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加工接线端子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89305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加工接线端子的模具,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凹模设有呈“井”字状的第一冷却流道,凸模上设有呈“井”字状的第二冷却流道,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通过水管进行相互连通,水管上设有加速装置,所述顶出板的两侧均设有水箱,两个水箱之间通过管体连通,两个水箱其中一个外接有用于进水的进水口,另一个外接有出水口,装有进水口的水箱外设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和水箱连接处设有用于调动水流动的轮转片,冷却箱外设有控制轮转片转动的第一马达,加速器包括加速盒、置于加上盒内转动的转动片和置于加上盒外部且控制转动片旋转的第二马达,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效率高且不易浪费资源的模具。

A Die for Machining Termin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加工接线端子的模具
本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加工接线端子的模具。
技术介绍
接线端子,在加工的时候,采用了注塑加工,将注塑料注入模具中,然后通过冷却后脱模,然而传统的接线端子的模具的冷却均是自然冷却,这样的冷却效率不高,冷却速度慢,而且水常常用一编就过去了,较为浪费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效率高且不易浪费资源的模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加工接线端子的模具,包括两根支撑块、支撑于支撑块底部的底板、凹模和与凹模配合的凸模,两根支撑块之间设有顶出板,所述顶出板上设有贯穿凸模的顶杆,所述凹模设有呈“井”字状的第一冷却流道,凸模上设有呈“井”字状的第二冷却流道,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通过水管进行相互连通,水管上设有加速装置,所述顶出板的两侧均设有水箱,两个水箱之间通过管体连通,两个水箱其中一个外接有用于进水的进水口,另一个外接有出水口,装有进水口的水箱外设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和水箱连接处设有用于调动水流动的轮转片,冷却箱外设有控制轮转片转动的第一马达,加速器包括加速盒、置于加上盒内转动的转动片和置于加上盒外部且控制转动片旋转的第二马达。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井”字状的第一冷却流道和“井”字状的第二冷却流道的设计,保证内部冷却的稳定性,然后通过加速装置配合水管关联了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内部的冷却水,通过第二马达控制转动片旋转进行加快冷却水流动,达到快速冷却效果,然后通过两个水箱配合,形成热水中和的效果,减少水热的速度,并且外加一个冷却水箱,进行辅助降温,并且配合第一马达带动旋转片进行内部水流搅动,实现水流动加快冷却,进而达到循环所用的水流降温效果,同时,外接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用于换水和加水的效果,减少资源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马达和转动片之间设有用来出风的旋转片,所述加速盒端部上开设有透气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马达带着转动片进行旋转的同时带着旋转片进行旋转,进行从透气孔吹入的风进行吹入进行风冷,提高冷却效率和循环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箱表面设有若干条凹条,所述凹条均距排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凹条均距设计,使得形成一条条风道,不仅增加了与外部的接触面积,同时,利用风道进行快速冷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水箱和冷却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冷却流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用于加工接线端子的模具,包括两根支撑块101、支撑于支撑块101底部的底板201、凹模401和与凹模401配合的凸模301,两根支撑块101之间设有顶出板901,所述顶出板901上设有贯穿凸模301的顶杆,所述凹模401设有呈“井”字状的第一冷却流道402,凸模301上设有呈“井”字状的第二冷却流道302,第一冷却流道402和第二冷却流道302通过水管601进行相互连通,水管601上设有加速装置,所述顶出板901的两侧均设有水箱701,两个水箱701之间通过管体602连通,两个水箱701其中一个外接有用于进水的进水口702,另一个外接有出水口703,装有进水口702的水箱701外设有冷却箱801,所述冷却箱801和水箱701连接处设有用于调动水流动的轮转片803,冷却箱801外设有控制轮转片803转动的第一马达802,加速器包括加速盒501、置于加上盒内转动的转动片503和置于加上盒外部且控制转动片503旋转的第二马达50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首先通过“井”字状的第一冷却流道402和“井”字状的第二冷却流道302的设计,保证内部冷却的稳定性,然后通过加速装置配合水管601关联了第一冷却流道402和第二冷却流道302,第一冷却流道402和第二冷却流道302内部的冷却水,通过第二马达504控制转动片503旋转进行加快冷却水流动,达到快速冷却效果,然后通过两个水箱701配合,形成热水中和的效果,减少水热的速度,并且外加一个冷却水箱701,进行辅助降温,并且配合第一马达802带动旋转片502进行内部水流搅动,实现水流动加快冷却,进而达到循环所用的水流降温效果,同时,外接的进水口702和出水口703,用于换水和加水的效果,减少资源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马达504和转动片503之间设有用来出风的旋转片502,所述加速盒501端部上开设有透气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马达504带着转动片503进行旋转的同时带着旋转片502进行旋转,进行从透气孔吹入的风进行吹入进行风冷,提高冷却效率和循环型。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箱801表面设有若干条凹条804,所述凹条804均距排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凹条804均距设计,使得形成一条条风道,不仅增加了与外部的接触面积,同时,利用风道进行快速冷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加工接线端子的模具,包括两根支撑块、支撑于支撑块底部的底板、凹模和与凹模配合的凸模,两根支撑块之间设有顶出板,所述顶出板上设有贯穿凸模的顶杆,其特征是:所述凹模设有呈“井”字状的第一冷却流道,凸模上设有呈“井”字状的第二冷却流道,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通过水管进行相互连通,水管上设有加速装置,所述顶出板的两侧均设有水箱,两个水箱之间通过管体连通,两个水箱其中一个外接有用于进水的进水口,另一个外接有出水口,装有进水口的水箱外设有冷却箱,所述冷却箱和水箱连接处设有用于调动水流动的轮转片,冷却箱外设有控制轮转片转动的第一马达,加速器包括加速盒、置于加上盒内转动的转动片和置于加上盒外部且控制转动片旋转的第二马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加工接线端子的模具,包括两根支撑块、支撑于支撑块底部的底板、凹模和与凹模配合的凸模,两根支撑块之间设有顶出板,所述顶出板上设有贯穿凸模的顶杆,其特征是:所述凹模设有呈“井”字状的第一冷却流道,凸模上设有呈“井”字状的第二冷却流道,第一冷却流道和第二冷却流道通过水管进行相互连通,水管上设有加速装置,所述顶出板的两侧均设有水箱,两个水箱之间通过管体连通,两个水箱其中一个外接有用于进水的进水口,另一个外接有出水口,装有进水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海兴
申请(专利权)人:嘉兴市海兴胶木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