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避光功能的输液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249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19: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避光功能的输液套,该输液套包含套体,所述套体至少为内、外两层结构,所述内层为亲肤层,所述外层为遮光层;所述套体上设有连接件A和连接件B,所述连接件A设置在套体的两端,所述连接件B包含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所述第一连接层设置在遮光层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层设置在亲肤层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可相互粘合或扣合;该输液套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效率高,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等特点,避免现有采用静脉留置针及PICC置管进行避光药物静脉注射过程中不仅存在费时、费力的问题,而且也存在护理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大及耗费成本高的问题。

A transfusion sleeve with light-shielding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避光功能的输液套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避光功能的输液套。
技术介绍
为切实保障医院静脉治疗安全,在护理临床患者静脉输液过程中,给静脉输注避光药物的患者选择合适、安全的避光输液工具是一项严谨、频繁的必备环节,现有采用的避光输液工具多为避光输液器或在输液器外套设避光输液装置等,但上述避光输液工具对于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及PICC置管进行静脉输注避光药物的患者却存在一定缺陷,因为静脉留置针及PICC置管均自带体外连接管与接头,而现有的避光输液工具及其他避光输液装置均不能对这类体外连接管与接头有效避光,因此在护理此类患者输注避光药物时护士需额外使用避光物进行穿刺点局部避光,如此无形中增加护理工作量与工作难度,费时、费力、耗费成本,因此,基于上述分析,本申请提供了一种专用于静脉留置针及PICC置管的具有避光功能的输液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具有避光功能的输液套,解决现有采用静脉留置针及PICC置管进行避光药物静脉注射过程中不仅存在费时、费力的问题,而且也存在护理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大及耗费成本高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具有避光功能的输液套,包括套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1)至少为内、外两层结构,所述内层为亲肤层(11),所述外层为遮光层(12);所述套体(1)上设有连接件A和连接件B,所述连接件A设置在套体(1)的两端,所述连接件B包含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所述第一连接层设置在遮光层(12)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层设置在亲肤层(11)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可相互粘合或扣合。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套体(1)上设有用于对套体(1)进行折叠以实现套体(1)长度可调的固定件(3),该固定件(3)包含设置在套体(1)外层即遮光层(12)的粘扣件或按扣件。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连接件为绑带(21)、粘扣带、按扣带、拉链或环扣带(22)中的任一种;所述连接件B为粘贴件或按扣件。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亲肤层(11)为天然纤维面料,所述遮光层(12)为SMMS无纺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中的该输液套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操作方便,实用性强,效率高,成本低,经济效益好等特点,该输液套的套体1可通过连接件A和连接件B固定在被输液肢体上,并对穿刺在该肢体上的静脉留置针及PICC置管进行固定的同时,也对其进行遮盖,以起到了遮光的作用,避免现有采用静脉留置针及PICC置管进行避光药物静脉注射过程中不仅存在费时、费力的问题,而且也存在护理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大及耗费成本高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输液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图1沿A-A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图2的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套体上设有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图4沿箭头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图5的局部剖视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图5的伸展状态示意图。