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67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30 0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包括:机体,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进烟模块、灶具模块以及功能柜模块,其中,沿机体的厚度方向开设有一个凹腔,且该凹腔位于机体的侧壁或者位于机体内部;风机模块,安装于该凹腔内,其中,当风机模块安装于机体侧壁上的凹腔时,风机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机体和进烟模块相连,当风机模块安装于机体内部上的凹腔时,风机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机体和灶具模块相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通过在机体的侧壁上开设凹腔,作为风机模块的安装空间,从而便于风机模块后期的维修与清洗。

A Modular Integrated Cooker for Easy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
本技术属于厨电机械
,涉及一种集成灶,特别是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集成灶几乎均为一体式设置或者固定式安装,当某个装置出现故障后,必须全部拆卸进行修理,不仅运输和维修不方便,也大大增加了成本。现有技术中(CN206929824U)公开了一种组装模块集成灶,包括框架,框架设有消毒柜模块安装位和吸油烟模块安装位,消毒柜模块安装位和吸油烟模块安装位的上方通过横杆分割,消毒柜模块安装位内卡嵌有消毒柜模块,吸油烟模块安装位内卡嵌有吸油烟模块,框架的上方卡嵌有燃气灶模块,横杆支撑燃气灶模块。但是,上述所述的模块化集成灶中,吸油烟模块中风机在安装于消毒柜后,无法再单独拆卸而下进行相应的位置,如果需要维修,需要将消毒柜模块整体拆卸,才能完成吸烟模块中风机的拆卸,操作较为麻烦。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便于后期维修的集成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便于后期维修的集成灶。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包括:机体,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进烟模块、灶具模块以及功能柜模块,其中,沿机体的厚度方向开设有一个凹腔,且该凹腔位于机体的侧壁或者位于机体内部;风机模块,安装于该凹腔内,其中,当风机模块安装于机体侧壁上的凹腔时,风机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机体和进烟模块相连,当风机模块安装于机体内部上的凹腔时,风机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机体和灶具模块相连。在上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中,风机模块直接放置于凹腔内,并通过机体和进烟模块,或者通过机体和灶具模块锁定风机模块的两端;或者风机模块通过滑移结构垂直滑入凹腔内,或者水平滑入凹腔内,并通过进烟模块或者灶具模块锁定风机模块的一端。在上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中,当风机模块安装于机体侧壁上的凹腔时,在机体上设置有一个用以定位风机模块一端的第一定位部,在进烟模块上设置有一个用以定位风机模块另一端的第二定位部;当风机模块安装于机体内部的凹腔时,所述的第一定位部设置于机体上,所述的第二定位部设置于灶具模块上。在上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中,当风机模块安装于机体侧壁上的凹腔时,在机体的两侧各开设有一个第一出风口,且与该第一出风口位置相对应的凹腔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其中,风机模块包括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配合使用的排风管。在上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中,灶具模块的一端设置有一个阶梯部,其中,凹腔的一端开穿该阶梯部,且该阶梯部包括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风机模块上端面所在的平面位于第一平面与第二平面之间。在上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中,机体包括U型围板,和连接于U型围板下侧的底托,其中,第一出风口位于U型围板的两侧,且功能柜模块与风机模块前后并排设置于U型围板内,所述的第一定位部安装于底托上。在上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中,沿U型围板开口端的两侧向内延伸,形成第一折弯边,再由第一折弯边向内延伸,形成第二折弯边;沿U型围板上侧边沿向内延伸,形成第三折弯边,再由第三折弯边向内延伸,形成第四折弯边。在上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中,沿灶具模块的阶梯部的厚度方向开设有一条通槽,连通进烟模块和风机模块,其中,在通槽的两侧各设置有一块过渡板,其中,所述的第二定位部位于两块过渡板自由端之间。在上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中,过渡板呈一斜板,其中,沿通槽的下端边沿向外延伸形成框形结构,且该框形结构的中部为上述所述的第二定位部,与风机模块中风箱的上端相嵌套。