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建军专利>正文

一种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5177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包括风箱、蜗壳、风轮、电机和风道,蜗壳固定在风箱的内壁上,风轮和电机设于蜗壳内;风道设于箱体内、蜗壳的下方,蜗壳下部的开口与风道的进风口相连;风箱的侧壁上设有出风口,风道的出风口与风箱的出风口固定相连;风箱的底壁上开设有漏油孔。本发明专利技术将吸风排油烟机构的所有部件都设计安装在同一个风箱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集成灶使用过程中,在风箱内形成的负压作用下,吸风排油烟效率高。风箱内部前后内壁直线式贯通,油污排除更洁净,可有效解决因油污长期累积在风箱及烟道内无法排出而影响排油烟效果并产生异味等问题。

A suction and exhaust mechanism for downstream integrated stov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集成灶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应用于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
技术介绍
下排式集成灶因集灶具、吸油烟、消毒、储藏等多功能于一体,且可以节省厨房空间而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现有的下排式集成灶一般将吸风排油烟装置和烟道分隔设置在两个不同的腔体内,不仅结构比较复杂,安装不便,而且烟道内积留的油也难以排出,长久以后会影响吸风排油烟效率。与此同时,油污也容易积聚在安装吸风排油烟装置的腔体内,需等到清洗集成灶时才能打开清洁,不仅平时会产生异味,而且也会影响油烟吸风排油烟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吸风排油烟效率高、油烟排除更顺畅的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包括风箱、蜗壳、风轮、电机和风道,所述蜗壳固定连接在所述风箱的内壁上,所述风轮和电机设于所述蜗壳内;所述风道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蜗壳的下方,所述蜗壳下部的开口与所述风道的进风口相连;所述风箱的侧壁上设有出风口,所述风道的出风口与所述风箱的出风口固定相连;所述风箱的底壁上开设有漏油孔。上述一种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所述风箱的出风口的内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风道的出风口端部设有卡边,所述卡边插入所述卡槽内,将所述风道的出风口与所述风箱的出风口固定相连。上述一种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所述风道的出风口端部底壁上开设有回油槽。上述一种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所述风箱的底壁由外侧向内侧逐渐向下倾斜,所述漏油孔设于所述底壁的最低点处,所述底壁各壁面的接合部位采用圆弧过渡。上述一种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所述风道为左、右两侧向下弯的拱形通道,所述风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出风口,所述风箱的两侧分别设有出风口并分别与所述风道的两个出风口相连,所述拱形通道的上部中间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蜗壳的下部开口与所述进风口相连;所述拱形风道的中间、所述进风口处设有排烟方向转换导流槽。上述一种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所述排烟方向转换导流槽为1/4球形壁的导流槽。上述一种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所述排烟方向转换导流槽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侧壁和底壁,所述底壁为圆弧形,所述两侧壁为平面扇形。上述一种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它还包括有接风口圈,所述接风口圈与所述风箱的出风口的外侧端通过两层硅胶密封圈固定相连。上述一种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所述接风口圈的风管内壁上设反向卡扣,所述反向卡扣卡入所述风箱的出风口,将所述接风口圈连接在所述风箱的出风口上,所述风箱的出风口的外侧端内壁上设有定位点和卡扣滑出斜面段。上述一种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所述风箱为一次成型的无缝连接箱体。上述一种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所述风箱包括上箱体和下箱体,所述下箱体上端的四壁上设有卡槽,所述上箱体的下端卡入所述下箱体上端的卡槽内,所述上箱体和下箱体并通过螺钉固定相连。上述一种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所述下箱体的上端内部两侧设有斜面。上述一种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所述下箱体采用阻燃塑料一次成型。上述一种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所述风道包括顶板和底槽,所述顶板固定在所述底槽上,所述顶板的中间开设有所述进风口并与所述蜗壳的下部开口相连接。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结构,它将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的所有部件,包括蜗壳、风轮、电机、风道等都设计安装在同一个风箱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在集成灶使用和排烟过程中,风箱内因底部漏油孔的存在而产生负压作用,吸风排油烟效率高,可确保不漏烟、不跑味、不漏风,有效改变了现有集成灶因风箱和烟道的分离式设计而导致排烟过程中漏烟、跑味、漏风及其它拼接部位的漏油现象。风箱内部其前后内壁到底部漏油孔是直线式贯通,中间无隔离,可使风箱内的油污及水汽可顺畅地排入漏油孔后进入油杯,油污排除更洁净。