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避难层安全性的预警及联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避难层安全防护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提升避难层安全性的预警及联动装置。
技术介绍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允许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避难层(间),要求设有不同朝向的可开启外窗,其有效面积不应小于该避难层(间)地面面积的2%,且每个朝向的面积不应小于2m2。敞开式避难层的通风采光效果比封闭式避难层好,人员舒适感强,并且心理安全感更强。但是,当建筑外部存在烟气时,敞开式避难层则存在烟气进入并沉积在避难区域进而威胁人员生命安全的可能。研究显示,极端情况下,敞开式避难层将很快失效,不再具备避难功能。因此,如何提高敞开式避难层的安全性、及时将敞开式避难层与烟雾进行隔离,是相关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避难层安全性的预警及联动装置,解决敞开式避难层不能及时将烟雾进行隔离的问题,提高敞开式避难层的安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提升避难层安全性的预警及联动装置,包括设于避难层疏散门外侧上方的第一感烟探测器,设于避难层内的报警装置,设于消防控制室内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避难层安全性的预警及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避难层疏散门外侧上方的第一感烟探测器,设于避难层内的报警装置,设于消防控制室内的控制中心,设于避难层窗户上的自动开窗器,以及设于避难层窗户外侧的第二感烟探测器;所述自动第一感烟探测器、第二感烟探测器、报警装置、自动开窗器均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由控制中心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避难层安全性的预警及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避难层疏散门外侧上方的第一感烟探测器,设于避难层内的报警装置,设于消防控制室内的控制中心,设于避难层窗户上的自动开窗器,以及设于避难层窗户外侧的第二感烟探测器;所述自动第一感烟探测器、第二感烟探测器、报警装置、自动开窗器均与所述控制中心电性连接,由控制中心进行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避难层安全性的预警及联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开窗器包括分别设于窗户两侧的连接组件(2)以及与连接组件(2)相接的转动电机(1);所述转动电机(1)与控制中心电性连接;所述连接组件(2)包括设于窗户外框顶部的通孔(21),设于窗户外框顶部内的过渡主轮(22),设于窗户外框内底部的转动轴(23),一端与窗户内框外侧底端固定相连、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经过渡主轮(22)后与所述转动轴(23)固定连接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满,邓玲,王炯,
申请(专利权)人: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