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全包式硬胶保护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9050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机全包式硬胶保护壳,包括前壳和后壳,前壳包括依次连接形成长方形框体的上盖板、左侧壁、下盖板、右侧壁,上盖板和下盖板分别位于手机屏幕顶部和底部,左侧壁的内侧和右侧壁的内侧均设置有弧形槽,左侧壁的弧形槽包覆在手机中框左侧的外壁,右侧壁的弧形槽包覆在手机中框右侧的外壁;后壳包括后盖板以及设置在后盖板上下两端的上侧壁和下侧壁,上侧壁的内侧和下侧壁的内侧均设置有凹槽,上侧壁的凹槽包覆在手机中框上侧的外壁,下侧壁的凹槽包覆在手机中框下侧的外壁;上侧壁的两端和下侧壁的两端均设置有弧形包边,弧形包边包覆在手机中框拐角外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实现对手机上下前后360°的全面保护。

A Full-encapsulated Hard Rubber Protective Shell for Mobile Pho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全包式硬胶保护壳
本技术涉及手机保护壳
,特别涉及一种手机全包式硬胶保护壳。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不管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都需要手机,手机成为现在人们必不可少的一种通讯工具,对手机的保护也越来越重视,使得手机保护壳成为必不可少配件;目前手机保护壳一般都是以保护后盖和手机中框为主的半包式保护壳,半包式保护壳保护手机的部位还比较局限,不能全方位的保护到手机;而软胶类的保护壳抗黄性较差,用一段时间后保护套会发黄,同时也不耐脏,容易有指纹印、油污附着保护壳上,影响外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手机全包式硬胶保护壳,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手机全包式硬胶保护壳,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包括依次连接形成长方形框体的上盖板、左侧壁、下盖板、右侧壁,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分别位于手机屏幕顶部和底部,所述左侧壁的内侧和右侧壁的内侧均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左侧壁的弧形槽包覆在手机中框左侧的外壁,所述右侧壁的弧形槽包覆在手机中框右侧的外壁;所述后壳包括后盖板以及设置在后盖板上下两端的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上侧壁的内侧和下侧壁的内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上侧壁的凹槽包覆在手机中框上侧的外壁,所述下侧壁的凹槽包覆在手机中框下侧的外壁;所述上侧壁的两端和下侧壁的两端均设置有弧形包边,所述弧形包边包覆在手机中框拐角外侧。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阐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盖板间隔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均为圆孔,所述第三通孔和第五通孔均为长圆孔;所述第三通孔位于手机听筒外侧,所述第四通孔位于手机前置摄像头外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右侧壁开制有按键孔,所述按键孔为长圆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侧壁开制有第六通孔、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所述第六通孔为长圆孔,所述第八通孔为圆孔;所述第六通孔位于手机功放喇叭外侧,所述第七通孔位于手机USB接口外侧,所述第八通孔位于手机麦克风外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后盖板在靠近上侧壁的一侧开制有摄像孔,所述摄像孔位于后盖板的中心线上;所述摄像孔为长圆孔,所述摄像孔位于手机后置摄像头外侧。