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型复合肥料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221040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2: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型复合肥料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按照以下质量份数称取制备所需的农作物秸秆15‑20份、复合微生物菌剂15‑20份、土壤调理剂10‑15份、粉状氯化钾20‑25份、氧化镁5‑10份、磷酸一铵3‑8份、腐植酸8‑13份、聚乙烯醇10‑20份、表面活性剂0.1‑0.3份、水100‑200份,将重量份数为10‑20份的聚乙烯醇置于重量分数为70‑100份的温度为18‑22℃的水中,充分溶胀2‑3h,之后升温至90‑100℃,保温2‑3h,过滤,得到聚乙烯醇水溶液,冷却至室温,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腐植酸具有提高植物体内多种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作用,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

A Method for Preparing Ecotype Compound Fertil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型复合肥料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态型复合肥料
,尤其涉及一种生态型复合肥料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化肥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化肥作为重要的支农物资,与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紧密相关,因此,保持化肥行业平稳发展意义重大。在全球土地资源有限,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而人口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化肥在农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被称为粮食的“粮食”,关系到人民的温饱、生存问题。目前国内的农田土壤,随着农民对化肥的连年不断投入,以及连年使用农药、除草剂,常年浅耕浅耙,土壤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先期的氨水、碳铵,单质肥料,两元素肥料到三元素复合肥,随着这些大量元素的不断投入,从第一次感受到化肥带来的产量,以及到后来再上一个新的台阶,直到现在,严重破坏了土壤结构,以下问题逐渐凸显:1、盐渍化严重,2、保水保肥能力明显下降,3、土壤不通透,作物根系不能深层渗透,4、pH值严重失调,且有害生物菌群大量繁殖滋生,5、土壤板结严重,特别是磷肥、钾肥、和土壤中的磷酸根长期板结固定,导致土壤团粒结构严重破坏,毫无生机,6、土壤中肥料过剩,产生叠加效应,利用率大大降低,例如:肥料中的氮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型复合肥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以下质量份数称取制备所需的农作物秸秆15‑20份、复合微生物菌剂15‑20份、土壤调理剂10‑15份、蔗糖10‑15份、风化煤100‑150份、溶菌酶1‑2份、粉状氯化钾20‑25份、菌菇渣30‑40份、氧化镁5‑10份、磷酸一铵3‑8份、腐植酸8‑13份、聚乙烯醇10‑20份、表面活性剂0.1‑0.3份及水100‑200份;S2、将相应重量份数农作物秸秆、复合微生物菌剂、土壤调理剂、蔗糖、风化煤、溶菌酶、粉状氯化钾、菌菇渣、氧化镁、磷酸一铵、腐植酸、表面活性剂和水混合后,搅拌6‑8h,得到混合液,备用;S3、将重量份数为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型复合肥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按照以下质量份数称取制备所需的农作物秸秆15-20份、复合微生物菌剂15-20份、土壤调理剂10-15份、蔗糖10-15份、风化煤100-150份、溶菌酶1-2份、粉状氯化钾20-25份、菌菇渣30-40份、氧化镁5-10份、磷酸一铵3-8份、腐植酸8-13份、聚乙烯醇10-20份、表面活性剂0.1-0.3份及水100-200份;S2、将相应重量份数农作物秸秆、复合微生物菌剂、土壤调理剂、蔗糖、风化煤、溶菌酶、粉状氯化钾、菌菇渣、氧化镁、磷酸一铵、腐植酸、表面活性剂和水混合后,搅拌6-8h,得到混合液,备用;S3、将重量份数为10-20份的聚乙烯醇置于重量分数为70-100份的温度为18-22℃的水中,充分溶胀2-3h,之后升温至90-100℃,保温2-3h,过滤,得到聚乙烯醇水溶液,冷却至室温,备用;S4、将S3中得到的第三混合液通过干燥塔喷雾干燥成粒径为2-4mm的肥料颗粒,备用;S5、将S4中得到的肥料颗粒降温至-10~-5℃,进行分散后,向其以雾化的形式喷洒温度为1-5℃的S2中所述的混合液,再降温至-10~-5℃,接着喷洒S2中得到的聚乙烯醇水溶液后,进行冷冻干燥,即得高钾中量元素水溶肥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态型复合肥料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按照以下质量份数称取制备所需的农作物秸秆17份、复合微生物菌剂1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福生安德刚李云利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百禾丰化肥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