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致密储层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1398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3:16
一种致密储层评价方法,第一步,储层评价参数的选择;第二步,基于熵权法确定致密储层分类各项参数的权值;第三步,建立致密储层评价系数模型;第四步,建立储层评价系数与产能的函数关系;第五步,根据产能大小,划分四种储层类型对应的储层评价系数,建立致密储层评价标准;经生产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较准确地表征储层质量特征,同时也能很好反映其生产能力,提高油田勘探成功率,同时也可为我国致密砂岩储层评价方法提供补充和借鉴。

An Evaluation Method of Dense Reservoi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致密储层评价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油气田勘探
,具体涉及一种致密储层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致密砂岩储层评价方案是识别储层“甜点”的基础,也是致密油勘探的重点和难点。关于国内低渗致密储层研究,在不同时期对低渗、特低渗、超低渗或致密储层有了不同的分类评价方法,主要根据砂体厚度、储层物性、孔隙类型、孔隙结构等静态资料来划分储层类型,取得一定的效果。但这些方法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即利用上述某一参数仅能从一个侧面或某一角度来定性描述储层质量特征,如果遇到多种参数在表征储层质量特征不一致时,导致同一储层分类存在多解性问题,且不能反映储层实际生产能力差异,给油气勘探带来不确定性的风险。因此,由于现有的储层评价主要基于静态指标,存在的共同缺陷即利用上述某一参数仅能从一个侧面或某一角度来定性描述储层质量特征,如果遇到多种参数在表征储层质量特征不一致时,导致同一储层分类存在多解性问题,且不能反映储层实际生产能力差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致密储层评价方法,在动静资料相结合基础上,采用基于熵值法方法构建储层分类综合指数,不仅可较准确地定量表征储层质量特征,同时也能很好地反映其生产能力的差异,有效提高油田勘探成功率,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致密储层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致密储层评价参数的选择,参数包括孔隙度、渗透率、油层厚度和含油饱和度;步骤二,基于熵权法确定致密储层评价参数的权值:①指标的归一化处理:异质指标同质化:把参数指标的绝对值转化为相对值归一化后的数据x′ij仍记为xij,式中xij是某一个参数指标对应的样本数值;②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样本值占该指标的比重:③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④计算信息熵冗余度(差异):dj=1-ej,j=1,…,m(4)⑤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步骤三,建立致密储层评价系数模型:综合考虑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与油层厚度的关系,建立地层生产能力的多元拟合储层评价系数模型F:式中:F为储层评价系数;w1为标准化孔隙度权重系数;w2为标准化孔渗透率权重系数;w3为标准化含油饱和度权重系数;w4标准化油层厚度权重系数;步骤四,建立致密储层评价系数与日产油的函数关系:根据致密储层评价系数模型求得的储层评价系数与目标层段的试油结果资料,建立这一区域的储层评价系数与动态资料试油数学模型:试油日产量(Q)=A*F(7)其中,F为储层评价系数,Q为试油日产油(t/d),A是系数。步骤五,建立致密储层评价标准:通过建立动态日产油与储层评价系数的函数,根据产油能力大小划分4种致密储层类型,不同的致密储层类型对应相应的致密储层评价系数值,最终建立包含日产油和储层评价系数F的致密储层评价标准,标准如下: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由于一种致密储层评价方法,由于结合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采用基于熵值法方法构建储层分类综合指数,不仅可较准确地定量表征储层质量特征,同时也能很好反映其生产能力的差异,不同储层类型的产油能力区分度高,能避免传统储层分类存在多解性和不能准确反映储层产油能力问题。所以本专利技术具有能准确评价储层质量的优点,提高选找储层“甜点”的成功率,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和经济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致密储层评价的流程框图。图2为实施例中的储层评价系数与产油能力交会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应用作详细说明。