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1849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30 0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包括支撑底板,防滑垫,纵向支杆,锁扣,旋转混合电机,血液试剂管放置盘结构,通风便携顶盖结构,待混匀试剂管固定架结构,连接轴,混摇箱,防护门,观察窗,机械锁,控制开关和通风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卡座,橡胶丝杠杆,血液试剂管卡环,蝶形螺母,圆形橡胶圈垫和防护盖的设置,有利于对血液试剂管进行夹紧固定,防止在混摇过程中发生滑脱;通风孔,排气扇,排气导管和出气罩的设置,有利于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防止血液在混摇过程中发生变质;固定底座,侧挡板,橡胶垫,固定凹槽,试剂管卡板,卡孔和防尘遮板的设置,有利于对待混摇的血液试剂管进行放置,提高混摇操作的效率。

A High Efficiency Blood Mixing Device for Laborato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检验实验需要用试管进行观察实验现象,试管摇匀在用试管进行检验中显得尤为重要,医院检验科有的检验项目需要将采出的人体血液放入采血管内与防凝剂进行混匀,这就需要长时间摇动采血瓶使其充分混合;目前,医院、疾控中心等医疗单位,为了取得准确的血液分析检测结果,在进行血液检验的时候,针对一些特定的项目,需要将人体血液与防凝剂在采血瓶中进行混合,在血液检测前要将血液标本充分混匀,传统的混匀方式是手工摇匀。以前血常规检验最原始的手段是通过显微镜人工镜检,随着基础医学的发展,高科学技术的应用,血液细胞分析仪已成为取代镜检进行血常规分析的重要手段,为了取得准确的血液分析仪在进行血液检验的时候,需要将人体血液与防凝剂在采血瓶中进行混合。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8404781A,专利技术创造名称为一种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包括本体、外壳、内腔、底座、电机安装台和第一工作电机,所述本体下部设置底座,所述底座上部安装外壳,所述外壳内部设置内腔,所述内腔底部安装电机安装台,所述电机安装台上安装第一工作电机,所述内腔中间设置摇匀箱;所述摇匀箱上部右侧固定连接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左侧连接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左侧连接第二工作电机。但是现有的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还存在着在混摇过程中血液试剂管容易脱落,移动提携不方便及缺少通风降温功能和不具备对待混摇试管放置功能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在混摇过程中血液试剂管容易脱落,移动提携不方便及缺少通风降温功能和不具备对待混摇试管放置功能的问题。一种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包括支撑底板,防滑垫,纵向支杆,锁扣,旋转混合电机,血液试剂管放置盘结构,通风便携顶盖结构,待混匀试剂管固定架结构,连接轴,混摇箱,防护门,观察窗,机械锁,控制开关和通风孔,所述的防滑垫分别胶接在支撑底板的下表面四角位置;所述的纵向支杆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底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锁扣螺钉连接在右侧设置的纵向支杆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混合电机螺栓连接在支撑底板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血液试剂管放置盘结构固定在连接轴的上部;所述的通风便携顶盖结构固定在纵向支杆和混摇箱的上表面;所述的待混匀试剂管固定架结构分别固定在支撑底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并位于纵向支杆的内侧;所述的连接轴联轴器连接在旋转混合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的混摇箱螺钉连接在纵向支杆的后表面并与支撑底板螺钉连接在设置;所述的防护门合页连接在左侧设置的纵向支杆的正表面;所述的观察窗镶嵌在防护门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机械锁螺钉连接在防护门的正表面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控制开关镶嵌在防护门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通风孔开设在防护门的正表面左下角;所述的血液试剂管放置盘结构包括血液试剂管放置盘,连接套管,卡座,橡胶丝杠杆,血液试剂管卡环,蝶形螺母,圆形橡胶圈垫和防护盖,所述的连接套管焊接在血液试剂管放置盘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卡座分别胶接在血液试剂管放置盘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并与橡胶丝杠杆的内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橡胶丝杠杆分别螺纹连接在血液试剂管放置盘的上表面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血液试剂管卡环螺钉连接在橡胶丝杠杆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蝶形螺母螺纹连接在橡胶丝杠杆的外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圆形橡胶圈垫套接在橡胶丝杠杆的外表面上部;所述的防护盖套接在橡胶丝杠杆的外表面上部。