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化工石化热电用双流塔顶部冷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9594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化工石化热电用双流塔顶部冷凝装置,属于冷却塔技术领域,包括冷却塔体、淋水填料层、第一进水管、进气管、热水出水管、顶部排风机、冷凝管,喷头和底部集水池,冷却塔体的内部焊接设置有淋水填料层,淋水填料层的上方贯穿设置有进水管,进水管的下方焊接设置有喷头,进水管的上方贯穿设置有进风口。该装置设置有冷凝管,冷凝管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进水管和热水出水管,通过水蒸气中的热量传递给冷凝管中的水分,冷凝管中的水分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温度传感器发出信号给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开启,热水从热水出水管中排出,热水中的热能可供大家使用。

A Top Condensation Device of Double Flow Tower for Chemical and Petrochemical Thermal Pow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化工石化热电用双流塔顶部冷凝装置
本技术涉及冷却塔
,具体为一种双流塔顶部冷凝装置。
技术介绍
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从一系统中吸收热量排放至大气中,以降低水温的装置;其冷是利用水与空气流动接触后进行冷热交换产生蒸汽,蒸汽挥发带走热量达到蒸发散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等原理来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来降低水温的蒸发散热装置,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装置一般为桶状,故名为冷却塔。冷却塔是集空气动力学、热力学、流体学、化学、生物化学、材料学、静、动态结构力学,加工技术等多种学科为一体的综合产物。水质为多变量的函数,冷却更是多因素,多变量与多效应综合的过程。现有的大型冷却塔大部分用于发电行业,火力发电技术已经很完善,但是现有的冷却塔装置的蒸汽大部分是利用空气的置换外界的空气不断的进入,带走热量,虽然降低了水雾的排放,但是浪费了大量的热能,并没有将冷凝时候产生的热能全部利用好,造成让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实用新于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现有的冷凝装置没有将冷凝时产生的热能利用完全的问题,提供一种化工石化热电用双流塔顶部冷凝装置,该装置设置有冷凝管,冷凝管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进水管和热水出水管,通过水蒸气中的热量传递给冷凝管中的水分,冷凝管中的水分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温度传感器发出信号给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开启,热水从热水出水管中排出,热水中的热能可供大家使用,大大提升热能利用率,具有广泛的实用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化工石化热电用双流塔顶部冷凝装置,包括冷却塔体、淋水填料层、第一进水管、进气管、热水出水管、顶部排风机、冷凝管,喷头和底部集水池,所述冷却塔体的内部焊接设置有淋水填料层,所述淋水填料层的上方贯穿设置有进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下方焊接设置有喷头,所述进水管的上方贯穿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上方表面关窗设置有出气孔,所述进气管远离冷却塔体的一端焊接设置有鼓风机,所述进气管的上方贯穿设置有热水出水管,所述热水出水管的上方贯穿设置有多个冷凝管,所述热水出水管的两侧均设置有流量控制阀,所述流量控制阀旁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焊接于热水出水管内部,所述冷却塔体的顶部焊接设置有顶部排风机,所述冷凝管的另一端贯穿设置有第二进水管,所述冷凝管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凸起,所述冷却塔体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部集水池;所述热水出水管包括有金属层和隔热层,所述热水出水管的内部设置有金属层,所述金属层的外表面包裹设置有隔热层。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顶部排风机、流量控制阀和温度传感器均外接电源。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流量控制阀通过电线呈电性连接。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均外接水源,且第一进水管和第二进水管的左端均封闭,且第一进水管设置有阀门。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冷凝管为弯曲的“7”字状,且冷凝管弯曲角度为90°。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凸起均匀分布于冷凝管的底部表面。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冷凝管为铝质导热材料。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化工石化热电用双流塔顶部冷凝装置,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该装置通过设置有冷凝管,冷凝管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进水管和热水出水管,通过水蒸气中的热量传递给冷凝管中的水分,冷凝管中的水分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温度传感器发出信号给流量控制阀,流量控制阀开启,热水从热水出水管中排出,热水中的热能可供大家使用,大大提高热能的利用率。该装置通过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通过设置有鼓风机不断的将外面的冷风吹人冷凝塔内,使得冷凝塔内的温度不会太高,使得蒸汽更快的进行冷凝,降低了雾气的排放。