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投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2457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30 04:52
一种影像投射装置,包括一电源供应器、一中央处理器、一控制电路以及一投影装置。在一第一模式下,电源供应器提供一第一电源以及一第二电源。在一第二模式下,电源供应器停止提供第一电源并继续提供第二电源。中央处理器耦接一影像输出端。在第一模式下,中央处理器接收第一电源并通过影像输出端输出一影像信号予一显示器。在第二模式下,中央处理器停止动作。控制电路接收第二电源,并产生一第一控制信号。投影装置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投射出一第一影像。

Image Projection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影像投射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影像投射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将影像投射在机壳内或机壳外的影像投射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电脑系统中,如果使用者想知道电脑主机内部的工作状态,可能需开启不同的应用程序,才能看到相关信息。举例而言,如果使用者想得知中央处理器目前的操作频率,可能需开启一相关应用程序。然而,如果使用者想知道风扇目前的转速,可能需开启另一应用程序,因而增加不便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影像投射装置,包括一电源供应器、一中央处理器、一控制电路以及一投影装置。在一第一模式下,电源供应器提供一第一电源以及一第二电源。在一第二模式下,电源供应器停止提供第一电源并继续提供第二电源。中央处理器耦接一影像输出端。在第一模式下,中央处理器接收第一电源并通过影像输出端输出一影像信号予一显示器。在第二模式下,中央处理器停止动作。控制电路接收第二电源,并产生一第一控制信号。投影装置根据第一控制信号投射出一第一影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影像投影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机板的一可能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主机板的另一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投影装置的一可能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控制方法的一可能流程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影像投影装置;105:机壳;110、115、120、125、130、135:侧面;140:主机板;145:连接端;150:显示器;155、160:影像;200:电源供应器;P1、P2:电源;210:中央处理器;220、345:影像输出端;205:控制电路;SC1、SC2:控制信号;235:开关;SON:启动信号;215:发光投影电路;225:投影装置;240、250、315:静态影像;245、255、310:动态影像;230:显示装置;300:感测电路;305:存储元件;320:接口控制器;325:USB接口;330:PS2接口;335:PCIE接口;340:显示卡;SS:检测信号;400:发光元件;405:掩模;410:透镜;420、425:光线;430:光图案;415:折射镜;435:投射图案;S501~S505:步骤。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出实施例,并配合说明书附图,做详细的说明。本专利技术说明书提供不同的实施例来说明本专利技术不同实施方式的技术特征。其中,实施例中的各元件的配置为说明之用,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另外,实施例中附图标号的部分重复,是为了简化说明,并非意指不同实施例之间的关联性。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影像投影装置的外观示意图。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影像投影装置的种类。为方便说明,图1所显示的影像投影装置为一主机(Host),用以控制周边装置。在本实施例中,影像投影装置100具有一机壳105。在一可能实施例,机壳105具有多个连接端,用以耦接不同的周边装置。为方便说明,图1仅显示连接端145。连接端145用以连接显示器150。在此例中,显示器150根据影像投影装置100所提供的影像信号呈现画面。如图所示,影像投影装置100具有一主机板140。主机板140设置于机壳105之中。在本实施例中,主机板140除了通过连接端145输出影像信号予显示器150,主机板140更具有投影功能。在一可能实施例中,主机板140利用折射或非折射的方式,将至少一影像投射在机壳105的内部及/或外部。主机板140投射出的影像可能是一静态影像(如图像或文字)或是一动态影像(如机壳105的内部温度)。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影像的投射位置。在一可能实施例中,主机板140投射出的影像可能均位于机壳105的内部或外部。在另一可能实施例中,至少一影像是投射在机壳105的内部,或是至少一影像是投射在机壳105的外部。在本实施例中,机壳105具有六侧面110、115、120、125、130、135。在一可能实施例中,主机板140设置于侧面110。侧面115相对于侧面110。在其它实施例中,侧面115为透明材质。