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握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20028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9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免握伞,包括伞柄及安装在伞柄底部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内设有收纳室及安装在收纳室内的自动收卷装置,所述把手侧壁设有与收纳室相连通的开口,所述把手上安装有绑带,所述绑带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把手外侧壁,第二端通过把手侧壁开口连接至自动收卷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免握伞可牢牢固定在手臂上,解放了双手,使用户在雨天可以用双手做其他事情而不影响打伞,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免握伞穿戴方便快捷。

No umbrel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免握伞
本技术涉及雨伞
,特别是一种免握伞。
技术介绍
雨伞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品,具有遮风挡雨及遮阳的作用,常规的雨伞包括伞面、伞架、伞柄及安装在伞柄下端的把手,常规雨伞在使用时,需要依靠一只手的持握来保持伞面平衡,这就导致人在使用雨伞时不方便携带较多的物品,且常规雨伞对于手部受伤或残疾的人来说使用极为不便,目前市场上有在伞把处安装绑带的雨伞设计,通过绑带将雨伞固定在手臂上来解决问题,通常都采用魔术贴或固定扣来固定绑带,这种设计的雨伞在穿戴时不方便,且固定机构易老化使用寿命不长。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免握伞,本技术的免握伞在使用时穿戴快捷,使用寿命更长。本技术采用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免握伞,包括伞柄及安装在伞柄底部的把手,所述把手内设有收纳室及安装在收纳室内的自动收卷装置,所述把手侧壁设有与收纳室相连通的开口;该免握伞还包括绑带,所述绑带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把手外侧壁,第二端通过把手侧壁的开口连接至自动收卷装置。优选地,所述自动收卷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电源装置及传动轴,所述电源装置连接有开关,所述驱动电机及电源装置安装在把手下端,所述驱动电机和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电源装置与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绑带的第二端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自动收卷装置传动轴的轴线和伞柄的轴线平行。优选地,所述开关安装在把手侧壁上。优选地,所述把手的横截面形状为月牙形,所述开口开设在把手凹陷外壁,所述绑带的第一端也安装在把手凹陷外壁。优选地,所述绑带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开口两侧设有第一滚柱和第二滚柱,第一滚柱通过安装在把手外壁的复位机构设置在开口一侧,所述第一滚柱通过单向锁止滚轮安装在复位机构上,所述第二滚柱通过单向锁止滚轮安装在开口另一侧,所述绑带通过两个滚柱之间的缝隙穿过开口。优选地,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连接片、扭力弹簧及转轴,所述连接片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在把手外壁,所述扭力弹簧套设在转轴上,扭力弹簧的两个扭臂在弹力的作用下分别压设在把手外壁和连接片上,所述第一滚柱通过单向锁止滚轮安装在连接片的另一侧。优选地,所述第二滚柱上设有防滑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的免握伞在使用时,只需拉出绑带,将绑带套在胳膊打开开关,绑带在驱动电机带动下自动收紧,当收紧到合适位置时,关闭开关即可,使用方便快捷。(2)本技术的免握伞的把手的形状为月牙形,绑带套在手臂上时,把手与手臂接触的部位可与手臂紧密贴合,佩戴舒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伞把结构示意图。图3为伞把横截面是示意图。图4为复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把手;2、伞柄;3、绑带;4、驱动电机;5、电源装置;6、传动轴;7、轴承;8、开关;9、第一滚柱;10、第二滚柱;11、开口;12、连接片;13、扭力弹簧;14、扭臂;15、转轴;16、单向锁止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免握伞,包括伞柄2及安装在伞柄2底部的把手1,所述把手1内设有收纳室及安装在收纳室内的自动收卷装置,所述把手1侧壁开设有与收纳室相连通的开口11,所述把手1上安装有绑带3,所述绑带3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把手1外侧壁,绑带3的第二端通过把手1上的开口11连接至自动收卷装置。