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2025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19: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装置,包括雾化面罩、雾化药杯和面罩连接部,所述雾化药杯内部设置有出气锥管和压气锥形帽,且雾化药杯的底端呈V形结构,所述出气锥管固定设置V形结构的底端中间上,所述压气锥形帽套设在出气锥管的上方,所述雾化药杯侧壁内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为Z形管道,进气管一端在雾化药杯内与出气锥管底端相连通,另一端在雾化药杯的侧面上设置有进气口,在与所述进气口对称的雾化药杯另一侧面上设置有竖直的观察管,雾化药杯内部底端侧壁上开设有与观察管连通的通孔。该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装置,适用于卧位患者喷射雾化吸入的装置,能够提高雾化效率,改善治疗效果。

A device for atomizing inhalation in recumbent posi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装置。
技术介绍
雾化吸入是将药物经雾化装置分散成悬浮于气体中的液体微粒,通过自然呼吸经呼吸道吸入到达并分布于肺部,从而达到气道内给药的作用。通过雾化吸入药物,可达到减轻起到炎症,缓解支气管痉挛,稀释痰液,改善肺功能的作用。由于雾化吸入使得药物直达肺部,具有起效快,用药量少,局部药物浓度高而全身不良反应少等优点,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过程中,雾化吸入已成为重要的治疗手段。许多呼吸系统疾病,急如慢性咽喉炎、鼻炎、支气管哮喘、毛细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症等。此外,胸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肺功能恢复也依赖于有效的雾化吸入治疗。常用的雾化吸入装置有超声雾化和气流喷射雾化(包括压缩空气和氧气喷射),其中后者较为常用。气流喷射雾化吸入装置操作简便,雾化颗粒大小适应,成为医院和家庭常用的雾化方式,其原理在于通过一定压力的高速气流使液体分散成微小液滴。大多数情况下,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接受雾化吸入治疗。因此,气流喷射雾化的进气口被设计在雾化器药杯的底端,以便在药杯中液体量不断减少时仍可有效制造雾化颗粒。然而,某些患者,尤其是重症监护室患者往往只能平卧或侧卧,此时普通的雾化器药杯处于90°倾倒状态,底端进气口无法和药物充分接触,即无法有效制造雾化颗粒。此时,雾化吸入治疗的效率低下,甚至达不到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装置,包括雾化面罩、雾化药杯和面罩连接部,所述雾化药杯内部设置有出气锥管和压气锥形帽,且雾化药杯的底端呈V形结构,所述出气锥管固定设置V形结构的底端中间上,所述压气锥形帽套设在出气锥管的上方,所述雾化药杯侧壁内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为Z形管道,进气管一端在雾化药杯内与出气锥管底端相连通,另一端在雾化药杯的侧面上设置有进气口,在与所述进气口对称的雾化药杯另一侧面上设置有竖直的观察管,雾化药杯内部底端侧壁上开设有与观察管连通的通孔,且所述观察管通过通孔与雾化药杯内部组成U形管道,雾化药杯一侧面的顶端设置面罩连接管,所述面罩连接管的一端通过面罩连接部与水平的雾化面罩相连接,另一端连通雾化药杯内部,且靠近雾化药杯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优选的,所述雾化药杯的顶端设置有三卡扣旋盖,所述压气锥形帽的顶端连接有出气口,且所述出气口的顶端与三卡扣旋盖的底端相卡接。优选的,在与所述面罩连接管所在侧面对称的雾化药杯另一侧面上安装有把柄,所述观察管为透明塑料管,观察管上设置有刻度线。优选的,所述面罩连接管顶端连接有水平的管口,所述面罩连接部包括伸缩软管和接口,所述接口设置在伸缩软管的两端,分别与雾化面罩和面罩连接管的接口固定连接。优选的,在与所述管口相连接的接口内部设置有轴承,所述接口通过轴承与面罩连接管的管口转动连接,且所述轴承和接口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装置,通过设置有Z型的进气管,和雾化药杯的底端呈V形结构,且V形结构的底端与集气管相连通,使得雾化药杯雾化药杯与处于水平位的面罩相连接时,药液始终能够处于最底部位,且进气管的一端位于最底端,从而保证在药物不断减少的情况下仍能有效产生雾化颗粒,直到药物被充分使用,此外雾化药杯的底端通过通孔与透明管组成U形管道,从而便于通过细直的观察管观测雾化药杯内的药液量,同时面罩连接部设置有可伸缩的软管,且面罩连接部与面罩连接管转动连接,方便了对雾化面罩的使用,从而提高了雾化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雾化药杯侧图;图3为本技术的面罩连接部右端的接口剖视图。图中:1雾化面罩、2雾化药杯、3面罩连接部、4伸缩软管、5接口、6面罩连接管、7管口、8三卡扣旋盖、9把柄、10压气锥形帽、11出气口、12出气锥管、13观察管、14通孔、15进气口、16进气管、17轴承、18密封圈。