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进气的气体拉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1010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心进气的气体拉簧,该拉簧具有缸体(6)和活塞杆(1),缸体(6)内依次紧密设置有一个导向套(2)、一个皮碗(3)、一个固定环(4)和一个内衬筒(5),在活塞(7)的中心轴向开设有一个盲孔(7.4),活塞(7)的外缘上设置有一个环槽(7.1),该环槽(7.1)设置于活塞(7)的靠近第一工作室(A)的一边,环槽(7.1)内嵌置密封圈Ⅲ(7.2),环槽(7.1)底部径向开设有一个阀孔(7.3),阀孔(7.3)与盲孔(7.4)相连通,阀孔(7.3)、环槽(7.1)和密封圈Ⅲ(7.2)构成活塞的一个单向阀,活塞杆(1)的中心轴向开设有一个充气孔(1.1),充气孔(1.1)与所述活塞(7)中心的盲孔(7.4)相连通,所述缸体(6)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缸体(6)固结的堵封(8),该堵封(8)中心轴向开设有通气孔(8.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拉力和伸缩行程均较大,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气体拉簧,尤其是涉及一种中心进气的气体拉簧。 属密封气动金属五金件

技术介绍
拉簧是一种弹件元件。拉簧由弹簧钢丝绕制后经过热处理而成,是一 种机械式弹簧结构。由于该类拉簧的弹簧的钢丝直径不能做得很大,因此 拉簧的拉力和伸縮行程均较小。当弹簧受力较大时,在反复拉伸过程中容 易变形,长期使用后无法恢复至原状,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拉力和伸縮行程均较 大的中心进气的气体拉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中心进气的气体拉簧,其特征 在于所述气体拉簧具有一个封闭的缸体,缸体内室通过一个可以在缸体 中滑移的活塞分成一个第一工作室和一个第二工作室,第一工作室内密封 着具有一定压强的气体,第二工作室与大气相通,在活塞的中心轴向开设有一个盲孔,该盲孔置于活塞的靠近第一工作 室一侧,活塞的外缘上设置有一个环槽,该环槽设置于活塞的靠近第一工作室的一边,环槽内嵌置密封圈m,环槽底部径向开设有一个阀孔,阀孔与盲孔相连通,阀孔、环槽和密封圈ni构成活塞的一个单向阀,活塞的外 缘嵌置有密封圈iv,该密封圈iv设置于活塞的靠近第二工作室一边,该气体拉簧具有一个活塞的一个活塞杆,该活塞杆穿过第一工作室密 封地从缸体的一端导引出来,活塞杆的中心轴向开设有一个充气孔,充气 孔与所述活塞中心的盲孔相连通,所述缸体缸壁上靠近活塞杆引出端处设置有一滚槽,滚槽与活塞杆引 出端之间的缸体内依次紧密设置有一个导向套、 一个皮碗和一个固定环, 导向套设置在紧挨活塞杆引出端,固定环设置在紧挨滚槽的一侧,滚槽另 一侧的缸体内设置有一内衬筒,所述缸体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缸体固结的堵封,该堵封沿轴向开设有通 气孔。本技术采用气体拉簧结构,可以通过注入气体的压力来控制气体 拉簧拉力的大小,因此拉力和伸縮行程均较大,在反复拉伸过程中不会变 形,长期使用后完全可以恢复至原状,使用寿命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中心进气的气体拉簧处于原始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心进气的气体拉簧处于工作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活塞杆l、导向套2、皮碗3、固定环4、内衬筒5、缸体6、活 塞7、堵封8;充气孔l.l、密封圈12.1、密封圈112.2、滚槽6.1、气体6.2、环槽7.1、密封圈I117.2、阀孑L7.3、盲孔7.4、密封圈IV7.5、通气孔8.1;第一工作室A、第二工作室B。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心进气的气体拉簧,该气体拉簧具 有一个封闭的缸体6,缸体6内室通过一个可以在缸体中滑移的活塞7分 成一个第一工作室A和一个第二工作室B,第一工作室A内密封着具有一 定压强的的气体6.2 (氮气),第二工作室B与大气相通。在活塞7的中心轴向开设有一个盲孔7.4,该盲孔7.4置于活塞7的靠 近第一工作室A—侧,活塞7的外缘上设置有一个环槽7.1,该环槽7.1设 置于活塞7的靠近第一工作室A的一边,环槽7.1内嵌置密封圈ni7.2,环 槽7.1底部径向开设有一个阀孔7.3,阀孔7.3与盲孔7.4相连通,阀孔7.3、 环槽7.1和密封圈I117.2构成活塞的一个单向阀。活塞7的外缘嵌置有一道 密封圈IV7.5,该密封圈IV7.5设置于活塞7的靠近第二工作室B —边。该气体拉簧具有一个活塞的一个活塞杆1,该活塞杆1穿过第一工作 室A密封地从缸体6的一端导引出来。活塞杆1的中心轴向开设有一个充 气孔l.l,充气孔l.l与所述活塞7中心的盲孔7.4相连通,活塞杆l与活 塞7相固结(焊接)。该缸体6缸壁上靠近活塞杆引出端处设置有一滚槽6.1 ,滚槽6.1与活 塞杆引出端之间的缸体6内依次紧密设置有一个导向套2、 一个皮碗3和 一个固定环4,导向套2设置在紧挨活塞杆引出端,固定环4设置在紧挨 滚槽6.1的一侧,滚槽6.1的另一侧的缸体6内紧挨滚槽6.1设置有一内衬筒5,内衬筒5与缸体6内壁采用紧配合,缸体在活塞杆引出端收口。导 向套2上不设进气单向阀。