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筋弯曲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筋工程技术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钢筋弯曲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行业高速发展,钢筋工程是建筑行业,尤其是钢筋混凝土建筑中重要组成部分。在钢筋工程中,会存在现场对钢筋进行加工的现象,其中对于钢筋的弯曲是常见的施工状况。老式的弯曲工具,操作起来不便、弯心无法转换转动、且钢筋容易滑出等问题,造成了不必要的人力浪费和安全隐患;现在也存在一些电动的钢筋弯曲工具或操作台,其不便于现场临时使用且对于用电和转运均需耗费一定的物力和人力;因此,需要提供一种可现场临时使用、方便操作且可重复利用的钢筋弯曲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钢筋弯曲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用以解决钢筋工程中钢筋的现场手工弯曲、弯曲不同种类钢筋及其弯曲装置的安全操作和重复利用等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筋弯曲装置,包括主架、连接于主架内部的主辅助轴、连接于主架端部的副架、连接于主架和副架相交段的弯心轴以及连接于副架内部的副辅助轴;所述弯心轴相对主架和副架为转动连接,主辅助轴相对主架为转动连接,副辅助轴相对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钢筋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1)、连接于主架(1)内部的主辅助轴(5)、连接于主架(1)端部的副架(2)、连接于主架(1)和副架(2)相交段的弯心轴(7)以及连接于副架(2)内部的副辅助轴(6);所述弯心轴(7)相对主架(1)和副架(2)为转动连接,主辅助轴(5)相对主架(1)为转动连接,副辅助轴(6)相对副架(2)为转动连接;弯心轴(7)分别与主辅助轴(5)和副辅助轴(6)的水平距离适应待弯曲钢筋(8)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筋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1)、连接于主架(1)内部的主辅助轴(5)、连接于主架(1)端部的副架(2)、连接于主架(1)和副架(2)相交段的弯心轴(7)以及连接于副架(2)内部的副辅助轴(6);所述弯心轴(7)相对主架(1)和副架(2)为转动连接,主辅助轴(5)相对主架(1)为转动连接,副辅助轴(6)相对副架(2)为转动连接;弯心轴(7)分别与主辅助轴(5)和副辅助轴(6)的水平距离适应待弯曲钢筋(8)直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架(1)包含主左架体(11)和主右架体(12),主左架体(11)和主右架体(12)均由上杆件、与上杆件平行的下杆件以及上杆件和下杆件相邻端头连接的斜杆组成,斜杆与下杆件的夹角为钝角;所述主左架体(11)和主右架体(12)的下杆件并排连接,主左架体(11)和主右架体(12)的上杆件在斜杆一端内侧连接有主连件(3)。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筋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连件(3)包含主连件杆体(31)、贯穿主连件杆体(31)并连接于主左架体(11)和主右架体(12)上的主连件轴(32),以及连接于主连件轴(32)两端并在主左架体(11)和主右架体(12)外侧的主限位螺母(33)。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钢筋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主左架体(11)上设置有用于穿过弯心轴(7)的主左弯心轴孔(14),以及用于穿过主辅助轴(5)的主左辅助轴孔(15);主右架体(12)上设置有对应弯心轴(7)的主右弯心轴孔(17),以及对应主辅助轴(5)的主右辅助轴孔(18)。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筋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架(2)包含副左架体(21)和副右架体(22),副左架体(21)和副右架体(22)均由上杆件、与上杆件平行的下杆件以及上杆件和下杆件相邻端头连接的斜杆组成;斜杆与下杆件的夹角为钝角;上杆件远离斜杆一端有圆弧形缺口,圆弧形缺口的直径适应主辅助轴(5)的外径。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钢筋弯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副左架体(21)和副右架体(22)的下杆件并排连接,副左架体(21)和副右架体(22)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云飞,张静,马威,吕聃,付佳男,龙振业,金龙,郭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六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陆建鸿兴工程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