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跨界服务融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1919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30 0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跨界服务融合方法,不仅为由于领域服务之间在业务和接口方面的语义不一致造成的跨界服务融合困难提供完整的解决思路,从而实现跨界服务的顺利集成,而且给出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融合实现结果来帮助实现领域服务的快速集成。该方法主要分为五部分,将服务融合需求作为驱动力,给出了待融合领域服务之间的业务不一致检测方法,并通过人机交互的方式进行业务流程重组。然后通过对参数概念的拆分和补全来检测和解决领域服务在接口匹配中的语义不一致,以获得服务融合设计结果。最后,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融合实现结果将领域服务之间的业务耦合转换为数据异步通信,这有利于复杂业务服务的跨界融合。

A Cross-Border Service Fusion Method Based on Microservice Archite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跨界服务融合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服务计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跨界服务融合方法。
技术介绍
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思维推动了社会经济形态的不断改变,依托互联网信息技术实现的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融合促进了行业的跨界发展。领域服务的跨界合作和融合现象越来越普遍,跨界服务成为一种新的趋势。跨界服务是一种企业创新的创造过程,通过突破传统行业的边界,从而为客户提供创造性的,新颖的和跨领域的产品与服务。跨界服务是现代服务业的一种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它可以创造单一领域服务所无法提供的价值,从而实现“1+1>2”的价值涌现效应。跨界服务的特性之一是融合,而且不同行业服务之间在实现融合的前提下提供跨界服务。跨界服务融合表示将原本分属不同领域的多项服务集成和连接在一起,形成一种新服务的过程。目前缺少关于如何形成跨界服务的研究。由于单个领域的服务能够提供的业务功能有限,为了能够充分利用现有服务来满足日益复杂的用户需求,多个领域的服务常常一起合作,以提供更强大的业务功能。随着面向服务计算的快速发展,各个行业领域都开发了大量服务并发布在网络上,领域服务来源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跨界服务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相关的关键组件数据;所述关键组件数据包括用户需求、从服务生态系统中获得的领域服务集合、在领域专家指导下构建的领域本体和规则库;步骤二,获取服务融合需求;将用户需求作为该步骤的输入并将其分解为一系列待完成的任务形成任务列表,选择能实现每个任务的领域服务,得到待融合领域服务列表,即为服务融合需求;步骤三,领域服务之间的业务匹配;将服务融合需求作为该步骤的输入,根据预先定义的业务不一致类型检测领域服务的业务功能能否实现,并针对每种业务不一致类型给出解决方案,最后得到所有待融合领域服务都能够正常执行的业务流程,即步骤三的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跨界服务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准备相关的关键组件数据;所述关键组件数据包括用户需求、从服务生态系统中获得的领域服务集合、在领域专家指导下构建的领域本体和规则库;步骤二,获取服务融合需求;将用户需求作为该步骤的输入并将其分解为一系列待完成的任务形成任务列表,选择能实现每个任务的领域服务,得到待融合领域服务列表,即为服务融合需求;步骤三,领域服务之间的业务匹配;将服务融合需求作为该步骤的输入,根据预先定义的业务不一致类型检测领域服务的业务功能能否实现,并针对每种业务不一致类型给出解决方案,最后得到所有待融合领域服务都能够正常执行的业务流程,即步骤三的输出;步骤四,领域服务之间的接口匹配;将业务流程作为该步骤的输入,之后根据预先定义的接口不一致类型检测领域服务需要的参数是否能够得到,并针对每种接口不一致类型给出解决方案,最后得到领域服务之间可顺利传递的一致接口参数,即获得了完整的服务融合设计结果,作为步骤四的输出;步骤五,获取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融合实现结果;将服务融合设计结果作为该步骤的输入,首先根据服务融合设计结果中的业务流程对领域服务进行业务关联,然后根据领域服务之间传递的数据资源和接口参数确定数据库关联事件,当数据资源产生方服务发布数据改变事件,通过消息代理将事件通知到所有的数据资源使用方服务,数据资源使用方服务做出相应的修改,从而实现数据同步,最终获得基于微服务架构的服务融合实现结果,即为步骤五的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跨界服务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具体包括:(101)领域服务通过从语法层和语义层进行描述,被定义为DS=<ds,d,des,req,gen,in,out>,其中ds是领域服务的标识;d是领域服务所属的领域;des是领域服务的功能描述;req是领域服务为完成其业务功能所需要的数据资源集合;gen是领域服务完成其业务功能之后所产生的数据资源集合;in是领域服务的输入参数集合,是req中数据资源的属性的子集;out是领域服务的输出参数集合,是gen中数据资源的属性集合;(102)领域本体描述的是特定领域中的概念及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是表现概念层次结构和语义的模型;领域本体被用来分析概念间的语义相关性和隐含关系,并作为构建规则库的基础;(103)规则库存储了不同领域本体概念之间具有特定关系的映射规则,映射规则是在不同领域的概念之间建立满足某种关系的联系,在保持各领域本体的自治性基础上得到的一个上层映射;规则库被用来检测和解决语义不一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跨界服务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服务融合需求是服务融合的驱动力,表示需要将哪些领域服务融合成为新服务来满足用户需求,具体包括:(201)分解用户需求;对用户需求描述进行分析,将用户需求分解为一系列待实现的任务,即任务列表,任务描述了希望通过对某些数据资源的功能操作,可以得到某些数据资源;任务被定义为TASK=<t,d,des,req,gen,mService>,其中t是任务的标识;d是任务所属的领域;des是任务的功能描述;req是为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数据资源集合;gen是完成任务后所产生的数据资源集合;mService是任务所匹配到的领域服务;(202)选择待融合领域服务;从领域服务集合中为每个任务查找和选择能实现相应任务的领域服务,得到待融合领域服务列表,即为服务融合需求;当领域服务产生的数据资源和需要的数据资源分别包含了任务产生的数据资源和需要的数据资源,并且领域服务和任务的功能描述在语义上是一致的,领域服务被认为与任务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微服务架构的跨界服务融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为了确定领域服务的执行顺序,并保证每个领域服务都能实现其业务功能,需要对待融合领域服务之间的业务进行匹配,得到领域服务的业务流程;具体如下:(301)定义业务不一致类型(BIT);领域服务需要的数据资源是否被满足决定了领域服务能否实现其业务功能,因此业务不一致指领域服务所需要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超郭思莹陈世展薛霄冯志勇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