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速防松紧固装置及其装配和使用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14472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3: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速防松紧固装置及其装配和使用方法,属于机械紧固装置领域。它解决了现有螺纹紧固装置拆装效率低的问题。本快速防松紧固装置包括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紧固螺栓包括螺栓杆和螺栓头,螺栓杆杆壁具有螺槽,螺槽槽底设有单向齿槽,紧固螺母包括螺套,螺套底端外壁固定有挡环,还包括套在螺套外壁的内调节套及套在内调节套外壁和挡环外壁的外调节套,内调节套内壁设有调节槽,螺套套壁设有调节孔,还包括调节杆及套在调节杆上的调节管,调节管穿设在调节孔内,调节管外端固定有滑动位于调节槽内的调节块,调节孔内端孔壁固定有挡管。本紧固装置能实现类似于螺纹配合的结构从而实现任意程度的固定,且拆装高效,并能实现防松效果。

A Fast Anti-loosening Fastening Device and Its Assembly and Use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速防松紧固装置及其装配和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机械紧固装置
,涉及一种快速防松紧固装置及其装配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螺栓作为一种常用紧固件,其与螺母螺接配合对机械设备进行紧固,由于采用螺纹方式连接,因此可以实现任意程度的固定,在生产生活的各领域中受到了广泛应用。申请号为201510633255.6,名称为“用于防松脱机械紧固机构的单向转动结构”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其螺栓体上具有两个分别与压紧螺母和防松脱螺母螺纹相连的螺纹段且两个螺纹段的螺纹方向相反,同时其包括套设在螺栓体上且位于压紧螺母和防松脱螺母之间的调节环,从而实现压紧螺母与调节环的单向转动,起到松脱效果。但其存在以下问题:1、两个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段,会对螺母正常的旋紧和旋松操作造成影响。2、需要分别操作压紧螺母、防松脱螺母和调节环,施工效率低。3、包括该专利在内,通过螺纹配合的紧固装置,均需要在螺栓上持续旋转螺母进行装拆,不适合需要快速装拆的设备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实现任意程度固定,且拆装效率更高,防松效果更好的快速防松紧固装置及其装配和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快速防松紧固装置,包括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所述的紧固螺栓包括螺栓杆和固定在螺栓杆底端的螺栓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栓杆为圆杆状光杆结构,且螺栓杆杆壁具有围绕螺栓杆轴线呈螺旋结构的螺槽,螺槽槽底设有若干依次衔接并沿螺槽螺旋方向分布的单向齿槽,单向齿槽具有相互连接的锁止槽壁和导向槽壁,所述的紧固螺母包括套状螺套,螺套内壁和外壁为同轴设置的圆套状结构,螺套内径与螺栓杆杆径相同,螺套底端外壁同轴固定有环形挡环,还包括配合套在螺套外壁的内调节套,以及配合套在内调节套外壁和挡环外壁的外调节套,内调节套内壁为与螺套外壁配合的圆套状结构,外调节套内壁为分别与内调节套外壁和挡环外壁配合的正六边形套状结构,所述的外调节套外壁为正六边形套状结构,所述的内调节套外壁同轴设有圆套状复位槽,外调节套内壁设有滑动配合套在复位槽上的复位环,还包括套在复位槽上的复位弹簧一,复位弹簧一两端分别与复位环和复位槽顶端相抵,所述的复位弹簧一推动复位环位于复位槽底端,并使外调节套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