优选的,所述的通风便携顶盖结构包括通风便携顶盖,手提柄,防滑套,排气扇,排气导管和出气罩,所述的手提柄螺钉连接在通风便携顶盖的上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防滑套套接在手提柄的外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排气扇螺钉连接在通风便携顶盖的下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排气导管一端螺纹连接在排气扇的右侧下部位置,另一端螺纹连接在出气罩的左端。优选的,所述的待混匀试剂管固定架结构包括固定底座,侧挡板,橡胶垫,固定凹槽,试剂管卡板,卡孔和防尘遮板,所述的侧挡板纵向螺钉连接在固定底座的上表面左侧位置;所述的橡胶垫胶接在固定底座的上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固定凹槽一体化设置在橡胶垫的上表面;所述的试剂管卡板横向螺钉连接在侧挡板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卡孔纵向开设在试剂管卡板的内部;所述的防尘遮板横向螺钉连接在防尘遮板的下表面左侧位置。优选的,所述的连接套管套接在连接轴的外表面上端位置并用螺栓固定;所述的圆形橡胶圈垫设置在蝶形螺母和防护盖之间;所述的防护盖设置在血液试剂管卡环的上部。优选的,所述的卡座具体采用圆柱形的橡胶座。优选的,所述的防滑套具体采用圆柱形的硅胶套;所述的通风便携顶盖具体采用弧形的不锈钢盖;所述的通风便携顶盖与纵向支杆和混摇箱螺钉连接在设置。优选的,所述的排气扇设置在混摇箱的内部右上侧;所述的混摇箱具体用前部开口的不锈钢箱;所述的排气导管镶嵌在混摇箱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出气罩设置在混摇箱的右侧。优选的,所述的防尘遮板具体采用PVC塑料板;所述的固定底座与支撑底板粘接设置;所述的卡孔采用直径设置在十毫米至二十毫米的圆形通孔;所述的卡孔设置有多个。优选的,所述的出气罩具体采用圆锥形的PVC塑料罩;所述的出气罩通过排气导管和排气扇与混摇箱的内部连通。优选的,所述的机械锁与锁扣卡接设置;所述的观察窗采用厚度设置在三毫米至五毫米的透明PE塑料窗;所述的防滑垫具体采用圆形的硅胶垫;所述的防滑垫设置有四个。优选的,所述的旋转混合电机和排气扇分别电性连接控制开关;所述的控制开关具体采用型号为KCD11的开关;所述的旋转混合电机具体采用型号为JRF370-18260的电机;所述的排气扇具体采用型号为FAD25-4的风扇;所述的机械锁具体采用型号为MS714-2的机械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中,所述的卡座,橡胶丝杠杆,血液试剂管卡环,蝶形螺母,圆形橡胶圈垫和防护盖的设置,有利于对血液试剂管进行夹紧固定,防止在混摇过程中发生滑脱。2.本技术中,所述的旋转混合电机,血液试剂管放置盘,连接套管和连接轴的设置,有利于带动血液试剂管放置盘进行旋转,进而起到对血液进行混摇的作用。3.本技术中,所述的通风便携顶盖,手提柄和防滑套的设置,有利于对混摇装置进行携带。4.本技术中,所述的通风孔,排气扇,排气导管和出气罩的设置,有利于起到通风散热的作用,防止血液在混摇过程中发生变质。5.本技术中,所述的固定底座,侧挡板,橡胶垫,固定凹槽,试剂管卡板,卡孔和防尘遮板的设置,有利于对待混摇的血液试剂管进行放置,提高混摇操作的效率。6.本技术中,所述的防护门,观察窗和机械锁的设置,有利于起到密封防护的作用,并方便对需要混摇情况进行查看。7.本技术中,所述的防滑垫具体采用圆形的硅胶垫;所述的防滑垫设置有四个,有利于起到支撑防滑的作用,保证混摇装置的稳定性。8.本技术中,所述的卡孔采用直径设置在十毫米至二十毫米的圆形通孔;所述的卡孔设置有多个,有利于满足对不同型号的试剂管进行卡接固定。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包括支撑底板(1),防滑垫(2),纵向支杆(3),锁扣(4),旋转混合电机(5),血液试剂管放置盘结构(6),通风便携顶盖结构(7),待混匀试剂管固定架结构(8),连接轴(9),混摇箱(10),防护门(11),观察窗(12),机械锁(13),控制开关(14)和通风孔(15),所述的防滑垫(2)分别胶接在支撑底板(1)的下表面四角位置;所述的纵向支杆(3)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底板(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锁扣(4)螺钉连接在右侧设置的纵向支杆(3)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混合电机(5)螺栓连接在支撑底板(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血液试剂管放置盘结构(6)固定在连接轴(9)的上部;所述的通风便携顶盖结构(7)固定在纵向支杆(3)和混摇箱(10)的上表面;所述的待混匀试剂管固定架结构(8)分别固定在支撑底板(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