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肿瘤手术用小肠阻隔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1844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18: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结直肠肿瘤手术用小肠阻隔组件,包括鞘管,一端能够通过手术切口插入至体内;阻隔罩,卷绕后设置在鞘管内;推杆,从鞘管的另一端插入,将阻隔罩推入手术腔体内。其中,阻隔罩包括软质胶圈支架、安装在软质胶圈支架上的阻隔膜以及分别设置在软质胶圈支架上下两端的两根固定带。

Small intestinal obstruction module for colorectal cancer surge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结直肠肿瘤手术用小肠阻隔组件
本技术属于手术易耗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结直肠肿瘤手术用小肠阻隔组件。
技术介绍
由于小肠与结直肠之间的位置关系,临床进行结直肠肿瘤手术时,为了充分暴露手术部位,通常将手术部位的小肠拨到非手术部位一侧,使其聚集在一起,然后在底部填塞纱布对小肠进行阻挡。然而,纱布仅仅能够对位于底部的小肠进行阻挡,受小肠自身的蠕动作用影响,位于上部的小肠极容易回复原位,以致于手术过程中不得不多次对小肠进行拨挡,严重干扰手术的正常进行。此外,由于小肠褶皱较多,在反复的拨挡回位过程中,纱布极容易被卷入小肠褶皱中。为了避免该类医疗事故,医生在完成结直肠手术后,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仔细查找是否有纱布遗留,然后再进行缝合,致使非有效手术时间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提供了一种能够在结直肠肿瘤手术中对小肠进行有效拨挡的结直肠肿瘤手术用小肠阻隔组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的结直肠肿瘤手术用小肠阻隔组件具有如下技术特征:包括鞘管,一端能够通过手术切口插入至体内;阻隔罩,卷绕后设置在鞘管内;推杆,从鞘管的另一端插入,将阻隔罩推入手术腔体内。其中,阻隔罩包括软质胶圈支架、安装在软质胶圈支架上的阻隔膜以及分别设置在软质胶圈支架上下两端的两根固定带。本技术中的结直肠肿瘤手术用小肠阻隔组件作为一个整体被包装在包装袋内,未拆封前,阻隔罩卷绕后设置在鞘管内,小包装独立包装,推杆游离,被另外的小包装独立包装。拆封使用时,将鞘管一端通过手术切口插入手术腔体内,将推杆从鞘管的另一端插入,并在鞘管内向前移动,将阻隔罩推入手术腔体中。通过阻隔罩的自身伸展以及人工镊子辅助,将阻隔罩完全展开,软质胶圈支架的一端塞入小肠底部,另一端带动阻隔膜覆盖在小肠上,最后将两个固定带打个结或用夹子夹住进行固定。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结直肠肿瘤手术用小肠阻隔组件中,软质胶圈支架包括椭圆形软质胶圈以及设置在软质胶圈内的软质十字形支架,该软质十字形支架一根为椭圆形软质胶圈的长轴,另一根为椭圆形软质胶圈的短轴。阻隔膜以粘贴方式固定安装在椭圆形软质胶圈以及软质十字形支架上。软质十字形支架的设置有利于软质胶圈的塑性以及阻隔罩从鞘管内被推移至手术腔体中后的伸展。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结直肠肿瘤手术用小肠阻隔组件中,鞘管的内径为10mm,椭圆形软质胶圈的长轴长度为18~20cm。鞘管内径以及椭圆形软质胶圈尺寸根据临床手术切口尺寸以及小肠堆积后的尺寸设置,成年人和儿童有所差别。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结直肠肿瘤手术用小肠阻隔组件中,椭圆形软质胶圈粗细不均,以长轴为界限,一半粗一半细,两根固定带安装在细的部分上。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在保证阻隔罩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小卷绕后的阻隔罩的尺寸,从而适应鞘管的内径。进行小肠阻隔时,尺寸较粗的部分被塞入小肠底部,较细的部分在小肠上端,然后进行固定带固定。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结直肠肿瘤手术用小肠阻隔组件中,椭圆形软质胶圈粗的部分直径为1mm,细的部分直径为0.6~0.7mm,软质十字形支架的直径为0.6~0.7mm。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结直肠肿瘤手术用小肠阻隔组件中,软质胶圈支架由医用橡胶制成。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结直肠肿瘤手术用小肠阻隔组件中,阻隔膜为医用防水透气膜。该医用防水透气膜可以是聚四氟乙烯膜、聚丙烯膜或聚乙烯膜等通过医用塑料薄膜。进一步,在本技术提供的结直肠肿瘤手术用小肠阻隔组件中,阻隔罩在鞘管内偏向插入手术切口的一端设置,鞘管另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推杆插入标志,以方便手术人员操作。技术的作用与效果本技术提供的结直肠肿瘤手术用小肠阻隔组件具有如下技术效果:由于阻隔罩包括软质胶圈支架、安装在软质胶圈支架上的阻隔膜以及分别设置在软质胶圈支架上下两端的两根固定带,使得当阻隔罩完全伸展后呈面状,使用时软质胶圈支架的一端塞入小肠底部,另一端带动阻隔膜覆盖在小肠上,最后将两个固定带打个结或用夹子夹住进行固定,实现以面的形式对小肠进行约束。