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3135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6: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结构,其包括:带形基础,其顶部具有凹槽;轨枕,放置在凹槽内;碎石垫层,设于凹槽内,且位于轨枕与带形基础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轨枕基础与带形基础相结合,堆取料机的车轮的轮压通过轨枕传递至带形基础,带形基础在车轮的轮压作用下产生很小的弹性变形,该变形在车轮行走过后会很快恢复,轨枕与带形基础之间的碎石垫层压缩变形很有限,当发生变形时,又很容易调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有效解决了采用轨枕易变形需要频繁调整的问题,又解决了采用带形基础发生变形难以调整的问题,使设备运行顺利畅通,生产顺利。

A Kind of Track Foundation Structure of Stacker-Reclaim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基础结构,尤其是一种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结构。
技术介绍
原料场是钢铁企业存储原料的场所,荷载很大,一般可达到350kPa,在堆载作用下,地基会产生沉降及水平侧移,堆取料机为原料场内主要设备,堆取料机沿轨道运行完成堆取料作业,地基的沉降及水平位移会影响堆取料机的正常运行。原料场堆取料机基础形式有两种常规方案:(1)采用轨枕基础,如图1、图2所示,将钢轨1布置于轨枕2之上,轨枕2下方为由碎石构成的轨枕地基3,类似于铁路轨道做法,堆取料机的车轮4在钢轨1上行走,此方案便于沉降及侧移后的调整,但是堆取料机行走比火车慢的多,设备行走过后,轨枕地基3会下陷,轨枕基础很容易下沉,轨道沉降,需要频繁调整,才能满足平整度要求。(2)采用整体带形基础,如图3、图4所示,将钢轨1布置于带形基础5之上,带形基础5下方采用桩6作为支座,带形基础5刚度大,不易变形,但是一旦发生沉降或水平位移又无法调整,在地基条件差的情况下沉降及变形又不可避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结构,其既能解决轨枕基础易于变形,需要频繁调整的问题,又能解决带形基础发生变形难以调整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结构,其包括:带形基础,其顶部具有凹槽;轨枕,放置在所述凹槽内;碎石垫层,设于所述凹槽内,且位于所述轨枕与所述带形基础之间。如上所述的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结构,其中,所述碎石垫层的厚度为50mm~70mm。如上所述的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结构,其中,所述带形基础的断面呈工字型。如上所述的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结构,其中,所述带形基础为钢筋混凝土基础。如上所述的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结构,其中,所述带形基础下方还设有多个支撑桩,多个所述支撑桩沿所述带形基础延伸的方向间隔排列。如上所述的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结构,其中,所述带形基础下方还设有混凝土垫层。如上所述的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结构,其中,所述带形基础下方还设有多个支撑桩,多个所述支撑桩沿所述带形基础延伸的方向间隔排列,各所述支撑桩分别穿过所述混凝土垫层。如上所述的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结构,其中,所述带形基础、所述轨枕和所述碎石垫层连接形成整体基础。如上所述的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结构,其中,所述带形基础与所述轨枕之间浇注有混凝土连接层,所述混凝土连接层位于所述碎石垫层顶部,所述带形基础、所述轨枕和所述碎石垫层通过所述混凝土连接层连接形成所述整体基础。本技术的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结构的特点和优点是:本技术将轨枕基础与带形基础相结合,堆取料机的车轮的轮压通过轨枕传递至带形基础,带形基础在车轮的轮压作用下产生很小的弹性变形,该变形在车轮行走过后会很快恢复,轨枕与带形基础之间的碎石垫层压缩变形很有限,当发生变形时,又很容易调整,因此本技术既有效解决了采用轨枕易变形需要频繁调整的问题,又解决了采用带形基础发生变形难以调整的问题,使设备运行顺利畅通,生产顺利。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是现有技术的堆取料机轨道基础采用轨枕基础的示意图;图2是图1的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的断面图;图3是现有技术的堆取料机轨道基础采用整体带形基础的示意图;图4是图3的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的断面图;图5是本技术的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结构的示意图;图6是图5的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的断面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钢轨2轨枕3轨枕地基4车轮5带形基础6桩10带形基础20轨枕30碎石垫层40混凝土垫层50支撑桩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5、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结构,其包括带形基础10、轨枕20和碎石垫层30,带形基础10的顶部具有凹槽11,轨枕20放置在凹槽11内,轨枕20顶部用于放置钢轨1,堆取料机能在钢轨1上行走,碎石垫层30设于凹槽11内,且位于轨枕20与带形基础10之间。