并位于纵向支杆(3)的内侧;所述的连接轴(9)联轴器连接在旋转混合电机(5)的输出轴上;所述的混摇箱(10)螺钉连接在纵向支杆(3)的后表面并与支撑底板(1)螺钉连接在设置;所述的防护门(11)合页连接在左侧设置的纵向支杆(3)的正表面;所述的观察窗(12)镶嵌在防护门(11)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机械锁(13)螺钉连接在防护门(11)的正表面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控制开关(14)镶嵌在防护门(11)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通风孔(15)开设在防护门(11)的正表面左下角;所述的血液试剂管放置盘结构(6)包括血液试剂管放置盘(61),连接套管(62),卡座(63),橡胶丝杠杆(64),血液试剂管卡环(65),蝶形螺母(66),圆形橡胶圈垫(67)和防护盖(68),所述的连接套管(62)焊接在血液试剂管放置盘(61)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卡座(63)分别胶接在血液试剂管放置盘(6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并与橡胶丝杠杆(64)的内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橡胶丝杠杆(64)分别螺纹连接在血液试剂管放置盘(6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血液试剂管卡环(65)螺钉连接在橡胶丝杠杆(64)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蝶形螺母(66)螺纹连接在橡胶丝杠杆(64)的外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圆形橡胶圈垫(67)套接在橡胶丝杠杆(64)的外表面上部;所述的防护盖(68)套接在橡胶丝杠杆(64)的外表面上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包括支撑底板(1),防滑垫(2),纵向支杆(3),锁扣(4),旋转混合电机(5),血液试剂管放置盘结构(6),通风便携顶盖结构(7),待混匀试剂管固定架结构(8),连接轴(9),混摇箱(10),防护门(11),观察窗(12),机械锁(13),控制开关(14)和通风孔(15),所述的防滑垫(2)分别胶接在支撑底板(1)的下表面四角位置;所述的纵向支杆(3)分别螺栓连接在支撑底板(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锁扣(4)螺钉连接在右侧设置的纵向支杆(3)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旋转混合电机(5)螺栓连接在支撑底板(1)的上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血液试剂管放置盘结构(6)固定在连接轴(9)的上部;所述的通风便携顶盖结构(7)固定在纵向支杆(3)和混摇箱(10)的上表面;所述的待混匀试剂管固定架结构(8)分别固定在支撑底板(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并位于纵向支杆(3)的内侧;所述的连接轴(9)联轴器连接在旋转混合电机(5)的输出轴上;所述的混摇箱(10)螺钉连接在纵向支杆(3)的后表面并与支撑底板(1)螺钉连接在设置;所述的防护门(11)合页连接在左侧设置的纵向支杆(3)的正表面;所述的观察窗(12)镶嵌在防护门(11)的正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机械锁(13)螺钉连接在防护门(11)的正表面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控制开关(14)镶嵌在防护门(11)的正表面上部中间位置;所述的通风孔(15)开设在防护门(11)的正表面左下角;所述的血液试剂管放置盘结构(6)包括血液试剂管放置盘(61),连接套管(62),卡座(63),橡胶丝杠杆(64),血液试剂管卡环(65),蝶形螺母(66),圆形橡胶圈垫(67)和防护盖(68),所述的连接套管(62)焊接在血液试剂管放置盘(61)的下表面中间位置;所述的卡座(63)分别胶接在血液试剂管放置盘(6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并与橡胶丝杠杆(64)的内表面下部位置;所述的橡胶丝杠杆(64)分别螺纹连接在血液试剂管放置盘(61)的上表面左右两侧位置;所述的血液试剂管卡环(65)螺钉连接在橡胶丝杠杆(64)的右侧上部位置;所述的蝶形螺母(66)螺纹连接在橡胶丝杠杆(64)的外表面上部位置;所述的圆形橡胶圈垫(67)套接在橡胶丝杠杆(64)的外表面上部;所述的防护盖(68)套接在橡胶丝杠杆(64)的外表面上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验科用高效血液混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风便携顶盖结构(7)包括通风便携顶盖(71),手提柄(72),防滑套(73),排气扇(74),排气导管(75)和出气罩(76),所述的手提柄(72)螺钉连接在通风便携顶盖(71)的上表面右侧位置;所述的防滑套(73)套接在手提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彦屿韩昵薇赵玉洁
申请(专利权)人: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