参照图1,一种致密储层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致密储层评价参数的选择:储层参数的选择是储层评价的关键,在已有的测井、测试、岩心分析资料的基础上开展有利区块优选和评价,优选出下步有利勘探区油气勘探开发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孔隙度、渗透率是反映储层的储集和渗流能力重要的基础参数,含油饱和度在孔隙度和渗透率都相同的条件下,含油饱和度越高,储层含油和产油越高,油层厚度是影响生产的重要地质因素,油层厚度越大,地层含油量就越大,呈正相关。因此,孔隙度、渗透率、油层厚度和含油饱和度能够很好反映不同储层质量特征(表1)。表1储层原始参数特征步骤二,基于熵权法确定致密储层分类各项参数的权值:客观的分析各个因素对储层质量影响的大小,是储层评价中非常关键问题。熵值法属于客观赋权法,能够根据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差异程度来确定对权重系数。在确定权重系数的过程中避免了人为因素的干扰,能够客观的反映不同评价指标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差异性。①指标的归一化处理:异质指标同质化由于各项参数指标的计量单位并不统一,因此在用它们计算综合指标前,先要进行标准化处理,即把指标的绝对值转化为相对值,从而解决各项不同质指标值的同质化问题(表2)表2数据归一化处理井名孔隙度归一化渗透率归一化含油饱和度归一化油层厚度归一化LS10.430.420.740.44Y330.230.000.340.00Y480.600.170.860.22M1000.000.090.000.01X3211.001.000.971.00L1830.550.180.820.50L3220.900.390.870.50L580.560.150.910.44Z1290.530.080.800.28Z4630.480.020.560.56Z5070.710.110.650.00Z5090.950.700.721.00Z620.690.340.840.78C750.650.590.470.22L520.570.230.690.33为了方便起见,归一化后的数据x′ij仍记为xij,式中xij是某一个参数指标对应的样本数值;②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样本值占该指标的比重:(表3):表3pij值③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表4):其中k=ln(n),由于样品15个,k=ln(15)=2.708;表4ej值孔隙度ej渗透率ej含油饱和度ej油层厚度ej7.0031573486.2463514657.0660680966.440410392④计算信息熵冗余度(差异)(表5):dj=1-ej,j=1,…,m(4)表5dj值孔隙度dj渗透率dj含油饱和度dj油层厚度dj-6.003157348-5.246351465-6.066068096-5.440410392⑤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表6):表6wj值孔隙度wj渗透率wj含油饱和度wj油层厚度wj0.260.230.270.24步骤三,建立致密储层评价系数模型:综合考虑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与油层厚度的关系,建立地层生产能力的多元拟合储层评价系数模型F:式中:F为储层评价系数;步骤四,建立致密储层评价系数与日产油的函数关系:根据致密储层评价系数模型求得的储层评价系数与目标层段的试油结果资料,建立这一区域的储层评价系数与动态资料试油数学模型:试油日产量(Q)=0.3463*F(7)其中,F为储层评价系数,Q为试油日产油(t/d),A=0.3463。步骤五,建立致密储层评价标准:通过建立动态日产油与储层评价系数的函数,根据产油能力大小划分4种致密储层类型,不同的致密储层类型对应相应的致密储层评价系数值,最终建立包含日产油和储层评价系数F的致密储层定量评价标准(表7)。表7基于熵权法的致密储层分类标准储层类型试油(t/d)试油产能产能类别储层评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致密储层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致密储层评价参数的选择,参数包括孔隙度、渗透率、油层厚度和含油饱和度;步骤二,基于熵权法确定致密储层评价参数的权值:①指标的归一化处理:异质指标同质化把参数指标的绝对值转化为相对值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致密储层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致密储层评价参数的选择,参数包括孔隙度、渗透率、油层厚度和含油饱和度;步骤二,基于熵权法确定致密储层评价参数的权值:①指标的归一化处理:异质指标同质化把参数指标的绝对值转化为相对值归一化后的数据x′ij仍记为xij,式中xij是某一个参数指标对应的样本数值;②计算第j项指标下第i个样本值占该指标的比重:③计算第j项指标的熵值:④计算信息熵冗余度(差异):dj=1-ej,j=1,…,m(4)⑤计算各项指标的权重:步骤三,建立致密储层评价系数模型:综合考虑孔隙度、渗透率、含油饱和度与油层厚度的关系,建立地层生产能力的多元拟合储层评价系数模型F:式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钦廉尹秀珍肖玲张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石油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