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21000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2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及系统,该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1调质池、超声波反应池、第2调质池、一级铁碳微电解池、第1混凝沉淀池、载体微生物生化处理系统和环保填料过滤装置;超声波反应池用于使第1调质池的出水进行超声波反应;一级铁碳微电解池用于使第2调质池的出水进行铁碳微电解催化氧化反应;第1混凝沉淀池用于使一级铁碳微电解池的出水进行混凝沉淀;载体微生物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水解酸化池和厌氧‑缺氧‑好氧法生物脱氮除磷系统;环保填料过滤装置用于将载体微生物生化处理系统的出水过滤。本发明专利技术将物化处理系统和生化处理系统组合,处理后的尾水总氮含量可降低至20‑30mg/L。

A Landfill Leachate Treatment Method and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工程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垃圾渗滤液是指来源于垃圾填埋场中垃圾本身含有的水分、进入填埋场的雨雪水及其他水分,扣除垃圾、覆土层的饱和持水量,并经历垃圾层和覆土层而形成的一种高浓度废水。高浓度的氨氮是渗滤液的水质特征之一,渗滤液氨氮浓度一般从几十至上千毫克每升。根据国内生活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水质变化规律,随着填埋时间的延长,渗滤液的氨氮浓度有升高的趋势,可生化性能下降。由于垃圾渗滤液成分复杂,污染浓度高、重金属离子含量高的特性,并且随着填埋渗滤液的老龄化,普遍出现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失调,运行成本高、污染物累积、总氮超标等问题,原有工艺很难满足实际运行需求,出水稳定达标难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不足和缺陷,提供一种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的步骤:S1、将渗滤液pH值调至10~11,然后使渗滤液进入超声波反应池,加入次氯酸钠作为氧化剂,在25~30千赫兹的声波作用下进行超声波反应;S2、将超声波反应池的出水pH值调至2~3,然后使其进入铁碳微电解池,同时加入双氧水,进行铁碳微电解催化氧化反应;S3、使铁碳微电解池的出水进入混凝沉淀池,pH值调至7.5~8.0,然后加入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S4、使混凝沉淀池的出水进入载体微生物生化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所述载体微生物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水解酸化池和厌氧-缺氧-好氧法生物脱氮除磷系统;S5、使载体微生物生化处理系统的出水进入环保填料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后,将出水排放。进一步的,S1中次氯酸钠加入量为1.5~2.5kg/吨水。进一步的,S2中双氧水加入量为0.8~1.2kg/吨水。进一步的,S3混凝沉淀池的出水进行第二级铁碳微电解催化氧化反应,然后再次混凝沉淀后进入载体微生物生化处理系统。一种适用于所述处理方法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该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1调质池、超声波反应池、第2调质池、一级铁碳微电解池、第1混凝沉淀池、载体微生物生化处理系统和环保填料过滤装置;所述第1调质池、第2调质池用于调节处理液的pH值;所述超声波反应池用于使第1调质池的出水进行超声波反应;所述一级铁碳微电解池用于使第2调质池的出水进行铁碳微电解催化氧化反应;所述第1混凝沉淀池用于使一级铁碳微电解池的出水进行混凝沉淀;所述载体微生物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水解酸化池和厌氧-缺氧-好氧法生物脱氮除磷系统;所述环保填料过滤装置用于将载体微生物生化处理系统的出水过滤。进一步的,在所述第1混凝沉淀池和载体微生物生化处理系统之间还包括依次连通的第3调质池、二级铁碳微电解池和第2混凝沉淀池。进一步的,所述载体微生物生化处理系统的好氧区采用流动床生物膜反应池,反应池包括位于反应池底部的曝气器、设置在反应池内部中间的第一导流板、以及第二导流板和第三导流板,曝气器与第二导流板分别位于第一导流板两侧,第三导流板位于第二导流板外侧、靠近反应池壁,水流围绕第一导流板循环并被第二导流板改变流向,第三导流板与反应池壁之间构成出水区。进一步的,第二导流板顶部低于水面,第三导流板顶部稍高于水面,第二导流板包括上部的垂直段和下部的向外倾斜段,向外倾斜段的底端设有向内倾斜的内钩段。进一步的,在第二导流板的下方,反应池侧壁和底部相交处设置第一导流斜面,第一导流斜面与所述内钩段平行,水流从二者之间通过。进一步的,在曝气器上方、反应池侧壁顶部设置第二导流斜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将物化处理系统和生化处理系统组合,处理后的尾水总氮含量可降低至20-30mg/L。通过超声波空化作用,去除率可达40-50%,通过铁碳微电解反应,每级去除率可达70-80%,载体微生物生化处理系统通过硝化菌和反硝化菌作用,去除率可达70-80%,通脱环保填料离子交换、吸附、催化等作用,去除率可达70-80%。通过超声波空化产生自由基氧化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同时由于次氯酸钠的存在,频率可降至25~30千赫兹,耗电量小,有机物和氨氮的去除效果好,可提升渗滤液的可生化性。通过两级铁碳微电解处理,形成无数个原电池发生氧化反应使难降解有机物断裂开环,同时利用碳为催化剂,空气为氧化剂,进一步氧化去除水中污染物。该阶段能有效去除渗滤液的色度,达到降解脱色的作用。通过环保填料的离子交换、吸附和催化性能进一步去除水中氨氮和有机物,确保出水稳定达标。本专利技术能适用于不同阶段的填埋场渗滤液,也能适用于焚烧厂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针对污染浓度较高的老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在物化处理系统和环保填料过滤之间设生化处理系统。