附图标记套体1,亲肤层11,遮光层12,绑带21,环扣带22,固定件3,粘扣A31,粘扣B32,粘贴层A41,粘贴层B4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避光功能的输液套,参见图1,该输液套包含套体1,该套体1为柱形或矩形等片状结构,该套体1分为内外两层结构,内层为与患者肢体直接接触的亲肤层11,外层为具有避光功能的遮光层12,参见图2-3,所述亲肤层11不仅需要柔软、轻质,而且需要很好的透气性和吸湿性,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亲肤层11为天然纤维面料,例如棉、麻等材质;所述遮光层12不仅需要有良好的遮光效果,而且还需要有良好的透气性、柔软性、据水性、弹性及吸湿性等特性,因此,在本实施例优选所述遮光层12为SMMS无纺布。所述套体1上设有用于将套体1固定在患者肢体上的连接件A和连接件B,所述连接件A设置在套体1的两端,该连接件A可以为绑带21、粘扣带、按扣带、拉链或环扣带22中的任一种,本实施例优选为绑带21,通过该绑带21可将套体1初步固定在患者肢体上;所述连接件B包含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所述第一连接层设置在遮光层12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层设置在亲肤层11的一侧,本实施例优选第一连接层设置在遮光层12靠左的一端,第二连接层设置在亲肤层11靠右的一端,当然,也可同时设置在靠左或靠右的相同两端;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B可以为粘贴件,也可为按扣件,优选为粘贴件,当连接件B为粘贴件时,所述第一连接层为粘贴层A41,所述第二连接层为与粘贴层A41对应的粘贴层B42,通过该粘贴层A41和粘贴层B42可将套体1两端粘合实现套体1再次固定,避免绑带21松动影响遮光效果的问题。使用时,将套体1固定或遮盖在局部穿刺有外周静脉留置针及PICC置管的患者肢体上,首先通过绑带21对套体1进行初步固定,然后再利用粘贴层41和粘贴层42对套体1相对重叠的两端再次固定;利用该套体1,不仅可对外周静脉留置针及PICC置管进行固定,而且也可对其进行遮盖,以实现避光功能,避免现有在输注避光药物时护理人员需额外使用避光物进行穿刺点局部避光,从而使得避光药物静脉注射过程中不仅存在费时、费力的问题,而且也存在护理工作量大、工作难度大及耗费成本高的问题。实施例2: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为了使套体1长度可调,以满足不同患者需求,本实施例优选所述套体1上设有用于对套体1进行折叠以实现套体1长度可调的固定件3,该固定件3包含设置在套体1外层即遮光层12的粘扣件或按扣件,参见图4-7,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件3为设置在遮光层12的粘扣件,该粘扣件包含设置在遮光层12的粘扣B32和至少一个对应的粘扣A31。根据需要缩短套体1的长度时,可将套体1按图5中的方式进行折叠(当然,根据需要也可采用其他方式进行折叠,图6中的折叠方式仅为本实施例中的优选方式),同时,将粘扣B32与对应位置的粘扣A31相互粘合,本实施例中,该折叠结构的优点在于折叠后套体1的内层即亲肤层11不会汇集太多,以影响亲肤层11在肢体上的固定;根据需要伸长套体1的长度时,可将粘扣A31从粘扣B32上撕下,展开折叠部分,参见图7。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避光功能的输液套,包括套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1)至少为内、外两层结构,所述内层为亲肤层(11),所述外层为遮光层(12);所述套体(1)上设有连接件A和连接件B,所述连接件A设置在套体(1)的两端,所述连接件B包含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所述第一连接层设置在遮光层(12)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层设置在亲肤层(11)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可相互粘合或扣合,所述套体(1)上设有用于对套体(1)进行折叠以实现套体(1)长度可调的固定件(3),该固定件(3)包含设置在套体(1)外层即遮光层(12)的粘扣件或按扣件,固定件(3)为设置在遮光层(12)的粘扣件,该粘扣件包含设置在遮光层(12)的粘扣B(32)和至少一个对应的粘扣A(31),所述连接件A为绑带(21)、粘扣带、按扣带、拉链或环扣带(22)中的任一种;所述连接件B为粘贴件或按扣件,所述亲肤层(11)为天然纤维面料,所述遮光层(12)为SMMS无纺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避光功能的输液套,包括套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1)至少为内、外两层结构,所述内层为亲肤层(11),所述外层为遮光层(12);所述套体(1)上设有连接件A和连接件B,所述连接件A设置在套体(1)的两端,所述连接件B包含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所述第一连接层设置在遮光层(12)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层设置在亲肤层(11)的一侧,且所述第一连接层和第二连接层可相互粘合或扣合,所述套体(1)上设有用于对套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化青陈伟黄岚李爱华张璐璐
申请(专利权)人:沙湾县人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