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3所示的一种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装置,包括雾化面罩1、雾化药杯2和面罩连接部3,所述雾化药杯2内部设置有出气锥管12和压气锥形帽10,且雾化药杯2的底端呈V形结构,所述出气锥管12固定设置V形结构的底端中间上,所述压气锥形帽10套设在出气锥管12的上方,所述雾化药杯2侧壁内设置有进气管16,所述进气管16为Z形管道,进气管16一端在雾化药杯2内与出气锥管12底端相连通,另一端在雾化药杯2的侧面上设置有进气口15,在与所述进气口15对称的雾化药杯2另一侧面上设置有竖直的观察管13,雾化药杯2内部底端侧壁上开设有与观察管13连通的通孔14,且所述观察管13通过通孔14与雾化药杯2内部组成U形管道,雾化药杯2一侧面的顶端设置面罩连接管6,所述面罩连接管6的一端通过面罩连接部3与水平的雾化面罩1相连接,另一端连通雾化药杯2内部,且靠近雾化药杯2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具体的,所述雾化药杯2的顶端设置有三卡扣旋盖8,所述压气锥形帽10的顶端连接有出气口11,且所述出气口11的顶端与三卡扣旋盖8的底端相卡接,从而使压气锥形帽10与出气口11在雾化药杯2内相连通,且通过三卡扣旋盖8进行调节控制。具体的,在与所述面罩连接管6所在侧面对称的雾化药杯2另一侧面上安装有把柄9,所述观察管13为透明塑料管,观察管13上设置有刻度线,通过细直的观察管13便于精确观测雾化药杯2内的药液量,且通过把柄9便于拿持和移动放置。具体的,所述面罩连接管6顶端连接有水平的管口7,所述面罩连接部3包括伸缩软管4和接口5,所述接口5设置在伸缩软管4的两端,分别与雾化面罩1和面罩连接管6的接口5固定连接,面罩连接管6与面罩连接部3的转动连接,便于使雾化面罩1在雾化药杯2上自由旋转,从而调节雾化面罩1的系带角度,提高使用的舒适度,且保证了平卧位和侧卧位时药液始终处于药杯的最低部位。作为一种优选,伸缩软管4为可塑性螺纹管,可利于面部贴合和药杯摆放,面罩连接部3可以为一段内壁光滑的软管,或者其中部设有一小段伸缩软管4,伸缩软管4的内壁也优选为光滑。具体的,在与所述管口7相连接的接口5内部设置有轴承17,所述接口5通过轴承17与面罩连接管6的管口7转动连接,且所述轴承17和接口5侧壁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8,轴承17的适应保证了面罩连接部3与面罩连接管6的转动连接,密封圈18使用保证了转动过程中不出现漏气和漏液的现象。具体的,该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首先打开三卡扣旋盖8,向雾化药杯2内进入药液,之后三卡扣旋盖8卡紧保证不出现漏气和漏液的发生,同时将雾化面罩1带在患者面部,由患者处于平卧或侧卧状态,此时调节伸缩软管4并将雾化药杯2与面罩连接部3自由转动,使雾化面罩1的系带更加方便舒适,且保证平卧位和侧卧位时药液始终处于雾化药杯2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装置,包括雾化面罩(1)、雾化药杯(2)和面罩连接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药杯(2)内部设置有出气锥管(12)和压气锥形帽(10),且雾化药杯(2)的底端呈V形结构,所述出气锥管(12)固定设置V形结构的底端中间上,所述压气锥形帽(10)套设在出气锥管(12)的上方,所述雾化药杯(2)侧壁内设置有进气管(16),所述进气管(16)为Z形管道,进气管(16)一端在雾化药杯(2)内与出气锥管(12)底端相连通,另一端在雾化药杯(2)的侧面上设置有进气口(15),在与所述进气口(15)对称的雾化药杯(2)另一侧面上设置有竖直的观察管(13),雾化药杯(2)内部底端侧壁上开设有与观察管(13)连通的通孔(14),且所述观察管(13)通过通孔(14)与雾化药杯(2)内部组成U形管道,雾化药杯(2)一侧面的顶端设置面罩连接管(6),所述面罩连接管(6)的一端通过面罩连接部(3)与水平的雾化面罩(1)相连接,另一端连通雾化药杯(2)内部,且靠近雾化药杯(2)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卧位雾化吸入的装置,包括雾化面罩(1)、雾化药杯(2)和面罩连接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药杯(2)内部设置有出气锥管(12)和压气锥形帽(10),且雾化药杯(2)的底端呈V形结构,所述出气锥管(12)固定设置V形结构的底端中间上,所述压气锥形帽(10)套设在出气锥管(12)的上方,所述雾化药杯(2)侧壁内设置有进气管(16),所述进气管(16)为Z形管道,进气管(16)一端在雾化药杯(2)内与出气锥管(12)底端相连通,另一端在雾化药杯(2)的侧面上设置有进气口(15),在与所述进气口(15)对称的雾化药杯(2)另一侧面上设置有竖直的观察管(13),雾化药杯(2)内部底端侧壁上开设有与观察管(13)连通的通孔(14),且所述观察管(13)通过通孔(14)与雾化药杯(2)内部组成U形管道,雾化药杯(2)一侧面的顶端设置面罩连接管(6),所述面罩连接管(6)的一端通过面罩连接部(3)与水平的雾化面罩(1)相连接,另一端连通雾化药杯(2)内部,且靠近雾化药杯(2)的一端向下倾斜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市儿童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