综上,该种化工石化热电用双流塔顶部冷凝装置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冷凝装置没有将冷凝时产生的热能利用完全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2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图3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热水出水管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进气管结构示意图。图1-6中:1-冷却塔体、2-淋水填料层、3-第一进水管、4-进气管、401-出气孔、5-热水出水管、501-金属层、502-隔热层、6-顶部排风机、7-冷凝管、701-凸起、8-喷头、9-底部集水池、10-第二进水、11-流量控制阀、12-温度传感器、13-鼓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1-6,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中的顶部排风机、流量控制阀和温度传感器均可从市场购买或定制获得,具体型号为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手段,不再进行赘述。顶部排风机型号为:zkry-1380;流量控制阀型号为:SP45F;温度传感器型号为:30070024SRU。请参阅图1至6,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化工石化热电用双流塔顶部冷凝装置,包括冷却塔体1、淋水填料层2、第一进水管3、进气管4、热水出水管5、顶部排风机6、冷凝管7,喷头8和底部集水池9,其特征在于:冷却塔体1的内部焊接设置有淋水填料层2,淋水填料层2的上方贯穿设置有进水管3,进水管3的下方焊接设置有喷头8,进水管3的上方贯穿设置有进气管4,进气管4的上方表面关窗设置有出气孔401,进气管4远离冷却塔体1的一端焊接设置有鼓风机13,进气管4的上方贯穿设置有热水出水管5,热水出水管5的上方贯穿设置有多个冷凝管7,热水出水管5的两侧均设置有流量控制阀11,流量控制阀11旁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12焊接于热水出水管5内部,冷却塔体1的顶部焊接设置有顶部排风机6,冷凝管7的另一端贯穿设置有第二进水管10,冷凝管7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凸起701,冷却塔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部集水池9;热水出水管5包括有金属层501和隔热层502,热水出水管5的内部设置有金属层501,金属层501的外表面包裹设置有隔热层502。进一步的,顶部排风机6、流量控制阀11和温度传感器12均外接电源,电源给装置提供电能。进一步的,温度传感器12与流量控制阀11通过电线呈电性连接,通过温度传感器12控制流量阀11的开关,达到自动开关的效果。进一步的,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10均外接水源,且第一进水管3和第二进水管10的左端均封闭,且第一进水管3设置有阀门,不使用时可关闭进水管3处的阀门,可节约水分。进一步的,冷凝管7为弯曲的“7”字状,且冷凝管7弯曲角度为90°。进一步的,凸起701均匀分布于冷凝管7的底部表面。使得水蒸气凝结的水能更好的掉落。进一步的,冷凝管7为铝质导热材料,铝质材料导热性良好,且价格实惠。在使用本技术一种化工石化热电用双流塔顶部冷凝装置时首先检查好装置的稳固性,然后给装置接上电源,使用时打开第一进水管3阀门使得水分从喷头8喷下,同时打开鼓风机13和顶部排风机6,水蒸气通过冷凝管7时水蒸气中的热量传递给冷凝管7中的水,冷凝管7中的水分温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温度传感器12发出信号给流量控制阀11,流量控制阀11开启,热水从热水出水管中排出,热水中的热能可供大家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化工石化热电用双流塔顶部冷凝装置,包括冷却塔体(1)、淋水填料层(2)、第一进水管(3)、进气管(4)、热水出水管(5)、顶部排风机(6)、冷凝管(7),喷头(8)和底部集水池(9),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体(1)的内部焊接设置有淋水填料层(2),所述淋水填料层(2)的上方贯穿设置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的下方焊接设置有喷头(8),所述进水管(3)的上方贯穿设置有进气管(4),所述进气管(4)的上方表面关窗设置有出气孔(401),所述进气管(4)远离冷却塔体(1)的一端焊接设置有鼓风机(13),所述进气管(4)的上方贯穿设置有热水出水管(5),所述热水出水管(5)的上方贯穿设置有多个冷凝管(7),所述热水出水管(5)的两侧均设置有流量控制阀(11),所述流量控制阀(11)旁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所述温度传感器(12)焊接于热水出水管(5)内部,所述冷却塔体(1)的顶部焊接设置有顶部排风机(6),所述冷凝管(7)的另一端贯穿设置有第二进水管(10),所述冷凝管(7)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凸起(701),所述冷却塔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部集水池(9);所述热水出水管(5)包括有金属层(501)和隔热层(502),所述热水出水管(5)的内部设置有金属层(501),所述金属层(501)的外表面包裹设置有隔热层(5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化工石化热电用双流塔顶部冷凝装置,包括冷却塔体(1)、淋水填料层(2)、第一进水管(3)、进气管(4)、热水出水管(5)、顶部排风机(6)、冷凝管(7),喷头(8)和底部集水池(9),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塔体(1)的内部焊接设置有淋水填料层(2),所述淋水填料层(2)的上方贯穿设置有进水管(3),所述进水管(3)的下方焊接设置有喷头(8),所述进水管(3)的上方贯穿设置有进气管(4),所述进气管(4)的上方表面关窗设置有出气孔(401),所述进气管(4)远离冷却塔体(1)的一端焊接设置有鼓风机(13),所述进气管(4)的上方贯穿设置有热水出水管(5),所述热水出水管(5)的上方贯穿设置有多个冷凝管(7),所述热水出水管(5)的两侧均设置有流量控制阀(11),所述流量控制阀(11)旁边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2),所述温度传感器(12)焊接于热水出水管(5)内部,所述冷却塔体(1)的顶部焊接设置有顶部排风机(6),所述冷凝管(7)的另一端贯穿设置有第二进水管(10),所述冷凝管(7)的表面设置有多个凸起(701),所述冷却塔体(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底部集水池(9);所述热水出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云龙孙培忠
申请(专利权)人:烟台大成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