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摄影光控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219908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1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摄影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摄影光控系统。所述智能摄影光控系统包括具备摄影功能的移动终端和至少一个闪光装置;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闪光装置连接,以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闪光装置发送闪光参数控制指令,以使得移动终端在拍摄时,可直接通过无线通讯方式控制闪光装置在移动终端拍摄时进行闪光,实现拍摄与补光的同步进行,提高闪光装置的补光精准度和补光效果,从而提高移动终端的摄像效果和图像清晰度。

An Intelligent Photographic Optical Control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摄影光控系统
本技术涉及摄影
,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摄影光控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移动终端的普及率不断提高,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摄影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但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往往只能在光线良好的环境中才能拍摄出效果较好的图片,而在光线较差的环境中,则需要进行补光,虽然现今移动终端通常可采用自带的LED灯来进行拍摄补光,但这种仅通过LED灯进行拍摄补光的方式存在补光效果差、补光不精准等缺点,从而造成摄影效果差、拍摄图像不清晰。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摄影光控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的补光效果差、补光不精准以造成摄影效果差、拍摄图像不清晰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摄影光控系统,包括具备摄影功能的移动终端和至少一个闪光装置;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闪光装置连接,以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闪光装置发送闪光参数控制指令。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控制模块、测光模块和无线信号发送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测光模块和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连接,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与所述闪光装置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交互模块;所述交互模块获取用户输入的场景信息,并将所述场景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或者掌上电脑。进一步地,所述闪光装置包括第二控制模块、无线信号接收模块、闪光灯模块和电源模块;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和所述电源模块连接,所述电源模块与所述闪光灯模块连接,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与所述移动终端相连接。优选地,所述第二控制模块包含CC25系列单片机。可选地,所述闪光装置为微型闪光灯。进一步地,所述智能摄影光控系统还包括远程控制装置;所述远程控制装置分别与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闪光装置无线连接。优选地,所述远程控制装置通过WIFI、5G、4G或者3G与所述移动终端和所述闪光装置连接。可选地,所述移动终端与所述闪光装置通过蓝牙进行无线连接。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实施例中,具备摄影功能的移动终端可与闪光装置之间无线连接,使得移动终端在拍摄时,可直接通过无线通讯方式控制闪光装置在移动终端拍摄时进行闪光,实现拍摄与补光的同步进行,以提高闪光装置的补光精准度和补光效果,从而提高移动终端的摄像效果和图像清晰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智能摄影光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智能摄影光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智能摄影光控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移动终端的补光效果差、补光不精准以造成摄影效果差、拍摄图像不清晰的问题。为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智能摄影光控系统100,包括具备摄影功能的移动终端110和至少一个闪光装置120;所述移动终端110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闪光装置120连接,以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闪光装置120发送闪光参数控制指令。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10在进行拍摄时,可实时检测当前拍摄环境中的光线强度信息,并可根据所获取到的光线强度信息判断当前的拍摄环境是否满足拍摄要求,若不满足拍摄要求、需要进行补光的话,则可根据当前拍摄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确定各闪光装置120所对应的目标光输出量,同时,还可根据移动终端110当前的对焦结果确定各闪光装置120所对应的目标输出时间,即可根据移动终端110的对焦结果确定出移动终端110执行拍摄的拍摄时间,然后可将各闪光装置120所对应的目标光输出量和目标输出时间封装成闪光参数控制指令,并将各闪光参数控制指令通过无线通讯方式发送至所对应的闪光装置120。各闪光装置120接收到对应的闪光参数控制指令后,则可对闪光参数控制指令进行解析,以确定出各闪光装置120所对应的目标光输出量和目标输出时间,使得各闪光装置120可在目标输出时间时将其自身的光输出量调节至所对应的目标光输出量,实现拍摄与补光的同步进行,提高闪光装置120的补光精准度和补光效果,从而提高移动终端110的摄像效果和图像清晰度。进一步地,所述移动终端110包括第一控制模块111、测光模块112和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13;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11分别与所述测光模块112和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13连接;所述测光模块112检测所述光线强度信息,并将所述光线强度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11;所述第一控制模块111根据所述光线强度信息生成所述闪光参数控制指令,并通过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13发送至所述闪光装置120。所述闪光装置120包括第二控制模块121、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22、闪光灯模块123和电源模块124;所述第二控制模块121分别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22和所述电源模块124连接,所述电源模块124与所述闪光灯模块123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模块121通过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22接收所述闪光参数控制指令,根据所述闪光参数控制指令确定所述闪光灯模块123的目标光输出量和目标输出时间,并在所述目标输出时间通过调整所述电源模块124的输出电压来将所述闪光灯模块123的光输出量调整至所述目标光输出量。本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10优选为智能手机或者掌上电脑等,闪光装置120优选为微型闪光灯,其中,智能手机或者掌上电脑等可通过蓝牙与微型闪光灯进行无线连接,也就是说,移动终端110和闪光装置120中均可以设置有蓝牙模块,即移动终端110中的无线信号发送模块113和闪光装置120中的无线信号接收模块122均可为基于蓝牙通讯协议的信号模块,如可为基于4.1版蓝牙通讯协议的信号发送模块和信号接收模块,以通过低功耗、快速性、小数据量的蓝牙通讯协议进行信号的发送,来减少发送时间,提高发送效率,并降低装置功耗,提高使用时长。本实施例中,测光模块112可以为智能手机或者掌上电脑的拍摄摄像头,该摄像头可以检测出智能手机或者掌上电脑当前拍摄的外部环境的光线强度信息。本实施例中,第二控制模块121可以包括微控制单元(MicrocontrolUnit,MCU),其中,微控制单元优选以CC25系列单片机为主控,并采用汇编语言实现各种软件功能,软件则采用分时分级轮片式扫描的方式来保证各路信号的采集,并做出及时响应,从而深度优化闪光装置120的软件系统,降低闪光装置120的硬件成本和工作功耗,提高闪光装置120的响应速度,使得闪光装置120的工作时差可低于8微秒。另外,闪光装置120中还设计有主流的USB通讯接口,可通过软件实现HID(HumanInterfaceDevice)设备通讯,不需要额外的驱动软件,无论MAC系统、WINDOWS系统还是有OTG(On-The-Go)功能的小型系统都能方便连接,并可利用HID报告的方式实现控制或者固件升级。在进行固件升级时,还可以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摄影光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备摄影功能的移动终端和至少一个闪光装置;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闪光装置连接,以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闪光装置发送闪光参数控制指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摄影光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具备摄影功能的移动终端和至少一个闪光装置;所述移动终端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所述闪光装置连接,以通过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向所述闪光装置发送闪光参数控制指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摄影光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包括第一控制模块、测光模块和无线信号发送模块;所述第一控制模块分别与所述测光模块和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连接,所述无线信号发送模块与所述闪光装置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摄影光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交互模块;所述交互模块获取用户输入的场景信息,并将所述场景信息发送至所述第一控制模块。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摄影光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为智能手机或者掌上电脑。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摄影光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光装置包括第二控制模块、无线信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源波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奥德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