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纱布进行阻隔,本技术中的阻隔罩一方面解决了小肠由于自身蠕动容易复位的问题,手术过程中对小肠的阻隔时间长,克服了现有技术中不得不多次对小肠进行拨挡的缺陷;另一方面,也避免了医生在完成结直肠手术后,需要花费很长时间仔细查找是否有纱布遗留,致使非有效手术时间增加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结直肠肿瘤手术用小肠阻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阻隔罩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下列实施例不应看作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结直肠肿瘤手术用小肠阻隔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结直肠肿瘤手术用小肠阻隔组件100包括鞘管1、阻隔罩2以及推杆3。鞘管1为中空圆柱管,阻隔罩2卷绕后设置在鞘管内,优选在鞘管1内偏向插入手术切口的一端设置。鞘管1另一端的外壁上设置有推杆插入标志11,提示操作人员将推杆3从该端插入并向前推移,将阻隔罩推入手术腔体内。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阻隔罩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阻隔罩2包括软质胶圈支架21、安装在软质胶圈支架21上的阻隔膜22以及分别设置在软质胶圈支架21上下两端的两根固定带23。软质胶圈支架21包括椭圆形软质胶圈211以及设置在该软质胶圈内的软质十字形支架212,该软质十字形支架一根为椭圆形软质胶圈的长轴,另一根为椭圆形软质胶圈的短轴。阻隔膜22以粘贴方式固定安装在椭圆形软质胶圈以及软质十字形支架上。该软质十字形支架212的设置有利于椭圆形软质胶圈211的塑性以及阻隔罩从鞘管内被推移至手术腔体中后的伸展。椭圆形软质胶圈211粗细不均,以长轴为界限,一半粗一半细,两根固定带23安装在细的部分上。本实施例中,鞘管内径以及椭圆形软质胶圈尺寸根据临床手术切口尺寸以及小肠堆积后的尺寸设置,鞘管的内径为10mm,椭圆形软质胶圈的长轴长度为18~20cm。因此将椭圆形软质胶圈211设置成一半粗一半细,能够在保证阻隔罩功能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减小卷绕后的阻隔罩的尺寸,从而适应鞘管的内径。进行小肠阻隔时,尺寸较粗的部分被塞入小肠底部,较细的部分在小肠上端,然后进行固定带固定。此外,软质胶圈支架由医用橡胶制成。椭圆形软质胶圈粗的部分直径为1mm,细的部分直径为0.6~0.7mm,软质十字形支架的直径为0.6~0.7mm。阻隔膜22为医用防水透气膜。该医用防水透气膜可以是聚四氟乙烯膜、聚丙烯膜或聚乙烯膜等通过医用塑料薄膜。固定带23的材质可以和阻隔膜22相同,也可以单独采用不透气医用塑料薄膜。本实施例中的结直肠肿瘤手术用小肠阻隔组件作为一个整体被包装在包装袋内,未拆封前,阻隔罩卷绕后设置在鞘管内,小包装独立包装,推杆游离,被另外的小包装独立包装。拆封使用时,将鞘管设置有阻隔膜的一端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结直肠肿瘤手术用小肠阻隔组件,在结直肠肿瘤手术中对为暴露手术视野而被拨到一侧的小肠进行阻隔,其特征在于,具有:鞘管,一端能够通过手术切口插入至体内;阻隔罩,卷绕后设置在所述鞘管内;推杆,从所述鞘管的另一端插入,将所述阻隔罩推入手术腔体内,其中,所述阻隔罩包括软质胶圈支架、安装在所述软质胶圈支架上的阻隔膜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软质胶圈支架上下两端的两根固定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直肠肿瘤手术用小肠阻隔组件,在结直肠肿瘤手术中对为暴露手术视野而被拨到一侧的小肠进行阻隔,其特征在于,具有:鞘管,一端能够通过手术切口插入至体内;阻隔罩,卷绕后设置在所述鞘管内;推杆,从所述鞘管的另一端插入,将所述阻隔罩推入手术腔体内,其中,所述阻隔罩包括软质胶圈支架、安装在所述软质胶圈支架上的阻隔膜以及分别设置在所述软质胶圈支架上下两端的两根固定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直肠肿瘤手术用小肠阻隔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软质胶圈支架包括椭圆形软质胶圈以及设置在所述软质胶圈内的软质十字形支架,该软质十字形支架一根为所述椭圆形软质胶圈的长轴,另一根为所述椭圆形软质胶圈的短轴,所述阻隔膜以粘贴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椭圆形软质胶圈以及软质十字形支架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直肠肿瘤手术用小肠阻隔组件,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鞘管的内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金星周远航廖芝伟黄琦张男男易辉李玥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宝山区仁和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