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排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8234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10: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排连接结构,包括垂直铜排、限位孔和上紧垫片,所述垂直铜排内部的顶端和底端皆安装有内安装块,且外安装螺栓与垂直铜排内部的内安装块构成固定连接结构,所述垂直铜排远离外安装螺栓一侧的顶端的底端皆安装有内安装螺栓,且内安装螺栓与内安装块相互配合构成固定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所述垂直铜排一侧的顶端通过外安装螺栓和内安装螺栓可拆卸安装有第一水平铜排,且垂直铜排另一侧的底端通过外安装螺栓和内安装螺栓可拆卸安装有第二水平铜排,实现了搭接铜排,包括水平铜排和竖直铜排,进一步包括铜排搭接件,铜排搭接件包括一段L形搭接结构,且该结构可以方便拆卸安装,可以根据使用者使用调整位置。

A Copper Bar Connection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排连接结构
本技术涉及安装结构
,具体为一种铜排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铜排主要是用在一次线路上(大电流的相线、零线、地线都会用到铜排),在电柜上较大电流的一次元器件的连接都是用铜排,比如一排电柜在柜与柜之间连接的是主母排,主母排分到每面电柜的开关电气(隔离开关、断路器等)上的是分支母排。铜排有镀锡的也有裸铜排,在电柜中铜排连接处一般都要做镀锡处理和压花处理或者加导电膏。现有铜排连接结构,由于水平母排和竖直母排之间搭接结构设计不合理,存在以下问题:在安装过程中,受搭接间结构限制,通常水平母排是由上向下安装,吊装位置不好把握;安装后,垂直母排高出水平母排,而受结构限制,高出水平母排这一部分在应用中不会起到作用,因此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铜排连接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很多混料装置只是一个桶子,要靠人工搅拌,并且冬天使用极易凝固造成很多的不便,搅拌的同时很多装置搅拌效率慢,搅拌不均匀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排连接结构,包括垂直铜排、外安装螺栓、内安装螺栓、限位孔和上紧垫片,所述垂直铜排内部的顶端和底端皆安装有内安装块,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排连接结构,包括垂直铜排(1)、外安装螺栓(4)、内安装螺栓(8)、限位孔(10)和上紧垫片(14),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铜排(1)内部的顶端和底端皆安装有内安装块(3),垂直铜排(1)外部一侧的顶端安装有外安装螺栓(4),且外安装螺栓(4)与垂直铜排(1)内部的内安装块(3)构成固定连接结构,所述垂直铜排(1)远离外安装螺栓(4)一侧的顶端的底端皆安装有内安装螺栓(8),内安装螺栓(8)与垂直铜排(1)内部的内安装块(3)连接,且内安装螺栓(8)与内安装块(3)相互配合构成固定结构,所述垂直铜排(1)一侧的顶端通过外安装螺栓(4)和内安装螺栓(8)可拆卸安装有第一水平铜排(5),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排连接结构,包括垂直铜排(1)、外安装螺栓(4)、内安装螺栓(8)、限位孔(10)和上紧垫片(14),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铜排(1)内部的顶端和底端皆安装有内安装块(3),垂直铜排(1)外部一侧的顶端安装有外安装螺栓(4),且外安装螺栓(4)与垂直铜排(1)内部的内安装块(3)构成固定连接结构,所述垂直铜排(1)远离外安装螺栓(4)一侧的顶端的底端皆安装有内安装螺栓(8),内安装螺栓(8)与垂直铜排(1)内部的内安装块(3)连接,且内安装螺栓(8)与内安装块(3)相互配合构成固定结构,所述垂直铜排(1)一侧的顶端通过外安装螺栓(4)和内安装螺栓(8)可拆卸安装有第一水平铜排(5),且垂直铜排(1)另一侧的底端通过外安装螺栓(4)和内安装螺栓(8)可拆卸安装有第二水平铜排(6),所述垂直铜排(1)与第一水平铜排(5)的连接处设置有加固层(7),且加固层(7)与垂直铜排(1)相互配合构成稳定加固结构,所述外安装螺栓(4)和内安装螺栓(8)顶端的中间位置设置有旋转手柄(15),且外安装螺栓(4)和内安装螺栓(8)的顶端设置有与旋转手柄(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建斌郑春牛元化楼立明王瑶陈荷陈铭波梁世杰张莉萍
申请(专利权)人:硕维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