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前壳和后壳的表面均设置有保护层,所述保护层为磨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后壳扣合在手机背部、前壳扣合在手机前部,通过高出手机屏幕的上盖板、下盖板对手机屏幕的顶部和底部进行保护,再通过上侧壁、下侧壁、左侧壁、右侧壁扣合在手机中框外侧,实现对手机上下前后360°的全面保护;前壳、后壳的厚度做到0.8mm,保留了手机原始的轻薄手感,较薄的厚度使得前壳和后壳更方便的镶嵌拼接在手机上,前壳和后壳是分体结构,有利于进行不同颜色的注塑,实现前壳和后壳多色搭配,美化手机外观;前壳和后壳的表面通过喷砂等特殊处理形成保护层,使得前壳和后壳表面具有抗污、防指纹、不油腻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安装在手机上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11、上盖板;12、左侧壁;13、下盖板;14、右侧壁;15、弧形槽;16、按键孔;21、后盖板;22、上侧壁;23、下侧壁;24、弧形包边;25、凹槽;26、摄像孔;31、第一通孔;32、第二通孔;33、第三通孔;34、第四通孔;35、第五通孔;36、第六通孔;37、第七通孔;38、第八通孔;100、屏幕;101、中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如图1-2所示,一种手机全包式硬胶保护壳,包括前壳和后壳,前壳包括依次连接形成长方形框体的上盖板11、左侧壁12、下盖板13、右侧壁14,上盖板11和下盖板13分别位于手机屏幕100顶部和底部,左侧壁12的内侧和右侧壁14的内侧均设置有弧形槽15,左侧壁12的弧形槽15包覆在手机中框101左侧的外壁,右侧壁14的弧形槽15包覆在手机中框101右侧的外壁;后壳包括后盖板21以及设置在后盖板21上下两端的上侧壁22和下侧壁23,上侧壁22的内侧和下侧壁23的内侧均设置有凹槽25,上侧壁22的凹槽25包覆在手机中框101上侧的外壁,下侧壁23的凹槽25包覆在手机中框101下侧的外壁;上侧壁22的两端和下侧壁23的两端均设置有弧形包边24,弧形包边24包覆在手机中框101拐角外侧。上盖板11间隔设置有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32、第三通孔33、第四通孔34和第五通孔35;第一通孔31、第二通孔32和第四通孔34均为圆孔,第三通孔33和第五通孔35均为长圆孔;第三通孔33位于手机听筒外侧,第四通孔34位于手机前置摄像头外侧。右侧壁14开制有按键孔16,按键孔16为长圆孔,按键孔16位于手机音量键和电源键外侧。下侧壁23开制有第六通孔36、第七通孔37和第八通孔38,第六通孔36为长圆孔,第八通孔38为圆孔;第六通孔36位于手机功放喇叭外侧,第七通孔37位于手机USB接口外侧,第八通孔38位于手机麦克风外侧。后盖板21在靠近上侧壁22的一侧开制有摄像孔26,摄像孔26位于后盖板21的中心线上;摄像孔26为长圆孔,摄像孔26位于手机后置摄像头外侧。前壳和后壳的表面均设置有保护层,保护层为通过喷砂加工形成的磨砂层。前壳和后壳的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全包式硬胶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包括依次连接形成长方形框体的上盖板、左侧壁、下盖板、右侧壁,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分别位于手机屏幕顶部和底部,所述左侧壁的内侧和右侧壁的内侧均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左侧壁的弧形槽包覆在手机中框左侧的外壁,所述右侧壁的弧形槽包覆在手机中框右侧的外壁;所述后壳包括后盖板以及设置在后盖板上下两端的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上侧壁的内侧和下侧壁的内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上侧壁的凹槽包覆在手机中框上侧的外壁,所述下侧壁的凹槽包覆在手机中框下侧的外壁;所述上侧壁的两端和下侧壁的两端均设置有弧形包边,所述弧形包边包覆在手机中框拐角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全包式硬胶保护壳,其特征在于: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前壳包括依次连接形成长方形框体的上盖板、左侧壁、下盖板、右侧壁,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分别位于手机屏幕顶部和底部,所述左侧壁的内侧和右侧壁的内侧均设置有弧形槽,所述左侧壁的弧形槽包覆在手机中框左侧的外壁,所述右侧壁的弧形槽包覆在手机中框右侧的外壁;所述后壳包括后盖板以及设置在后盖板上下两端的上侧壁和下侧壁,所述上侧壁的内侧和下侧壁的内侧均设置有凹槽,所述上侧壁的凹槽包覆在手机中框上侧的外壁,所述下侧壁的凹槽包覆在手机中框下侧的外壁;所述上侧壁的两端和下侧壁的两端均设置有弧形包边,所述弧形包边包覆在手机中框拐角外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全包式硬胶保护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板间隔设置有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第四通孔和第五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第四通孔均为圆孔,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江黄学平杨上轮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恩浩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