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蓄分离供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955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蓄分离供热装置,包括热用户,所述热用户包括供热用供热管路,所述供热管路与为热用户供热的供热组件相连通,所述供热管路中设置有二次侧循环泵,所述供热组件包括直供组件、蓄热组件,所述直供组件、蓄热组件并联接入到供热管路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夜间低谷电时电极锅炉加热热水并通过板式换热器对热用户进行供热,同时固体蓄热机组利用低谷电进行蓄热;非低谷电时由固体蓄热机组释放热量,为热用户供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固体蓄热式电锅炉造价高和电锅炉水蓄热系统安装场地需求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夜间直供负荷和蓄热负荷分开,分别由不同的设备承担,电极锅炉承担夜间直供负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安装简便、热效率高、节能环保。

A Direct Storage Separation Hea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蓄分离供热装置
本技术属于民用供暖
,具体涉及一种直蓄分离供热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清洁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对各类清洁能源供暖的需求越来越大,其中,电蓄热供暖是清洁能源供暖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由于固体蓄热材料制造成本较高,导致固体蓄热机组投资费用较大,而电锅炉水蓄热系统由于蓄热水箱较大,增加了征地成本,且所需板式换热器面积较大,投资费用同样较大。现阶段电蓄热系统大多以固体蓄热式电锅炉或电锅炉水蓄热单独作为热源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出,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直蓄分离供热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直蓄分离供热装置,包括热用户,所述热用户包括供热用供热管路,所述供热管路与为热用户供热的供热组件相连通,所述供热管路中设置有二次侧循环泵,所述供热组件包括直供组件、蓄热组件,所述直供组件、蓄热组件并联接入到供热管路中。所述直供组件为板式换热器,所述蓄热组件为固体蓄热机组。所述二次侧循环泵的流出口处设置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一侧与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连通,所述三通管另一侧与固体蓄热机组连通。所述三通管与板式换热器的二次侧之间设置有Ⅰ号电动蝶阀。所述三通管与固体蓄热机组之间设置有Ⅱ号电动蝶阀。所述板式换热器与电极锅炉相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与电极锅炉之间设置有锅炉侧循环泵。所述Ⅰ号电动蝶阀、Ⅱ号电动蝶阀中只有一个处于打开状态。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将夜间直供负荷和蓄热负荷分开,分别由不同的设备承担,电极锅炉承担夜间直供负荷,通过板式换热器直接供给用户热量,无需水箱蓄热;固体蓄热机组利用夜间低谷电储存热量,用以承担白天负荷。本专利技术在满足用户供暖需求的前提下,与固体蓄热式电加热系统相比,大大降低锅炉功率,缩减设备投资;与水蓄热式电加热系统相比,省去了蓄热水箱,降低设备占地面积,减少征地费用。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在固体蓄热式电加热系统中存在的产品成本较高的问题和水蓄热式电加热系统中存在的设备所需安装场地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具有安装简便、热效率高、节能环保、成本相对较低的技术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连接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蓄热组件供热的状态图;图3是本技术中直供组件供热的状态图;其中:1热用户2直供组件3蓄热组件4板式换热器5固体蓄热机组6二次侧循环泵7锅炉侧循环泵8Ⅰ号电动蝶阀9Ⅱ号电动蝶阀10电极锅炉。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3所示,一种直蓄分离供热装置,包括热用户1,所述热用户1包括供热用供热管路,所述供热管路与为热用户1供热的供热组件相连通,所述供热管路中设置有二次侧循环泵6,所述供热组件包括直供组件2、蓄热组件3,所述直供组件2、蓄热组件3并联接入到供热管路中。所述直供组件2为板式换热器4,所述蓄热组件3为固体蓄热机组5。所述二次侧循环泵6的流出口处设置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一侧与板式换热器4的二次侧连通,所述三通管另一侧与固体蓄热机组5连通。所述三通管与板式换热器4的二次侧之间设置有Ⅰ号电动蝶阀8。所述三通管与固体蓄热机组5之间设置有Ⅱ号电动蝶阀9。所述板式换热器4与电极锅炉10相连通。所述板式换热器4与电极锅炉10之间设置有锅炉侧循环泵7。所述Ⅰ号电动蝶阀8、Ⅱ号电动蝶阀9中只有一个处于打开状态。所述电极锅炉10与锅炉侧循环泵7连通,所述锅炉侧循环泵7与板式换热器2连通,板式换热器4二次侧与固体蓄热机组5并联后与二次侧循环泵6连通,所述Ⅰ号电动蝶阀8置于板式换热器4与热用户1之间,从而实现板式换热器4对热用户的供热。所述Ⅱ号电动蝶阀9置于固体蓄热机组5与热用户1之间,从而实现固体蓄热机组5对热用户的供热。进一步地,请参阅图2,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直蓄分离电供热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Ⅰ号电动蝶阀8全关,Ⅱ号电动蝶阀9全开,所述固体蓄热机组5放热,通过二次侧循环泵6为所述热用户1供暖,电极锅炉10停止运行。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直蓄分离电供热技术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述Ⅰ号电动蝶阀8全开,Ⅱ号电动蝶阀9全关,所述电极锅炉10通过锅炉侧循环泵7将热水送至所述板式换热器4换热,二次侧循环泵6将换热所得热水送至所述热用户1进行供暖,所述固体蓄热机组5开始蓄热,所储存热量应满足白天热用户供暖需求。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蓄分离供热装置,包括热用户(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用户(1)包括供热用供热管路,所述供热管路与为热用户(1)供热的供热组件相连通,所述供热管路中设置有二次侧循环泵(6),所述供热组件包括直供组件(2)、蓄热组件(3),所述直供组件(2)、蓄热组件(3)并联接入到供热管路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蓄分离供热装置,包括热用户(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用户(1)包括供热用供热管路,所述供热管路与为热用户(1)供热的供热组件相连通,所述供热管路中设置有二次侧循环泵(6),所述供热组件包括直供组件(2)、蓄热组件(3),所述直供组件(2)、蓄热组件(3)并联接入到供热管路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直蓄分离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供组件(2)为板式换热器(4),所述蓄热组件(3)为固体蓄热机组(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直蓄分离供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侧循环泵(6)的流出口处设置有三通管,所述三通管一侧与板式换热器(4)的二次侧连通,所述三通管另一侧与固体蓄热机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勇曲家豪冯耀华时明星王媛哲马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建筑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