内调节套顶端和挡环底面对齐,所述的内调节套内壁设有调节槽,调节槽为沿内调节套周向设置的弧形结构,且调节槽前端至后端槽深逐渐增大,所述的螺套套壁设有沿径向设置的调节孔,还包括圆杆状调节杆以及活动配合套在调节杆上的圆管状调节管,所述的调节管活动配合穿设在调节孔内,调节管外端固定有滑动位于调节槽内的调节块,所述的调节孔内端孔壁固定有挡管,且挡管活动配合套在调节杆上,调节管内端与挡管之间设有套在调节杆上的复位弹簧二,复位弹簧二推动调节管,使调节块位于调节槽前端,所述的调节杆杆壁设有长度方向与调节杆轴线平行的限位槽,调节管内壁设有滑动位于限位槽上的限位块,还包括位于调节管内,且两端分别与调节块和调节杆外端相抵的复位弹簧三,复位弹簧三推动调节杆外端,使调节杆内端伸出螺套内壁;且能沿螺套轴向上移外调节套,使外调节套与挡环外壁分离,并相对螺套逆时针旋转外调节套,使外调节套带动内调节套围绕螺套旋转,使内调节套外壁和挡环外壁错位,并使调节块移动至调节槽后端,且复位弹簧一推动复位环,使外调节套底端抵在挡环顶面上,且调节管通过限位块和限位槽配合带动调节杆朝调节孔外端移动,使调节杆内端移动至调节孔内;且能将螺套内壁配合套在螺栓杆上,并相对螺套顺时针旋转外调节套,使外调节套带动内调节套围绕螺套轴线旋转,使调节块移动至调节槽前端,此时外调节套内壁与挡环外壁对齐,且复位弹簧一推动复位环下移,使外调节套内壁配合套在挡环外壁上,且调节管带动调节杆内移,使调节杆内端位于螺槽内,并嵌在任意的单向齿槽内,且锁止槽壁抵住调节杆内端一侧杆壁,且能顺时针旋转外调节套,使外调节套带动内调节套和螺套共同旋转,使调节杆内端与导向槽壁配合在螺槽内移动,且紧固螺母朝螺栓头方向在螺栓杆上旋紧。本紧固装置通过调节杆内端与螺旋结构的螺槽配合,实现了类似于螺纹配合的结构,且仅需要上移并旋转外调节套,即可使调节杆内端移动至调节孔内,因此即可将螺套配合套在螺栓杆上或从螺栓杆上分离,因此不仅能实现任意程度固定,同时拆装效率更高,适合需要快速装拆的设备使用;且由于螺槽槽底设有若干依次衔接并沿螺槽螺旋方向分布的单向齿槽,且调节杆内端与导向槽壁配合在螺槽内移动,并使紧固螺母朝螺栓头方向在螺栓杆上旋紧,因此只能进行单向旋紧操作,且锁止槽壁抵住调节杆内端一侧杆壁,因此能实现更好的防松效果,并能避免设置螺纹方向相反的螺槽,从而影响正常的螺旋操作。在上述的一种快速防松紧固装置中,所述的螺套底端端面同轴设有防滑槽,防滑槽上固定有防滑垫。在安装时,将螺套底端的防滑垫抵住被连接件,之后即可将扳手的扳口夹住外调节套外壁,并相对螺套顺时针旋转外调节套。在上述的一种快速防松紧固装置中,所述的外调节套外壁具有防滑纹。因此方便沿螺套轴向上移外调节套,使外调节套与挡环外壁分离。在上述的一种快速防松紧固装置中,所述的螺栓杆杆壁具有若干道螺旋方向相同的所述的螺槽,螺套套壁设有与螺槽数量相同的若干调节孔,且调节孔内分别具有调节管,调节管内具有与螺槽配合的调节杆。在上述的一种快速防松紧固装置中,所述的外调节套内壁为外调节套外壁沿径向按比例缩小的正六边形套状结构。因此结构更加稳定。在上述的一种快速防松紧固装置中,所述的调节管上设有固定孔,固定孔内固定有固定栓,且固定栓端部形成滑动位于限位槽内的限位块。在上述的一种快速防松紧固装置中,所述的复位槽朝内调节套底端延伸,且内调节套底端外壁固定有挡套,且复位弹簧一推动复位环抵在挡套顶端。因此装配更加方便。一种用于快速防松紧固装置的装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复位弹簧一和复位环分别套在复位槽上,使外调节套配合套在内调节套外壁,在内调节套底端外壁固定挡套;步骤二,将内调节套配合套在螺套外壁,使外调节套配合套在挡环外壁;步骤三,将调节块固定在调节管外端,将复位弹簧三和调节杆外端分别装入调节管内,并在固定孔内固定固定栓,固定栓端部形成滑动位于限位槽内的限位块;步骤四,将调节管活动配合穿设在调节孔内,使调节块滑动位于调节槽内,将复位弹簧二和挡管分别活动配合套在调节杆上,并将挡管与调节孔内端孔壁固定;步骤五,将防滑垫固定在防滑槽上。通过上述步骤,即可实现本紧固装置的装配。