针对生活垃圾焚烧厂渗滤液,可将生化处理系统设置在物化处理系统之前。目前国内市场垃圾渗滤液的新增项目单位投资额为10万元/吨,而本专利技术的物化结合生化的处理工艺的单位成本投资额只有3-3.5万元/吨。并且此工艺在运行过程中的运行费用可控制在20-25元/吨左右,与目前国内市场其它工艺的运行费用相当,但无浓缩液产生,可降低运行成本,具有优势。本专利技术工艺具有出水稳定达标、不引起污染物累积、低能耗、投资和运行成本低等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及方法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的流动床生物膜反应池结构。其中,1、曝气管;2、曝气器;3、载体;4、空气;5、出水口;6、第一导流板;7、第二导流板;8、第三导流板;9、进水口;10、第一导流斜面;11、第二导流斜面。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专利技术,下文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较佳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更全面、细致地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以下具体实施例。除非另有定义,下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术语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含义相同。本文中所使用的专业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例的目的,并不是旨在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除非另有特别说明,本专利技术中用到的各种原材料、试剂、仪器和设备等均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或者可通过现有方法制备得到。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1调质池、超声波反应池、第2调质池、一级铁碳微电解池、第1混凝沉淀池、第3调质池、二级铁碳微电解池和第2混凝沉淀池、载体微生物生化处理系统和环保填料过滤装置。载体微生物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水解酸化池和厌氧-缺氧-好氧法生物脱氮除磷系统。在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如图1,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一)、渗滤液流入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调节后泵送至第1调质池。(二)、在第1调质池加碱将渗滤液pH值调至10~11,然后进入超声波反应池。(三)、通过三级空气压缩产生25~30千赫兹的声波,投加次氯酸钠溶液作为氧化剂,进行超声波反应。次氯酸钠加入量1.5~2.5‰(1.5~2.5kg/吨水)。超声波空化产生的局部高温、高压环境下,氨氮转化为游离氮,游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的步骤:S1、将渗滤液pH值调至10~11,然后使渗滤液进入超声波反应池,加入次氯酸钠作为氧化剂,在25~30千赫兹的声波作用下进行超声波反应;S2、将超声波反应池的出水pH值调至2~3,然后使其进入铁碳微电解池,同时加入双氧水,进行铁碳微电解催化氧化反应;S3、使铁碳微电解池的出水进入混凝沉淀池,pH值调至7.5~8.0,然后加入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S4、使混凝沉淀池的出水进入载体微生物生化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所述载体微生物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水解酸化池和厌氧‑缺氧‑好氧法生物脱氮除磷系统;S5、使载体微生物生化处理系统的出水进入环保填料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后,将出水排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的步骤:S1、将渗滤液pH值调至10~11,然后使渗滤液进入超声波反应池,加入次氯酸钠作为氧化剂,在25~30千赫兹的声波作用下进行超声波反应;S2、将超声波反应池的出水pH值调至2~3,然后使其进入铁碳微电解池,同时加入双氧水,进行铁碳微电解催化氧化反应;S3、使铁碳微电解池的出水进入混凝沉淀池,pH值调至7.5~8.0,然后加入混凝剂进行混凝沉淀;S4、使混凝沉淀池的出水进入载体微生物生化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所述载体微生物生化处理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水解酸化池和厌氧-缺氧-好氧法生物脱氮除磷系统;S5、使载体微生物生化处理系统的出水进入环保填料过滤装置进行过滤后,将出水排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次氯酸钠加入量为1.5~2.5kg/吨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双氧水加入量为0.8~1.2kg/吨水。4.根据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S3混凝沉淀池的出水进行第二级铁碳微电解催化氧化反应,然后再次混凝沉淀后进入载体微生物生化处理系统。5.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处理方法的垃圾渗滤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第1调质池、超声波反应池、第2调质池、一级铁碳微电解池、第1混凝沉淀池、载体微生物生化处理系统和环保填料过滤装置;所述第1调质池、第2调质池用于调节处理液的pH值;所述超声波反应池用于使第1调质池的出水进行超声波反应;所述一级铁碳微电解池用于使第2调质池的出水进行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威李慧罗丹卢海威黄磊陈权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现代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