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金坤专利>正文

防炫光电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4951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3:36
本申请提供一种防炫光电灯包括反光罩、LED灯矩阵、反射镜、底座、灯带、铰接连接件和防护壳;反光罩与底座相对设置,反光罩轴向中心区域映射于底座轴向中心区域;LED灯矩阵呈环形分布,分布在灯带靠近反光罩的一侧;铰接连接件一端设置在灯带靠近底座的一端面,另一端设置在底座靠近反光罩的一端面;底座中心区域设置有开口,底座的中心轴包含于开口中心轴;反射镜固定设置于开口边缘;防护壳一端与灯带靠近底座的一端面连接,另一端与底座靠近反光罩的一端面连接。通过在开口边缘设置反射镜,使得更多光线集中在反光罩上,提高出光率;灯带上的LED灯矩阵先将光线打到反光罩上,然后反光罩再将光线射出,使得光线强度更均匀,避免炫光现象。

Anti-dazzling photoelectric la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炫光电灯
本申请涉及生活台灯领域,特别涉及防炫光电灯。
技术介绍
随着环境污染日益加剧,政府和民众的环保意识逐渐加强。LED灯,相比于传统的白炽灯,亮度更强且更省电,因此LED灯已深入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现有大功率的LED灯包括灯带,灯带上分布有均匀排布的LED灯珠,通过多个小灯珠共同发光,由弱光源汇聚成强光源。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多个LED灯珠发出光线的亮度分布不均匀,造成炫光现象,引起用户的不适。另外,由于现有LED灯为全封闭结构,散热性能差,导致LED灯的使用寿命缩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旨在解决目前的电灯LED灯珠发出光线的亮度分布不均匀,造成炫光现象和散热性能差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防炫光电灯。本申请为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手段:本申请提供一种防炫光电灯,包括反光罩、LED灯矩阵、反射镜、底座、灯带、铰接连接件和防护壳;所述反光罩与所述底座相对设置,所述反光罩轴向中心区域映射于所述底座轴向中心区域;所述LED灯矩阵呈环形分布,分布在所述灯带靠近所述反光罩的一侧;所述铰接连接件一端设置在所述灯带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面,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反光罩的一端面;所述底座中心区域设置有开口,所述底座的中心轴包含于所述开口中心轴;所述反射镜固定设置于所述开口边缘;所述防护壳一端与所述灯带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反光罩的一端面连接。可选的,所述反光罩包括平滑区和反射区;所述反射区位于所述反光罩的中心区域,所述反射区呈弧形结构;所述平滑区为所述反光罩除所述反射区外的所有区域,所述平滑区边缘与所述反射区边缘接触。可选的,所述铰接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旋转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旋转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旋转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延长线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延长线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包括30°~150°。可选的,还包括若至少一个螺杆与螺帽;位于所述反光罩上的所述平滑区四周边缘分布至少一个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映射于所述灯带的部分分布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映射于所述底座的部分分布有第三穿孔;所述第一穿孔、所述第二穿孔和所述第三穿孔正对设置,形成连接通道;所述螺杆贯穿所述连接通道,所述螺杆与所述螺帽配合,固定所述反光罩、所述灯带与所述底座。可选的,所述反射镜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和第四部分;所述开口呈矩形;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所述第三部分和所述第四部分依次连接,呈矩形结构;所述开口的纵向投影与所述反射镜的纵向投影重合。可选的,所述反射镜与所述开口的夹角包括60°~120°。可选的,所述底壳包括侧面结构和底面结构;所述侧面结构和所述底面结构活动连接;所述防护壳固定设置于所述侧面结构远离所述反射镜的一端面。可选的,所述侧面结构包括第一侧面部分、第二侧面部分、第三侧面部分和第四侧面部分;所述第一侧面部分、所述第二侧面部分、所述第三侧面部分和所述第四侧面部分相邻设置;所述第一侧面部分、所述第二侧面部分、所述第三侧面部分和所述第四侧面部分一侧边均设置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正对的所述侧面部分区域均设有凹槽;所述凸起部与所述凹槽配合。可选的,还包括电压调解模块,所述电压调解模块设置于所述底座;所述电压调解模块与所述灯带电连接。可选的,还包括荧光壳,所述荧光壳包于所述灯带靠近所述反光罩的一端面。本申请提供的智能电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反光罩与所述底座相对设置,反光罩轴向中心区域映射于所述底座轴向中心区域;LED灯矩阵呈环形分布,分布在所述灯带靠近所述反光罩的一侧;铰接连接件一端设置在灯带靠近底座的一端面,另一端设置在底座靠近所述反光罩的一端面;底座中心区域设置有开口,底座的中心轴包含于所述开口中心轴;反射镜固定设置于开口边缘;防护壳一端与灯带靠近底座的一端面连接,另一端与底座靠近所述反光罩的一端面连接;通过在开口边缘设置反射镜,使得更多光线集中在反光罩上,提高出光率;灯带上的LED灯矩阵先将光线打到反光罩上,然后反光罩再将光线射出,使得光线强度更均匀,避免炫光现象;另外,设置有开口,加强灯的散热性能,延长灯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防炫光电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防炫光电灯侧面剖视图;图3为本申请防炫光电灯的底座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防炫光电灯的反射镜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申请防炫光电灯的灯带的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反光罩;2、LED灯矩阵;3、反射镜;4、底座;5、灯带;6、铰接连接件;7、防护壳。