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控腰带的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8999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4:46
一种温控腰带的电源电路,包括与火线L及零线N均连接的直流电源电路、与火线L及零线N均连接的交流电源电路及与直流电源电路、交流电源电路均连接的控制芯片。如此能够同时提供直流电源及预定电压的交流电源、电子部件的综合利用率高、将输出的直流电与交流电完全隔离、可远程控制交流电的火线、提高安全性。

Power Circuit of Temperature Control Bel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控腰带的电源电路
本专利技术涉及温控床
,特别是一种温控腰带的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温控腰带具有多个负载,如位于温控腰带外部的液晶屏控制器、位于温控腰带内部的发热丝、超长波发生器等,其中液晶屏控制器的液晶屏及发热丝需要24V直流进行驱动,超长波发生器需要24V交流进行驱动,液晶屏控制器内的控制芯片需要5V直流进行驱动。现有的温控腰带需要多个电源装置,分别将外部交流电转换为各个负载需要的电源,需要较多的电子器件,综合利用率低。另外,现有的用于输出直流电源的电源装置的交流部分与直流部分并不会相互隔离,存在击穿的可能,安全性较低。同时现有的电源装置的火线开关采用直接的物理开关,需要近距离进行操控,由于物理开关靠近220V的交流电,因此对于操作人员来说,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同时提供直流电源及预定电压的交流电源、电子部件的综合利用率高、将输出的直流电与交流电完全隔离、可远程控制交流电的火线、提高安全性的温控腰带的电源电路,以解决上述问题。一种温控腰带的电源电路,包括包括与火线L及零线N均连接的直流电源电路、与火线L及零线N均连接的交流电源电路及与直流电源电路、交流电源电路均连接的控制芯片;直流电源电路包括与火线L连接的第一电子开关电路、与第一电子开关电路及零线N均连接的整流桥、连接于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之间的滤波电容C1、连接于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之间的启动触发电路、与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及启动触发电路均连接的半桥式变换器,以及与半桥式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均连接的磁芯隔离降压变压器TR1,磁芯隔离降压变压器TR1具有第一输入绕组、第一输出绕组及穿过第一输入绕组及第一输出绕组的磁芯,第一输入绕组的两端分别与半桥式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绕组的第一端作为直流第一输出端,第二端作为直流第二输出端;交流电源电路包括与火线L连接的第二电子开关电路、与第二电子开关电路及零线N均连接的铁芯降压变压器TR2,铁芯降压变压器TR2具有第二输入绕组、第二输出绕组及穿过第二输入绕组及第二输出绕组的铁芯;第二输入绕组的第一端与第二电子开关电路连接,第二端与零线N连接,第二输出绕组的第一端作为交流正极输出端,第二输出绕组的第二端作为交流负极输出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可控硅SCR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控制芯片、第一光电耦合器IOS1及第一保险丝FU1;第一可控硅SCR1的输入端与火线L连接,输出端与第一保险丝FU1的第一端连接,控制端通过电阻R1与输入端连接,控制端还与第一光电耦合器IOS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IOS1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电阻R2与第一可控硅SCR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IOS1的电源端通过电阻R3与一直流电源VCC连接,控制端与控制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芯片的电源端与直流电源VCC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启动触发电路包括第五二级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电容C2、电容C3、电阻R4及双向触发二极管DB;第五二级管D5的阳极与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连接,阴极与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与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与第五二级管D5阴极连接,阳极通过电容C3与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并通过电阻R4与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电容C2连接于电阻R4的两端;双向触发二极管DB的第一端与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半桥式变换器包括第一场效应管VT1、第二场效应管VT2、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一绕组L1、第二绕组L2及第三绕组L3;第一场效应管VT1的漏极与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源极与第二场效应管VT2的漏极连接,栅极通过电阻R5与第一绕组L1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4的第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VT1的漏极连接,第二端与第一场效应管VT1的源极连接;第一绕组L1的第二端与第一场效应管VT1的源极连接,同时与第八二极管D8的阳极连接,第八二极管D8的阴极与第一场效应管VT1的栅极连接;第二场效应管VT2的栅极通过电阻R6与双向触发二极管DB的第二端连接,源极与整流桥20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电容C5的第一端与第二场效应管VT2的漏极连接,第二端与第二场效应管VT2的源极连接;第三绕组L3的第一端与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二端通过电阻R7与第二场效应管VT2的栅极连接;第九二极管D9的阳极与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连接,阴极与第二场效应管VT2的栅极连接;第二绕组L2的第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VT1的源极及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均连接,第二端作为半桥式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端;电容C6的第一端与第一场效应管VT1的漏极连接,第二端与电容C7的第一端连接;电容C7的第二端与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连接;电容C6与电容C7之间的节点作为半桥式变换器的第二输出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绕组L1、第二绕组L2及第三绕组L3均缠绕于同一磁芯上,形成一自激驱动变压器。