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向管廊轨道的管廊流动巡检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21801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30 0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巡检装置技术领域,公开了基于双向管廊轨道的管廊流动巡检系统,包括用于对管廊主体进行巡检的巡检车、铺设在管廊内壁用于巡检车行走的管廊轨道、以及搭载在巡检车上的检测系统;管廊轨道包括纵向轨道和与纵向轨道十字交叉设置的若干横向轨道,纵向轨道沿管廊主体纵向延伸设置,横向轨道沿管廊主体横截面铺设,在管廊主体的内壁面形成环形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管廊内壁上铺设了用于巡检车行走的管廊轨道,管廊轨道延伸覆盖整个管廊主体,通过流动的巡检车即可对整个管廊内部进行检测,解决了现有的轨道式巡检车及轨道式巡检系统检查范围小、巡检不彻底的问题,降低安全隐患。

Pipe Gallery Flow Inspection System Based on Two-way Pipe Gallery Tra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双向管廊轨道的管廊流动巡检系统
本技术涉及巡检装置
,特别是涉及基于双向管廊轨道的管廊流动巡检系统。
技术介绍
管廊,即管道的走廊。地下综合管廊是将两种或两者以上的管线放置其中而形成的一种公共基础设施,承载着一座城市的电力、通信、燃气、给排水、广电等众多管线,是名副其实的城市生命线。国家要求对城市管廊实时监控,但城市综合管廊的检测工作难度高,需铺设的线缆多,系统建设、施工、维护的工作量比较大,成本较高。除此之外,后期当管廊内部水暖电管道出现破损或破坏时,人工无法对问题的发生点直接进行具体定位与检测,工作人员更不好直接进入管廊进行维修。申请号为201820472335.7的一种轨道式巡检车及轨道式巡检系统技术专利,虽然安装可燃气体传感器可以检测轨道环境,但是仍然存在检查范围小的缺点。申请号为201620342061.0的一种城市综合管廊安信一缆通技术专利,一缆通通信平台采用无线数据进行传输,可以检测管廊内部状况,但是需铺设的线缆等设备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检查范围大、使用成本低的基于双向管廊轨道的管廊流动巡检系统。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管廊巡检轨道布置难度大,成本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基于双向管廊轨道的管廊流动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巡检管廊主体(12)的巡检车(1)、铺设在管廊内壁用于巡检车行走的管廊轨道以及搭载在巡检车上的检测系统;所述管廊轨道包括纵向轨道(2)和与纵向轨道(2)交叉设置的若干横向轨道(3),所述纵向轨道(2)沿管廊主体(12)纵向延伸设置,所述横向轨道(3)沿纵向轨道(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且沿管廊主体(12)横截面环向铺设,所述纵向轨道(2)与横向轨道(3)的相交处连通设置,所述纵向轨道(2)和横向轨道(3)均为截面呈T形的凹槽结构,巡检车(1)滑动设置在凹槽结构内。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双向管廊轨道的管廊流动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巡检管廊主体(12)的巡检车(1)、铺设在管廊内壁用于巡检车行走的管廊轨道以及搭载在巡检车上的检测系统;所述管廊轨道包括纵向轨道(2)和与纵向轨道(2)交叉设置的若干横向轨道(3),所述纵向轨道(2)沿管廊主体(12)纵向延伸设置,所述横向轨道(3)沿纵向轨道(2)的长度方向间隔排布,且沿管廊主体(12)横截面环向铺设,所述纵向轨道(2)与横向轨道(3)的相交处连通设置,所述纵向轨道(2)和横向轨道(3)均为截面呈T形的凹槽结构,巡检车(1)滑动设置在凹槽结构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向管廊轨道的管廊流动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轨道(2)铺设有四条,均匀分布在对应的管廊主体(12)的内壁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双向管廊轨道的管廊流动巡检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巡检车(1)包括行走机构(10)和安装在行走机构上的车体(11),所述检测系统安装在车体(11)上,所述行走机构(10)滑动设置在管廊的凹槽结构内,包括安装架(101)和设置在安装架(101)两端的动力组件,所述动力组件包括门形的支撑架(102)和设置在支撑架(102)底部两端的行走轮(104),两个所述行走轮(104)上分别安装有步进电机(105),所述步进电机(105)与控制器(7)信号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伟许旻胡杨张智雅王世康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