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凤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防火防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354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6: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防火防潮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安装有窗体,所述墙体外壁分别固定安装有挡雨罩和集雨箱,且挡雨罩和集雨箱分别位于窗体左端的上下两侧,所述集雨箱内固定安装有微型泵,所述微型泵通过水管固定安装有喷头,且喷头固定安装在窗体的右端上侧,所述墙体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转轴和固定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挡雨罩、集雨箱、喷头、防火防潮布、转轴、轴承座、减速电机、固定杆、安装头、微型泵、过滤球头、水管、负重杆、连接带和卡钩,大大地延长了防火防潮布阻燃的时间,减小火势的扩散,降低损失,另外,也合理地对水资源进行了收集再利用,节省了水资源。

A Building Fire-proof and Moisture-proof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防火防潮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防火防潮
,具体为一种建筑防火防潮结构。
技术介绍
建筑防火,是建筑的防火措施。在建筑设计中应采取防火措施,以防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对生命财产的危害。建筑防火包括火灾前的预防和火灾时的措施两个方面,前者主要为确定耐火等级和耐火构造,控制可燃物数量及分隔易起火部位等;后者主要为进行防火分区,设置疏散设施及排烟、灭火设备等。申请号为CN201820121407.3的专利,包括顶板,所述顶板的底端左右两侧均安装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端安装有底板,所述顶板的底端右侧设有电机,所述电机通过支架与顶板相连,所述电机的左侧安装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左侧设有支座,所述支座通过轴承与转杆相连。虽然采用防火布对火灾暂时进行隔离,但是,防火布阻燃的时间比较短,延长救援的时间有限,不能起到很好的防火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防火防潮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防火防潮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防火防潮结构,包括墙体,所述墙体上安装有窗体,所述墙体外壁分别固定安装有挡雨罩和集雨箱,且挡雨罩和集雨箱分别位于窗体左端的上下两侧,所述集雨箱内固定安装有微型泵,所述微型泵通过水管固定安装有喷头,且喷头固定安装在窗体的右端上侧,所述墙体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转轴和固定杆,且转轴和固定杆分别位于窗体右端上下两侧,所述转轴前端端部固定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转轴后端端部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转轴中端通过销钉安装有防火防潮布,且喷头位于防火防潮布的上侧,所述防火防潮布包括防火布、防潮布和饰面布,所述防火布左右两端分别固定粘接有防潮布和饰面布,所述防火防潮布底端固定连接有负重杆,所述负重杆下端通过连接带固定连接有卡钩,所述固定杆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在安装头内。优选的,所述挡雨罩的正投影面位于集雨箱的内腔右端。优选的,所述微型泵的抽水管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球头。优选的,所述轴承座和减速电机均固定安装在墙体的内壁上。优选的,所述减速电机为正反转减速电机。优选的,所述防潮布为苫布,所述防火布为玄武岩纤维防火布。优选的,所述卡钩活动扣接固定杆。优选的,所述安装头固定安装在墙体的内壁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建筑防火防潮结构,通过设置挡雨罩、集雨箱、喷头、防火防潮布、转轴、轴承座、减速电机、固定杆、安装头、微型泵、过滤球头、水管、负重杆、连接带和卡钩,采用玄武岩纤维防火布,在1000℃火焰作用下,耐火在1小时以上,再配合集雨箱收集的雨水持续不断地喷洒在防火防潮布上,使防火防潮布始终处于一个潮湿的状态,从而大大地延长了防火防潮布阻燃的时间,减小火势的扩散,降低损失,另外,也合理地对水资源进行了收集再利用,节省了水资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防火防潮布右视图;图3为本技术防火防潮布剖视图;图4为本技术集雨箱剖视图。