优选地,所述把手1的横截面形状为月牙形,如图3所示,所述开口11开设在把手1凹陷外壁一侧,所述绑带3也安装在把手1凹陷侧,月牙形的把手1可与人手臂紧密贴合,佩戴舒适,且可保证雨伞牢牢固定在手臂上,优选地,所述绑带3采用弹性材料制成,其具备一定的宽度,进一步保证佩戴舒适。如图4所示,所述开口11处设置有第一滚柱9和第二滚柱10,所述第一滚柱9通过安装在把手1外壁的复位机构设置在开口11一侧,第二滚柱10通过单向锁止滚轮16安装在开口11另一侧,所述绑带3通过两个滚柱之间的缝隙穿过开口11。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连接片12、扭力弹簧13及转轴15,连接片12连接在把手1凹陷侧外壁,所述连接片12的一端通过转轴15活动连接在把手1外壁,第一滚柱9通过单向锁止滚轮16安装在连接片12的另一端,所述转轴15上套设有扭力弹簧13,扭力弹簧13的两个扭臂14在弹力的作用下分别压设在把手1外壁和连接片12上,绑带3收进把手1时所述单向锁止滚轮16正常旋转,保证了自动收卷装置能够顺利收紧绑带3,绑带3要滑出把手1时,所述单向锁止滚轮16锁死,当绑带3固定在手臂上时,由于所述绑带3和两个滚柱之间压紧配合,依靠滚柱和绑带3之间的摩擦力可保证绑带3不会松动,避免了雨伞脱离手臂,优选地,所述第二滚柱10上设有防滑纹以增大摩擦力;当需要将雨伞从手臂上取下时,转动把手1,使得连接片12绕转轴15发生旋转,继而使得第一滚柱9和第二滚柱10之间的缝隙增大,摩擦力减小,即可轻易将绑带3拉出。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片12做弧状弯曲贴合在把手1凹陷侧壁。本实施例的自动收卷装置包括驱动电机4、电源装置5及传动轴6,所述驱动电机4及电源装置5安装在把手1下端,所述驱动电机4和电源装置5电连接在一起,所述传动轴6的一端与驱动电机4传动连接,所述传动轴6的轴线与伞柄2的轴线平行,所述传动轴6的另一端通过轴承7连接至把手1上端,所述绑带3的第二端固定在传动轴6上,所述电源装置5上还连接有开关8,所述开关8安装在把手1侧壁,需要收卷绑带3时,打开开关8,自动收卷装置就会运作从而将绑带3收紧。本技术的免握伞在使用时,需将绑带3拉出到合适长度,然后将绑带3套设在手臂上,打开开关8,自动收卷装置工作将绑带3收入把手1,当绑带3可将雨伞固定在手臂上时,断开开关8,即可完成本技术免握伞的佩戴,依靠滚柱和绑带3之间的摩擦力可保证绑带3不会松动,避免了雨伞脱离手臂;要取下雨伞时,只需转动把手1,使得连接片12绕转轴15发生旋转,继而使得第一滚柱9和第二滚柱10之间的缝隙增大,对绑带3的摩擦力减小,即可轻易将绑带3拉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免握伞,包括伞柄及安装在伞柄底部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内设有收纳室及安装在收纳室内的自动收卷装置,所述把手侧壁设有与收纳室相连通的开口;该免握伞还包括绑带,所述绑带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把手外侧壁,第二端通过把手侧壁的开口连接至自动收卷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免握伞,包括伞柄及安装在伞柄底部的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内设有收纳室及安装在收纳室内的自动收卷装置,所述把手侧壁设有与收纳室相连通的开口;该免握伞还包括绑带,所述绑带的第一端固定连接在把手外侧壁,第二端通过把手侧壁的开口连接至自动收卷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握伞,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收卷装置包括驱动电机、电源装置及传动轴,所述电源装置连接有开关,所述驱动电机及电源装置安装在把手下端,所述驱动电机和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电源装置与驱动电机电连接,所述绑带的第二端与所述传动轴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握伞,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收卷装置传动轴的轴线和伞柄的轴线平行。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免握伞,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安装在把手侧壁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免握伞,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的横截面形状为月牙形,所述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勇城胡乔华刘芃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集成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