一种用于快速防松紧固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安装方法和拆卸方法,安装方法为:将螺栓杆穿过被连接件,将螺套内壁配合套在螺栓杆上,将螺套底端的防滑垫抵住被连接件,将扳手的扳口夹住外调节套外壁,相对螺套顺时针旋转外调节套,使外调节套带动内调节套围绕螺套轴线旋转,使调节块移动至调节槽前端,此时外调节套内壁与挡环外壁对齐,且复位弹簧一推动复位环下移,使外调节套内壁配合套在挡环外壁上,且调节管带动调节杆内移,使调节杆内端位于螺槽内,并嵌在任意的单向齿槽内,继续顺时针旋转外调节套,使外调节套带动内调节套和螺套共同旋转,使调节杆内端与导向槽壁配合在螺槽内移动,且紧固螺母朝螺栓头方向在螺栓杆上旋紧,使紧固螺母和螺栓头夹紧被连接件;拆卸方法为:沿螺套轴向上移外调节套,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快速防松紧固装置,包括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所述的紧固螺栓包括螺栓杆(1)和固定在螺栓杆(1)底端的螺栓头(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栓杆(1)为圆杆状光杆结构,且螺栓杆(1)杆壁具有围绕螺栓杆(1)轴线呈螺旋结构的螺槽(11),螺槽(11)槽底设有若干依次衔接并沿螺槽(11)螺旋方向分布的单向齿槽(12),单向齿槽(12)具有相互连接的锁止槽壁(13)和导向槽壁(14),所述的紧固螺母包括套状螺套(2),螺套(2)内壁和外壁为同轴设置的圆套状结构,螺套(2)内径与螺栓杆(1)杆径相同,螺套(2)底端外壁同轴固定有环形挡环(21),还包括配合套在螺套(2)外壁的内调节套(3),以及配合套在内调节套(3)外壁和挡环(21)外壁的外调节套(4),内调节套(3)内壁为与螺套(2)外壁配合的圆套状结构,外调节套(4)内壁为分别与内调节套(3)外壁和挡环(21)外壁配合的正六边形套状结构,所述的外调节套(4)外壁为正六边形套状结构,所述的内调节套(3)外壁同轴设有圆套状复位槽(31),外调节套(4)内壁设有滑动配合套在复位槽(31)上的复位环(41),还包括套在复位槽(31)上的复位弹簧一(32),复位弹簧一(32)两端分别与复位环(41)和复位槽(31)顶端相抵,所述的复位弹簧一(32)推动复位环(41)位于复位槽(31)底端,并使外调节套(4)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内调节套(3)顶端和挡环(21)底面对齐,所述的内调节套(3)内壁设有调节槽(33),调节槽(33)为沿内调节套(3)周向设置的弧形结构,且调节槽(33)前端至后端槽深逐渐增大,所述的螺套(2)套壁设有沿径向设置的调节孔(22),还包括圆杆状调节杆(6)以及活动配合套在调节杆(6)上的圆管状调节管(5),所述的调节管(5)活动配合穿设在调节孔(22)内,调节管(5)外端固定有滑动位于调节槽(33)内的调节块(51),所述的调节孔(22)内端孔壁固定有挡管(23),且挡管(23)活动配合套在调节杆(6)上,调节管(5)内端与挡管(23)之间设有套在调节杆(6)上的复位弹簧二(61),复位弹簧二(61)推动调节管(5),使调节块(51)位于调节槽(33)前端,所述的调节杆(6)杆壁设有长度方向与调节杆(6)轴线平行的限位槽(62),调节管(5)内壁设有滑动位于限位槽(62)上的限位块(52),还包括位于调节管(5)内,且两端分别与调节块(51)和调节杆(6)外端相抵的复位弹簧三(53),复位弹簧三(53)推动调节杆(6)外端,使调节杆(6)内端伸出螺套(2)内壁;且能沿螺套(2)轴向上移外调节套(4),使外调节套(4)与挡环(21)外壁分离,并相对螺套(2)逆时针旋转外调节套(4),使外调节套(4)带动内调节套(3)围绕螺套(2)旋转,使内调节套(3)外壁和挡环(21)外壁错位,并使调节块(51)移动至调节槽(33)后端,且复位弹簧一(32)推动复位环(41),使外调节套(4)底端抵在挡环(21)顶面上,且调节管(5)通过限位块(52)和限位槽(62)配合带动调节杆(6)朝调节孔(22)外端移动,使调节杆(6)内端移动至调节孔(22)内;且能将螺套(2)内壁配合套在螺栓杆(1)上,并相对螺套(2)顺时针旋转外调节套(4),使外调节套(4)带动内调节套(3)围绕螺套(2)轴线旋转,使调节块(51)移动至调节槽(33)前端,此时外调节套(4)内壁与挡环(21)外壁对齐,且复位弹簧一(32)推动复位环(41)下移,使外调节套(4)内壁配合套在挡环(21)外壁上,且调节管(5)带动调节杆(6)内移,使调节杆(6)内端位于螺槽(11)内,并嵌在任意的单向齿槽(12)内,且锁止槽壁(13)抵住调节杆(6)内端一侧杆壁,且能顺时针旋转外调节套(4),使外调节套(4)带动内调节套(3)