该导向套2靠近活塞杆引出端的外缘上嵌置有 一个密封圈12.1,导向套2远离活塞杆引出端的内孔壁上嵌置有一个密封 圈112.2。充气时,气体通过活塞杆1中心的轴向充气孔1.1进入活塞7中心的 盲孔7.4,由盲孔7.4进入阀孔7.3,经阀孔7.3与密封圈I117.2之间的缝隙 进入环槽7.1,再进入第一工作室A。所述缸体6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缸体6固结(焊接)的堵封8,该堵封8 沿轴向开设有通气孔8.1,空气经该通气孔8.1进入活塞7与堵封8之间形 成的第二工作室B。工作时,外力拉动活塞杆,使活塞在缸体中滑移,第一工作室A内的 气体压力上升,气体被压縮,外界空气由堵封8中心的通气孔8.1进入第 二工作室B内,直至活塞碰到内衬筒停止,如图2,外力消除后,第一工 作室A内的气体推动活塞反向移动,使活塞杆复位,第二工作室内的空气 由堵封8中心的通气孔8.1排出,如图l。权利要求1、一种中心进气的气体拉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拉簧具有一个封闭的缸体(6),缸体(6)内室通过一个可以在缸体中滑移的活塞(7)分成一个第一工作室(A)和一个第二工作室(B),第一工作室(A)内密封着具有一定压强的气体(6.2)氮气,第二工作室(B)与大气相通,在活塞(7)的中心轴向开设有一个盲孔(7.4),该盲孔(7.4)置于活塞(7)的靠近第一工作室(A)一侧,活塞(7)的外缘上设置有一个环槽(7.1),该环槽(7.1)设置于活塞(7)的靠近第一工作室(A)的一边,环槽(7.1)内嵌置密封圈III(7.2),环槽(7.1)底部径向开设有一个阀孔(7.3),阀孔(7.3)与盲孔(7.4)相连通,阀孔(7.3)、环槽(7.1)和密封圈III(7.2)构成活塞的一个单向阀,活塞(7)的外缘嵌置有密封圈IV(7.5),该密封圈IV(7.5)设置于活塞(7)的靠近第二工作室(B)一边,该气体拉簧具有一个活塞的一个活塞杆(1),该活塞杆(1)穿过第一工作室(A)密封地从缸体(6)的一端导引出来,活塞杆(1)的中心轴向开设有一个充气孔(1.1),充气孔(1.1)与所述活塞(7)中心的盲孔(7.4)相连通,所述缸体(6)缸壁上靠近活塞杆引出端处设置有一滚槽(6.1),滚槽(6.1)与活塞杆引出端之间的缸体(6)内依次紧密设置有一个导向套(2)、一个皮碗(3)和一个固定环(4),导向套(2)设置在紧挨活塞杆引出端,固定环(4)设置在紧挨滚槽(6.1)的一侧,滚槽(6.1)另一侧的缸体(6)内设置有一内衬筒(5),所述缸体(6)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缸体(6)固结的堵封(8),该堵封(8)中心轴向开设有通气孔(8.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进气的气体拉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套(2)上不设进气单向阀,该导向套(2)靠近活塞杆弓I出端的外缘上嵌 置有一个密封圈1(2.1),导向套(2)远离活塞杆引出端的内孔壁上嵌置有一 个密封圈11(2.2)。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中心进气的气体拉簧,其特征在于所 述缸体(6)在活塞杆引出端收口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心进气的气体拉簧,其特征在于所 述活塞杆(1)与活塞(7)相固结。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心进气的气体拉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心进气的气体拉簧,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拉簧具有一个封闭的缸体(6),缸体(6)内室通过一个可以在缸体中滑移的活塞(7)分成一个第一工作室(A)和一个第二工作室(B),第一工作室(A)内密封着具有一定压强的气体(6.2)氮气,第二工作室(B)与大气相通,在活塞(7)的中心轴向开设有一个盲孔(7.4),该盲孔(7.4)置于活塞(7)的靠近第一工作室(A)一侧,活塞(7)的外缘上设置有一个环槽(7.1),该环槽(7.1)设置于活塞(7)的靠近第一工作室(A)的一边,环槽(7.1)内嵌置密封圈Ⅲ(7.2),环槽(7.1)底部径向开设有一个阀孔(7.3),阀孔(7.3)与盲孔(7.4)相连通,阀孔(7.3)、环槽(7.1)和密封圈Ⅲ(7.2)构成活塞的一个单向阀,活塞(7)的外缘嵌置有密封圈Ⅳ(7.5),该密封圈Ⅳ(7.5)设置于活塞(7)的靠近第二工作室(B)一边, 该气体拉簧具有一个活塞的一个活塞杆(1),该活塞杆(1)穿过第一工作室(A)密封地从缸体(6)的一端导引出来,活塞杆(1)的中心轴向开设有一个充气孔(1.1),充气孔(1.1)与所述活塞(7)中心的盲孔(7.4)相连通, 所述缸体(6)缸壁上靠近活塞杆引出端处设置有一滚槽(6.1),滚槽(6.1)与活塞杆引出端之间的缸体(6)内依次紧密设置有一个导向套(2)、一个皮碗(3)和一个固定环(4),导向套(2)设置在紧挨活塞杆引出端,固定环(4)设置在紧挨滚槽(6.1)的一侧,滚槽(6.1)另一侧的缸体(6)内设置有一内衬筒(5), 所述缸体(6)的另一端设置有与缸体(6)固结的堵封(8),该堵封(8)中心轴向开设有通气孔(8.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德义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强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