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子开关电路包括第二可控硅SCR2、电阻R8、电阻R9、电阻R10、第二光电耦合器IOS2及第二保险丝FU2,第二可控硅SCR2的输入端与火线L连接,输出端与第二保险丝FU2的第一端连接,控制端通过电阻R8与输入端连接,控制端还与第二光电耦合器IOS2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二光电耦合器IOS2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电阻R9与第二可控硅SCR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光电耦合器IOS2的电源端通过电阻R10与直流电源VCC连接,控制端与控制芯片的第二信号输出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保险丝FU2的第二端与第二输入绕组的第一端连接,第二输出绕组的第一端与一继电器RL的输入端连接,继电器RL的控制端与控制芯片U1的第三信号输出端连接,继电器RL的输出端作为交流正极输出端。进一步地,所述铁芯降压变压器TR2的第二输出绕组的中部还引出有两个中间输出端,两个中间输出端均与一整流器的输出端连接,整流器的输出端与一稳压器的输入端连接,稳压器的两个输出端作为分别作为直流正极输出端及直流负极输出端。进一步地,所述铁芯降压变压器TR2的第二输入绕组的第一端与第一保险丝FU1的第二端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温控腰带的电源电路包括与火线L及零线N均连接的直流电源电路、与火线L及零线N均连接的交流电源电路及与直流电源电路、交流电源电路均连接的控制芯片;直流电源电路包括与火线L连接的第一电子开关电路、与第一电子开关电路及零线N均连接的整流桥、连接于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之间的滤波电容C1、连接于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之间的启动触发电路、与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及启动触发电路均连接的半桥式变换器,以及与半桥式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均连接的磁芯隔离降压变压器TR1,磁芯隔离降压变压器TR1具有第一输入绕组、第一输出绕组及穿过第一输入绕组及第一输出绕组的磁芯,第一输入绕组的两端分别与半桥式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绕组的第一端作为直流第一输出端,第二端作为直流第二输出端;交流电源电路包括与火线L连接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控腰带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火线L及零线N均连接的直流电源电路、与火线L及零线N均连接的交流电源电路及与直流电源电路、交流电源电路均连接的控制芯片;直流电源电路包括与火线L连接的第一电子开关电路、与第一电子开关电路及零线N均连接的整流桥、连接于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之间的滤波电容C1、连接于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之间的启动触发电路、与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及启动触发电路均连接的半桥式变换器,以及与半桥式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均连接的磁芯隔离降压变压器TR1,磁芯隔离降压变压器TR1具有第一输入绕组、第一输出绕组及穿过第一输入绕组及第一输出绕组的磁芯,第一输入绕组的两端分别与半桥式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绕组的第一端作为直流第一输出端,第二端作为直流第二输出端;交流电源电路包括与火线L连接的第二电子开关电路、与第二电子开关电路及零线N均连接的铁芯降压变压器TR2,铁芯降压变压器TR2具有第二输入绕组、第二输出绕组及穿过第二输入绕组及第二输出绕组的铁芯;第二输入绕组的第一端与第二电子开关电路连接,第二端与零线N连接,第二输出绕组的第一端作为交流正极输出端,第二输出绕组的第二端作为交流负极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腰带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火线L及零线N均连接的直流电源电路、与火线L及零线N均连接的交流电源电路及与直流电源电路、交流电源电路均连接的控制芯片;直流电源电路包括与火线L连接的第一电子开关电路、与第一电子开关电路及零线N均连接的整流桥、连接于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之间的滤波电容C1、连接于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之间的启动触发电路、与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第二输出端及启动触发电路均连接的半桥式变换器,以及与半桥式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均连接的磁芯隔离降压变压器TR1,磁芯隔离降压变压器TR1具有第一输入绕组、第一输出绕组及穿过第一输入绕组及第一输出绕组的磁芯,第一输入绕组的两端分别与半桥式变换器的第一输出端及第二输出端连接,第一输出绕组的第一端作为直流第一输出端,第二端作为直流第二输出端;交流电源电路包括与火线L连接的第二电子开关电路、与第二电子开关电路及零线N均连接的铁芯降压变压器TR2,铁芯降压变压器TR2具有第二输入绕组、第二输出绕组及穿过第二输入绕组及第二输出绕组的铁芯;第二输入绕组的第一端与第二电子开关电路连接,第二端与零线N连接,第二输出绕组的第一端作为交流正极输出端,第二输出绕组的第二端作为交流负极输出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腰带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开关电路包括第一可控硅SCR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控制芯片、第一光电耦合器IOS1及第一保险丝FU1;第一可控硅SCR1的输入端与火线L连接,输出端与第一保险丝FU1的第一端连接,控制端通过电阻R1与输入端连接,控制端还与第一光电耦合器IOS1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IOS1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电阻R2与第一可控硅SCR1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光电耦合器IOS1的电源端通过电阻R3与一直流电源VCC连接,控制端与控制芯片的第一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芯片的电源端与直流电源VCC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腰带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触发电路包括第五二级管D5、第六二极管D6、第七二极管D7、电容C2、电容C3、电阻R4及双向触发二极管DB;第五二级管D5的阳极与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连接,阴极与第六二极管D6的阳极连接;第六二极管D6的阴极与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七二极管D7的阴极与第五二级管D5阴极连接,阳极通过电容C3与整流桥的第二输出端连接,并通过电阻R4与整流桥的第一输出端连接;电容C2连接于电阻R4的两端;双向触发二极管DB的第一端与第七二极管D7的阳极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温控腰带的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半桥式变换器包括第一场效应管VT1、第二场效应管VT2、电容C4、电容C5、电容C6、电容C7、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玉柳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福气多温控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