和螺套(2)共同旋转,使调节杆(6)内端与导向槽壁(14)配合在螺槽(11)内移动,且紧固螺母朝螺栓头(15)方向在螺栓杆(1)上旋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速防松紧固装置,包括紧固螺栓和紧固螺母,所述的紧固螺栓包括螺栓杆(1)和固定在螺栓杆(1)底端的螺栓头(1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栓杆(1)为圆杆状光杆结构,且螺栓杆(1)杆壁具有围绕螺栓杆(1)轴线呈螺旋结构的螺槽(11),螺槽(11)槽底设有若干依次衔接并沿螺槽(11)螺旋方向分布的单向齿槽(12),单向齿槽(12)具有相互连接的锁止槽壁(13)和导向槽壁(14),所述的紧固螺母包括套状螺套(2),螺套(2)内壁和外壁为同轴设置的圆套状结构,螺套(2)内径与螺栓杆(1)杆径相同,螺套(2)底端外壁同轴固定有环形挡环(21),还包括配合套在螺套(2)外壁的内调节套(3),以及配合套在内调节套(3)外壁和挡环(21)外壁的外调节套(4),内调节套(3)内壁为与螺套(2)外壁配合的圆套状结构,外调节套(4)内壁为分别与内调节套(3)外壁和挡环(21)外壁配合的正六边形套状结构,所述的外调节套(4)外壁为正六边形套状结构,所述的内调节套(3)外壁同轴设有圆套状复位槽(31),外调节套(4)内壁设有滑动配合套在复位槽(31)上的复位环(41),还包括套在复位槽(31)上的复位弹簧一(32),复位弹簧一(32)两端分别与复位环(41)和复位槽(31)顶端相抵,所述的复位弹簧一(32)推动复位环(41)位于复位槽(31)底端,并使外调节套(4)顶端和底端分别与内调节套(3)顶端和挡环(21)底面对齐,所述的内调节套(3)内壁设有调节槽(33),调节槽(33)为沿内调节套(3)周向设置的弧形结构,且调节槽(33)前端至后端槽深逐渐增大,所述的螺套(2)套壁设有沿径向设置的调节孔(22),还包括圆杆状调节杆(6)以及活动配合套在调节杆(6)上的圆管状调节管(5),所述的调节管(5)活动配合穿设在调节孔(22)内,调节管(5)外端固定有滑动位于调节槽(33)内的调节块(51),所述的调节孔(22)内端孔壁固定有挡管(23),且挡管(23)活动配合套在调节杆(6)上,调节管(5)内端与挡管(23)之间设有套在调节杆(6)上的复位弹簧二(61),复位弹簧二(61)推动调节管(5),使调节块(51)位于调节槽(33)前端,所述的调节杆(6)杆壁设有长度方向与调节杆(6)轴线平行的限位槽(62),调节管(5)内壁设有滑动位于限位槽(62)上的限位块(52),还包括位于调节管(5)内,且两端分别与调节块(51)和调节杆(6)外端相抵的复位弹簧三(53),复位弹簧三(53)推动调节杆(6)外端,使调节杆(6)内端伸出螺套(2)内壁;且能沿螺套(2)轴向上移外调节套(4),使外调节套(4)与挡环(21)外壁分离,并相对螺套(2)逆时针旋转外调节套(4),使外调节套(4)带动内调节套(3)围绕螺套(2)旋转,使内调节套(3)外壁和挡环(21)外壁错位,并使调节块(51)移动至调节槽(33)后端,且复位弹簧一(32)推动复位环(41),使外调节套(4)底端抵在挡环(21)顶面上,且调节管(5)通过限位块(52)和限位槽(62)配合带动调节杆(6)朝调节孔(22)外端移动,使调节杆(6)内端移动至调节孔(22)内;且能将螺套(2)内壁配合套在螺栓杆(1)上,并相对螺套(2)顺时针旋转外调节套(4),使外调节套(4)带动内调节套(3)围绕螺套(2)轴线旋转,使调节块(51)移动至调节槽(33)前端,此时外调节套(4)内壁与挡环(21)外壁对齐,且复位弹簧一(32)推动复位环(41)下移,使外调节套(4)内壁配合套在挡环(21)外壁上,且调节管(5)带动调节杆(6)内移,使调节杆(6)内端位于螺槽(11)内,并嵌在任意的单向齿槽(12)内,且锁止槽壁(13)抵住调节杆(6)内端一侧杆壁,且能顺时针旋转外调节套(4),使外调节套(4)带动内调节套(3)和螺套(2)共同旋转,使调节杆(6)内端与导向槽壁(14)配合在螺槽(11)内移动,且紧固螺母朝螺栓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玉平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远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