在此例中,主机板140所投射出的影像160可能穿过侧面115投射在机壳105的外部。当主机板140将影像155投射在侧面120时,使用者可通过透明的侧面115看到影像155。侧面120相对于侧面125。在一可能实施例中,连接端145设置于侧面125。侧面130相对于侧面135。在其它实施例中,侧面110、115、120、125、130、135的至少一者为透明材质。因此,主机板140可将影像投射在机壳105外部。再者,使用者也可通过透明侧面看到主机板140投射在机壳105内部的影像。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机板140的一可能示意图。为方便起见,图2仅显示主机板140的部分元件,但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如图所示,主机板140包括一电源供应器(powersupply)200、一控制电路205、一中央处理器(CPU)210以及一发光投影电路215。电源供应器200用以提供电源P1及P2。在一第一模式(如一正常模式)下,电源供应器200同时提供电源P1及P2。在一第二模式(如一待机模式)下,电源供应器200停止提供电源P1并继续提供电源P2。中央处理器210耦接电源供应器200及一影像输出端220。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影像输出端220为一视频图形阵列端子(VideoGraphicsArray;VGA),但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影像输出端220可能直接设置在主机板140之中。在此例中,显示卡(未显示)是内建于主机板140中。因此,影像输出端220称为板上VGA。在其它实施例中,影像输出端220是设置于一独立显示卡(未显示)上。在此例中,该独立显示卡是插在主机板140的一插槽(slot)中。在第一模式下,中央处理器210接收电源P1,并通过影像输出端220输出一影像信号予一外部显示器(如图1的显示器150)。在第二模式下,由于电源供应器200不提供电源P1,故中央处理器210停止动作,不再输出影像信号予外部显示器。控制电路205接收电源P2,并产生一控制信号SC1。在一可能实施例中,控制电路205是直接接收电源P2。在另一可能实施例中,控制电路205是间接地接收电源P2。在此例中,主机板140还包括一开关235。开关235耦接于电源供应器200与控制电路205之间,并根据一启动信号SON决定是否传送电源P2予控制电路205。举例而言,当启动信号SON被触发时,开关235传送电源P2予控制电路205;当启动信号SON未被触发时,开关235停止传送电源P2予控制电路205。在一可能实施例中,启动信号SON是由一BIOS、一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或是一硬件装置所触发。当使用者希望主机板140投射影像时,使用者可通过致能BIOS的相关选项或是开启相关应用程序,开启投射功能。在另一可能实施例中,使用者直接切换开关235,将开关235从一不导通状态(OFF)切换至一导通状态(ON)。在此例中,当开关235为导通状态时,表示启动信号SON被触发。发光投影电路215根据控制信号SC1投射出至少一影像。在本实施例中,发光投影电路215包括一投影装置225。投影装置225根据控制信号SC1投射出至少一影像。在一可能实施例中,投影装置225投射一静态影像240及一动态影像245,但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其它实施例中,投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影像投射装置,包括:一电源供应器,在一第一模式下,提供一第一电源以及一第二电源,在一第二模式下,停止提供该第一电源并继续提供该第二电源;一中央处理器,耦接一影像输出端,在该第一模式下,该中央处理器接收该第一电源并通过该影像输出端输出一影像信号予一显示器,在该第二模式下,该中央处理器停止输出该影像信号予该显示器;一控制电路,接收该第二电源,并产生一第一控制信号;以及一投影装置,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投射出一第一影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影像投射装置,包括:一电源供应器,在一第一模式下,提供一第一电源以及一第二电源,在一第二模式下,停止提供该第一电源并继续提供该第二电源;一中央处理器,耦接一影像输出端,在该第一模式下,该中央处理器接收该第一电源并通过该影像输出端输出一影像信号予一显示器,在该第二模式下,该中央处理器停止输出该影像信号予该显示器;一控制电路,接收该第二电源,并产生一第一控制信号;以及一投影装置,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投射出一第一影像。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投射装置,还包括:一开关,耦接于该电源供应器与该控制电路之间,并根据一启动信号决定是否传送该第二电源予该控制电路,其中当该启动信号被触发时,该开关传送该第二电源予该控制电路。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投射装置,其中该启动信号是由一BIOS、一应用程序或是一硬件装置所触发。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影像投射装置,其中该投影装置包括:一发光元件,根据该第一控制信号提供一光线;一掩模,具有一图案,其中当该发光元件提供该光线时,该光线通过该图案;以及一透镜,放大通过该图案的光线,用以产生一光图案。5.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谌宏政廖哲贤
申请(专利权)人: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