本申请为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下面将结合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参考附图1至附图5,附图1为本申请防炫光电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申请防炫光电灯侧面剖视图。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炫光电灯,包括反光罩1、LED灯矩阵2、反射镜3、底座4、灯带5、铰接连接件6和防护壳7;反光罩1与底座4相对设置,反光罩1轴向中心区域映射于底座4轴向中心区域;LED灯矩阵2呈环形分布,分布在灯带5靠近反光罩1的一侧;铰接连接件6一端设置在灯带5靠近底座4的一端面,另一端设置在底座4靠近反光罩1的一端面;底座4中心区域设置有开口,底座4的中心轴包含于开口中心轴;反射镜3固定设置于开口边缘;防护壳7一端与灯带5靠近底座4的一端面连接,另一端与底座4靠近反光罩1的一端面连接。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反光罩1与底座4相对设置,反光罩1轴向中心区域映射于底座4轴向中心区域,使得防炫光电灯的连接更契合。LED灯矩阵2呈环形分布,分布在灯带5靠近反光罩1的一侧,使得电灯四周均分布有灯光。铰接连接件6一端设置在灯带5靠近底座4的一端面,另一端设置在底座4靠近反光罩1的一端面,使得底座4可以适应多种尺寸的灯带5,同时,也可调整灯带5的高度。通过在开口边缘设置反射镜3,使得更多光线集中在反光罩1上,提高出光率;灯带5上的LED灯矩阵2先将光线打到反光罩1上,然后反光罩1再将光线射出,使得光线强度更均匀,避免炫光现象;另外,设置有开口,加强灯的散热性能,延长灯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地,参考图1,反光罩1包括平滑区和反射区;反射区位于反光罩1的中心区域,反射区呈弧形结构;平滑区为反光罩1除反射区外的所有区域,平滑区边缘与反射区边缘接触。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反光罩1包括反射区和平滑区。反射区为半球形结构,该结构能使更多光线集中于反射区中心。平滑区为平面结构,作为保护层,缓冲反光罩1来自侧边的冲击力,避免反射区破裂。进一步地,铰接连接件6包括第一连接部、旋转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旋转部一端连接;第二连接部与旋转部远离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第一连接部延长线与第二连接部延长线形成夹角;夹角的角度范围包括30°~150°。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铰接连接件6包括第一连接部、旋转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旋转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炫光电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光罩、LED灯矩阵、反射镜、底座、灯带、铰接连接件和防护壳;所述反光罩与所述底座相对设置,所述反光罩轴向中心区域映射于所述底座轴向中心区域;所述LED灯矩阵呈环形分布,分布在所述灯带靠近所述反光罩的一侧;所述铰接连接件一端设置在所述灯带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面,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反光罩的一端面;所述底座中心区域设置有开口,所述底座的中心轴包含于所述开口中心轴;所述反射镜固定设置于所述开口边缘;所述防护壳一端与所述灯带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反光罩的一端面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炫光电灯,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光罩、LED灯矩阵、反射镜、底座、灯带、铰接连接件和防护壳;所述反光罩与所述底座相对设置,所述反光罩轴向中心区域映射于所述底座轴向中心区域;所述LED灯矩阵呈环形分布,分布在所述灯带靠近所述反光罩的一侧;所述铰接连接件一端设置在所述灯带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面,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反光罩的一端面;所述底座中心区域设置有开口,所述底座的中心轴包含于所述开口中心轴;所述反射镜固定设置于所述开口边缘;所述防护壳一端与所述灯带靠近所述底座的一端面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反光罩的一端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炫光电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罩包括平滑区和反射区;所述反射区位于所述反光罩的中心区域,所述反射区呈弧形结构;所述平滑区为所述反光罩除所述反射区外的所有区域,所述平滑区边缘与所述反射区边缘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炫光电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旋转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旋转部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旋转部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延长线与所述第二连接部延长线形成夹角;所述夹角的角度范围包括30°~15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炫光电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至少一个螺杆与螺帽;位于所述反光罩上的所述平滑区四周边缘分布至少一个第一穿孔;所述第一穿孔映射于所述灯带的部分分布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二穿孔映射于所述底座的部分分布有第三穿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坤
申请(专利权)人:张金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