在上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中,底托上可拆卸连接有一个固定架,其中,第一定位部设置于固定架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通过在机体的侧壁上开设凹腔,作为风机模块的安装空间,从而便于风机模块后期的维修与清洗,另外,风机模块的两端分别通过进烟模块和机体进行限位连接,提高风机模块安装的精确性,并且通过精确安装,能够减小风机模块在运作时产生的振动与噪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的局部爆炸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另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图4是图3中灶具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3中灶具模块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第三实施例的爆炸图。图中,100、机体;110、凹腔;120、第一出风口;130、第二出风口;140、U型围板;141、第一折弯边;142、第二折弯边;143、第三折弯边;144、第四折弯边;150、底托;151、第一定位部;160、固定架;200、进烟模块;300、灶具模块;310、阶梯部;311、第一平面;312、第二平面;313、通槽;314、过渡板;320、第二定位部;400、功能柜模块;500、风机模块;510、排风管;520、风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实施例一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包括:机体100,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进烟模块200、灶具模块300以及功能柜模块400,其中,沿机体100的厚度方向开设有一个凹腔110,且该凹腔110开设于机体100的侧壁上;风机模块500,安装于该凹腔110内,且风机模块500的两端分别与机体100和进烟模块200相连。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通过在机体100的侧壁上开设凹腔110,作为风机模块500的安装空间,从而便于风机模块500后期的维修与清洗,另外,风机模块500的两端分别通过进烟模块200和机体100进行限位连接,提高风机模块500安装的精确性,并且通过精确安装,能够减小风机模块500在运作时产生的振动与噪音。优选地,如图1和图2所示,在拆卸或者安装风机模块500时,可以直接将其放入凹腔110内,或者可以将风机模块500由上至下垂直滑入凹腔110内,或者可以将风机模块500由后向前水平滑入凹腔110内,即风机模块500与机体100之间采用滑移连接,其中,其滑移方式为垂直移动,或者水平移动。当风机模块500以滑移的方式安装于凹腔110内时,风机模块500与机体100之间的滑移结构作为风机模块500在机体100上的定位部;当风机模块500以直接的方式安装于凹腔110内时,需要额外在凹腔110的底壁或者侧壁上设置定位部,作为风机模块500在机体100上的限位部。进一步优选地,由如图1和图2所示的结构,本实施例中的风机模块500以直接的方式安装于凹腔110内,此时,在凹腔110的底壁或者侧壁上设置定位部,用以限定风机模块500一端的自由度,并将该定位部称之为第一定位部151,在进烟组件的底部设置有用以限定风机模块500另一端的定位部,并将该定位部称之为第二定位部32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定位部151和第二定位部320,避免风机模块500在使用时发生晃动,并且降低风机模块500在工作时的噪音。当使用集成灶时,风机模块500处于高频的旋转状态,会产生相应的振动以及噪音,而通过第一定位部151分和第二定位部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进烟模块、灶具模块以及功能柜模块,其中,沿机体的厚度方向开设有一个凹腔,且该凹腔位于机体的侧壁或者位于机体内部;风机模块,安装于该凹腔内,其中,当风机模块安装于机体侧壁上的凹腔时,风机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机体和进烟模块相连,当风机模块安装于机体内部上的凹腔时,风机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机体和灶具模块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进烟模块、灶具模块以及功能柜模块,其中,沿机体的厚度方向开设有一个凹腔,且该凹腔位于机体的侧壁或者位于机体内部;风机模块,安装于该凹腔内,其中,当风机模块安装于机体侧壁上的凹腔时,风机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机体和进烟模块相连,当风机模块安装于机体内部上的凹腔时,风机模块的两端分别与机体和灶具模块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其特征在于,风机模块直接放置于凹腔内,并通过机体和进烟模块,或者通过机体和灶具模块锁定风机模块的两端;或者风机模块通过滑移结构垂直滑入凹腔内,或者水平滑入凹腔内,并通过进烟模块或者灶具模块锁定风机模块的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当风机模块安装于机体侧壁上的凹腔时,在机体上设置有一个用以定位风机模块一端的第一定位部,在进烟模块上设置有一个用以定位风机模块另一端的第二定位部;当风机模块安装于机体内部的凹腔时,所述的第一定位部设置于机体上,所述的第二定位部设置于灶具模块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维修的模块化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当风机模块安装于机体侧壁上的凹腔时,在机体的两侧各开设有一个第一出风口,且与该第一出风口位置相对应的凹腔侧壁上开设有第二出风口,其中,风机模块包括与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配合使用的排风管。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剑光孙圣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欧琳生活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