风箱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一体式制成或分体式结构。通过排烟方向转换导流槽,安装时可以根据需要将其旋转至风道进风口的一侧固定好,便可连通其所需的出风管道,并封闭另一侧的出风管道,非常方便。风箱底壁采用倾斜面和弧形过渡,排烟方向转换导流槽内采用弧形结构设计,下箱体的上端内部两侧设有斜面等等,这些设计流体力学结构合理,都可使排风路径没有死角,油烟转向更加通畅,内箱内壁不易积聚油污。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吸风排油烟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吸风排油烟机构的外部正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的G-G向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H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吸风排油烟机构的外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L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吸风排油烟机构的内部侧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下箱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是下箱体和风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0是下箱体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和图7所示,本专利技术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包括风箱、蜗壳8、风轮9、电机10、接风口圈4和风道。风箱采用分体式结构,包括上箱体2和下箱体1,蜗壳8的两侧通过固定支架连接在上箱体2的内壁上,风轮9和电机10设于蜗壳8内,风道设于上箱体2内、蜗壳8的下方。上箱体2可按集成灶不同机型的尺寸生产,与不同款型集成灶及其排烟机头连接使用。下箱体1采用阻燃塑料材料一次成型(当然也可采用金属材料制作)。请同时参阅图8和图10所示,下箱体1的上端内部两侧设有斜面18,下箱体1上端的四壁上设有卡槽17,内壁上开设有固定螺丝孔16。上箱体2的下端压延后卡入下箱体1上端的卡槽内,上箱体2和下箱体1并通过螺钉固定相连,可确保连接部位无漏油和漏风现象。下箱体1的底壁11由外侧向内侧逐渐向下倾斜,底壁11各壁面的接合部位采用圆弧段12过渡,底壁11的最低点处设有漏油孔13,将油渍无阻碍流入集成灶的油杯。下箱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开设有出风口14。这样,风箱内部的前后侧壁到漏油孔13的底部形成垂直无阻隔设计,结合各种斜面设计和弧形设计,使内部油渍无法停留,可迅速顺畅地排入漏油孔13并进入集成灶的油杯。以6~8毫米的钢珠作试验,将其从上箱体2的进风端口扔入风箱,可迅速地通过漏油孔13进入集成灶的油杯。如果用定量水倒入风箱内,也可全部回入油杯。本专利技术的风箱起到了无死角全封闭的效果,可使排烟更顺畅,排油更洁净,彻底解决了现有集成灶因油污长期累积在风箱及烟道而无法排出影响排油烟效果并产生异味等问题。如图1和图9所示,风道为左、右两侧向下弯的拱形通道,包括顶板5和底槽3,顶板5固定在底槽3上,顶板5的中间开设有进风口并与蜗壳8的下部开口相连接。风道的中间、进风口的两侧壁上铰接有排烟方向转换导流槽7。排烟方向转换导流槽7包括相互平行的两侧壁和底壁,底壁为圆弧形,两侧壁为平面扇形(如果风道为圆管,排烟方向转换导流槽7可以采用1/4球形壁的导流槽)。拨转排烟方向转换导流槽7可以改变和选择排烟方向。风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出风口,风道的出风口端部设有卡边31,下箱体1的出风口14的内侧壁开有卡槽15,卡边31卡入卡槽15内,将风道的出风口与风箱的出风口14固定相连,非常方便。请同时参阅图6和图9所示,风道的出风口端部底壁上开设有回油槽32,在排油烟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包括风箱、蜗壳、风轮、电机和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固定连接在所述风箱的内壁上,所述风轮和电机设于所述蜗壳内;所述风道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蜗壳的下方,所述蜗壳下部的开口与所述风道的进风口相连;所述风箱的侧壁上设有出风口,所述风道的出风口与所述风箱的出风口固定相连;所述风箱的底壁上开设有漏油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包括风箱、蜗壳、风轮、电机和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蜗壳固定连接在所述风箱的内壁上,所述风轮和电机设于所述蜗壳内;所述风道设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蜗壳的下方,所述蜗壳下部的开口与所述风道的进风口相连;所述风箱的侧壁上设有出风口,所述风道的出风口与所述风箱的出风口固定相连;所述风箱的底壁上开设有漏油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的出风口端部底壁上开设有回油槽。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箱的出风口的内侧壁开设有卡槽,所述风道的出风口端部设有卡边,所述卡边插入所述卡槽内,将所述风道的出风口与所述风箱的出风口固定相连。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箱的底壁由外侧向内侧逐渐向下倾斜,所述漏油孔设于所述底壁的最低点处,所述底壁各壁面的接合部位采用圆弧过渡。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道为左、右两侧向下弯的拱形通道,所述风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出风口,所述风箱的两侧分别设有出风口并分别与所述风道的两个出风口相连,所述拱形通道的上部中间开设有进风口,所述蜗壳的下部开口与所述进风口相连;所述拱形风道的中间、所述进风口处设有排烟方向转换导流槽。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下排式集成灶的吸风排油烟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胡建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