于后托片中部与两侧。这样的设计,使患者可以分区域对后托片的弧度进行调节,以此更加适配于使用者的头型。具体的,前托片和后托片通过魔术贴相连接,所述魔术贴位于连接环组之间。这样的结构,方便前托片和后托片的连接固定与调节。具体的,还包括柔性内衬,所述柔性内衬设于前托片和/或后托片的内侧,并通过魔术贴相活动连接。柔性内衬可为海绵或棉布制得。这样的结构,可以减缓皮肤与颈托的硬性摩擦,增加使用者的舒适度。同时,也可帮助吸收患者的排出液,魔术贴的活动连接也便于更换清洗。具体的,前托片和后托片上均设有若干透气通孔。这样的设计可保证使用时的透气性。本技术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第一、对不同患者的头型进行适配;第二、大大减少了使用过程中后脑勺皮肤组织的磨损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可调节颈托实施例1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1中后托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省略魔术贴);图3是实施例2中后托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省略魔术贴)。图中:1、前托片;2、后托片;2-1、上托片;2-2、下托片;3、魔术贴;4、上连接环;5、下连接环;6、连接皮带;7、调节通孔;8、柔性内衬;9、透气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如图1与2所示,实施例1的一种可调节颈托,一种可调节颈托,包括前托片1和后托片2,所述前托片1和后托片2通过魔术贴3相活动连接;所述后托片2由上至下包括上托片2-1和下托片2-2,所述上托片2-1的一端边和下托片2-2的一端边相平滑过渡连接;上托片2-1和下托片2-2之间呈100°夹角,夹角朝向颈托外侧;所述上托片2-1和下托片2-2的外侧分别设有上连接环4和下连接环5,所述上连接环4和下连接环5位于同一直线位置上,为连接环组,所述魔术贴3位于连接环组之间;所述连接环组之间通过带有若干调节通孔7的连接皮带6相连接;所述下托片2-2为硬塑料材质,所述上托片2-1为轻软型高分子泡沫材质。使用时,将前托片1与后托片2分别置于患者颈部前与颈部后,确定好位置后用魔术贴3紧固定。随后,根据患者头型调试连接皮带6,通过调整不同的调节通孔7来改变连接皮带6的连接长短,来调整上托片2-1和下托片2-2之间的弯曲大小,使颈托更加适配使用者头型。实施例2如图3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设有三组连接环组,分别位于后托片2中部与两侧。还包括柔性内衬8,所述柔性内衬8设于后托片2的内侧,并通过魔术贴3相活动连接。前托片1和后托片2上均设有若干透气通孔9。调节后托片2的弯曲弧度时可通过分别调节三个连接皮带6来实现。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颈托,包括前托片和后托片,所述前托片和后托片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托片由上至下包括上托片和下托片,所述上托片的一端边和下托片的一端边相平滑过渡连接;上托片和下托片之间呈一定夹角,夹角范围为90°~150°,夹角朝向颈托外侧;所述上托片和下托片的外侧分别设有上连接环和下连接环,所述上连接环和下连接环位于同一直线位置上,为连接环组;所述连接环组之间通过带有若干调节通孔的连接皮带相连接;所述下托片为硬塑料材质,所述上托片为轻软型高分子泡沫材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颈托,包括前托片和后托片,所述前托片和后托片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托片由上至下包括上托片和下托片,所述上托片的一端边和下托片的一端边相平滑过渡连接;上托片和下托片之间呈一定夹角,夹角范围为90°~150°,夹角朝向颈托外侧;所述上托片和下托片的外侧分别设有上连接环和下连接环,所述上连接环和下连接环位于同一直线位置上,为连接环组;所述连接环组之间通过带有若干调节通孔的连接皮带相连接;所述下托片为硬塑料材质,所述上托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卞惠娟曹国丽匡亚飞冯予红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