本技术将轨枕基础与带形基础相结合,堆取料机的车轮4的轮压通过轨枕20传递至带形基础10,带形基础10在车轮4的轮压作用下产生很小的弹性变形,该变形在车轮4行走过后会很快恢复,轨枕20与带形基础10之间的碎石垫层30压缩变形很有限,当发生变形时,又很容易调整,因此本技术既有效解决了采用轨枕易变形需要频繁调整的问题,又解决了采用带形基础发生变形难以调整的问题,使设备运行顺利畅通,生产顺利。进一步,碎石垫层30的厚度为50mm~70mm,例如为50mm、60mm或70mm,碎石垫层30的厚度较薄,变形很有限,能防止轨枕20下沉、轨道沉降。进一步,带形基础10的断面呈工字型。进一步,带形基础为钢筋混凝土基础。如图6所示,进一步,带形基础10下方还设有混凝土垫层40。混凝土垫层40用于找平,便于布置带形基础10的钢筋。如图5、图6所示,进一步,带形基础10下方还设有多个支撑桩50,多个支撑桩50沿带形基础10延伸的方向间隔排列,支撑桩50作为带形基础10的支座,支撑带形基础10,又能作为桩基,各支撑桩50分别穿过混凝土垫层40。但本技术并不以此为限,也可以不设置支撑桩50,而是采用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在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上直接铺设混凝土垫层40,再在混凝土垫层40上方设置带形基础10。实际使用时,可根据地基计算带形基础10的变形,具体为:当采用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时,将地基土简化为土弹簧,带形基础10按弹性地基梁计算,在堆取料机轮压作用下,可计算出带形基础10变形,具体计算方法为现有技术,容不赘述;当采用支撑桩50时,可将支撑桩50视为桩基,支撑桩50为带形基础10的支座,带形基础10可按连续梁计算,在堆取料机轮压作用下,可计算出连续梁挠度,即为带型基础的变形,具体计算方法为现有技术,容不赘述。当计算变形不能满足堆取料机运行要求时,可以调整基础的断面高度,增加结构刚度,减小基础变形以满足工艺要求。在长期荷载作用下,地基(即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或桩基会发生竖向及水平变形引起带形基础10沉降及侧移,可通过加大轨枕20与带形基础10之间的碎石垫层30的厚度进行调整,来保证轨道的平整度及标高,以满足设备运行要求,这种做法由于结构整体性好,刚度大,可满足刚度要求,使得设备运行期间带形基础10在车轮轮压作用下变形小,避免了频繁的调整,又为沉降及位移后的调整留出条件。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待后期地基沉降稳定不需调整后,将带形基础10、轨枕20和碎石垫层30连接形成整体基础。例如,带形基础10与轨枕20之间浇注有混凝土连接层,混凝土连接层位于碎石垫层30顶部,带形基础10、轨枕20和碎石垫层30通过混凝土连接层连接形成整体基础,也就是带形基础10、轨枕20和碎石垫层30通过浇注混凝土连接成一个整体。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而且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各组成部分并不仅限于上述整体应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描述的各技术特征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一项单独采用或选择多项组合起来使用,因此,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结构包括:带形基础,其顶部具有凹槽;轨枕,放置在所述凹槽内;碎石垫层,设于所述凹槽内,且位于所述轨枕与所述带形基础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结构包括:带形基础,其顶部具有凹槽;轨枕,放置在所述凹槽内;碎石垫层,设于所述凹槽内,且位于所述轨枕与所述带形基础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碎石垫层的厚度为50mm~70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形基础的断面呈工字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形基础为钢筋混凝土基础。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堆取料机轨道基础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形基础下方还设有多个支撑桩,多个所述支撑桩沿所述带形基础延伸的方向间隔排列。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衍法江世哲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