图中:1墙体、2窗体、3挡雨罩、4集雨箱、5喷头、6防火防潮布、61防火布、62、防潮布、63饰面布、7转轴、8轴承座、9减速电机、10固定杆、11安装头、12微型泵、121过滤球头、122水管、13负重杆、14连接带、15卡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防火防潮结构,包括墙体1,所述墙体1上安装有窗体2,所述墙体1外壁分别固定安装有挡雨罩3和集雨箱4,且挡雨罩3和集雨箱4分别位于窗体2左端的上下两侧,所述挡雨罩3的正投影面位于集雨箱4的内腔右端,通过设置挡雨罩3,能够防止雨水在下落的过程中,透过窗体2飘入房间,有效地起到了防潮的效果,同时,从挡雨罩3上下落的雨水会顺势落入到集雨箱4内,集雨箱4将收集并存储雨水,以待后期备用。所述集雨箱4内固定安装有微型泵12,所述微型泵12的型号为NKPDCS10,所述微型泵12的抽水管端固定安装有过滤球头121,所述微型泵12通过水管122固定安装有喷头5,且喷头5固定安装在窗体2的右端上侧,通过设置过滤球头121,能够有效地过滤集雨箱4内的雨水,防止雨水中的杂质堵塞喷头5上的喷孔。所述墙体1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转轴7和固定杆10,且转轴7和固定杆10分别位于窗体2右端上下两侧,所述转轴7前端端部固定安装有轴承座8,所述转轴7后端端部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9,所述减速电机9为正反转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9的型号为5IK60RGN-CF,所述轴承座8和减速电机9均固定安装在墙体1的内壁上,所述转轴7中端通过销钉安装有防火防潮布6,且喷头5位于防火防潮布6的上侧,所述防火防潮布6包括防火布61、防潮布62和饰面布63,所述防火布61左右两端分别固定粘接有防潮布62和饰面布63,所述防潮布62为苫布,所述防火布61为玄武岩纤维防火布,玄武岩纤维防火布61为不燃材料、在1000℃火焰作用下,不变形、不爆裂、耐火在1小时以上。所述防火防潮布6底端固定连接有负重杆13,通过设置负重杆13,使防火防潮布6在放下时,受到负重杆13的重力的下拉,有助于防火防潮布6绷直。所述负重杆13下端通过连接带14固定连接有卡钩15,且所述卡钩15活动扣接固定杆10,所述固定杆10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在安装头11内,所述安装头11固定安装在墙体1的内壁上。当意外出现火灾时,控制减速电机9驱动转轴7正向转动,使转轴7逐渐放下防火防潮布6,当防火防潮布6释放到适当的长度后,使卡钩15卡接固定杆10,在控制减速电机9驱动转轴7反向转动,使防火防潮布6绷直为止,再控制水泵抽取集雨箱4内的收集的雨水,使从喷头5内喷出的雨水喷在防火防潮布6上,使防火防潮布6始终处于一个潮湿的状态,从而大大地延长了防火防潮布6阻燃的时间,减小火势的扩散,降低损失。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防火防潮结构,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上安装有窗体(2),所述墙体(1)外壁分别固定安装有挡雨罩(3)和集雨箱(4),且挡雨罩(3)和集雨箱(4)分别位于窗体(2)左端的上下两侧,所述集雨箱(4)内固定安装有微型泵(12),所述微型泵(12)通过水管(122)固定安装有喷头(5),且喷头(5)固定安装在窗体(2)的右端上侧,所述墙体(1)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转轴(7)和固定杆(10),且转轴(7)和固定杆(10)分别位于窗体(2)右端上下两侧,所述转轴(7)前端端部固定安装有轴承座(8),所述转轴(7)后端端部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9),所述转轴(7)中端通过销钉安装有防火防潮布(6),且喷头(5)位于防火防潮布(6)的上侧,所述防火防潮布(6)包括防火布(61)、防潮布(62)和饰面布(63),所述防火布(61)左右两端分别固定粘接有防潮布(62)和饰面布(63),所述防火防潮布(6)底端固定连接有负重杆(13),所述负重杆(13)下端通过连接带(14)固定连接有卡钩(15),所述固定杆(10)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在安装头(1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防火防潮结构,包括墙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1)上安装有窗体(2),所述墙体(1)外壁分别固定安装有挡雨罩(3)和集雨箱(4),且挡雨罩(3)和集雨箱(4)分别位于窗体(2)左端的上下两侧,所述集雨箱(4)内固定安装有微型泵(12),所述微型泵(12)通过水管(122)固定安装有喷头(5),且喷头(5)固定安装在窗体(2)的右端上侧,所述墙体(1)内壁分别固定安装有转轴(7)和固定杆(10),且转轴(7)和固定杆(10)分别位于窗体(2)右端上下两侧,所述转轴(7)前端端部固定安装有轴承座(8),所述转轴(7)后端端部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9),所述转轴(7)中端通过销钉安装有防火防潮布(6),且喷头(5)位于防火防潮布(6)的上侧,所述防火防潮布(6)包括防火布(61)、防潮布(62)和饰面布(63),所述防火布(61)左右两端分别固定粘接有防潮布(62)和饰面布(63),所述防火防潮布(6)底端固定连接有负重杆(13),所述负重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凤曹原张海峡
申请(专利权)人:何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