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8823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为解决Micro‑LED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低的问题。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多个微发光二极管,还包括:与所述微发光二极管一一对应的光电转换结构,所述光电转换结构位于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背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所述光电转换结构与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由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利用该电信号为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充电。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用于显示。

A Display Panel and Its Making Method, Driving Method and Display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微型发光二极管(英文:MicroLightEmittingDiode,简称Micro-LED)显示面板因其低驱动电压、高寿命等特点,被广泛的应用在消费者常用的终端机(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中,但是由于在将LED做到Micro级别(即<100μm)时,Micro-LED中的反射面制作困难,芯片厂商目前无法应对,使得Micro-LED四面发光,而射向显示面板非出光侧的光线无法利用,从而导致显示面板的光效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用于解决Micro-LED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多个微发光二极管,还包括:与所述微发光二极管一一对应的光电转换结构,所述光电转换结构位于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背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所述光电转换结构与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由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利用该电信号为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充电。可选的,所述光电转换结构包括:光电转换二极管、控制晶体管和存储电容;其中,所述光电转换二极管的第一阳极与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的第二阳极连接,所述光电转换二极管的第一阴极与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的第二阴极连接;所述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的第二阳极连接,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的第二阴极连接。可选的,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与所述微发光二极管一一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每个像素驱动电路均包括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电极与对应的微发光二极管的第二阳极连接;所述光电转换二极管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所述第一阳极、PIN结和所述第一阴极;其中所述第一阳极位于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一阴极之间,且所述第一阳极包括透明电极,所述第一阴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电极同层同材料设置。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多个微发光二极管之间,所述平坦层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过孔、第二过孔和第三过孔;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位于所述平坦层背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像素电极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对应的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电极连接;连接电极,所述连接电极位于所述平坦层背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连接电极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一阴极连接;所述PIN结位于所述第三过孔中,并通过所述第三过孔与所述第一阴极连接,所述第一阳极、所述像素电极和所述连接电极同层同材料设置;所述微发光二极管的第二阳极与对应的所述像素电极连接,所述微发光二极管的第二阴极与对应的所述连接电极连接。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所述微发光二极管一一对应的透镜结构,所述透镜结构位于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和对应的所述光电转换结构之间,所述透镜结构用于将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汇聚后传输至对应的所述光电转换结构。可选的所述透镜结构包括:凹槽部分,所述凹槽部分的开口朝向所述微发光二极管,所述凹槽部分的凹槽内壁呈弧形;填充在所述凹槽部分中的填充部分,所述填充部分背向所述凹槽部分的表面与所述凹槽部分中凹槽口周边的表面共同形成一平坦面,所述填充部分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凹槽部分的折射率;所述微发光二极管的PN结在所述阵列基板的衬底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填充部分在所述衬底上的正投影的内部。可选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的PN结位于对应的所述透镜结构的焦平面上;或,所述微发光二极管的PN结位于所述平坦面上。基于上述显示面板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基于上述显示面板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用于制作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制作方法包括:制作一阵列基板;在所述阵列基板上制作多个光电转换结构;在所述光电转换结构背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制作多个微发光二极管,所述微发光二极管与所述光电转换结构一一对应,所述光电转换结构与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由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利用该电信号为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充电。基于上述显示面板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用于驱动上述显示面板,所述驱动方法包括:亮度补偿步骤,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光电转换结构,将接收到的由显示面板中微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利用该电信号为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充电。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在微发光二极管背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设置了光电转换结构,通过该光电转换结构接收由微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射向背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的光线,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后传输至对应的微发光二极管,为对应的微发光二极管充电;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将由微发光二极管发出的,无法用于显示面板显示的光线转化为电信号,并利用该电信号为对应的微发光二极管充电,以此提升显示面板的出光效率。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电转换结构的电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像素电路的时序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截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透镜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行详细描述。请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设置在阵列基板上的多个微发光二极管M-LED,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与微发光二极管M-LED一一对应的光电转换结构17,光电转换结构17位于对应的微发光二极管M-LED背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光电转换结构17与对应的微发光二极管M-LED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由微发光二极管M-LED发出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利用该电信号为对应的微发光二极管M-LED充电。具体地,上述阵列基板可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与微发光二极管M-LED一一对应,且每个像素电路用于驱动对应的微发光二极管M-LED发光。将光电转换结构17设置在对应的微发光二极管M-LED背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使得光电转换结构17能够接收由微发光二极管M-LED发出的、射向背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方向的光线(即光信号),光电转换结构17还能够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将该电信号传输至对应的微发光二极管M-LED,为对应的微发光二极管M-LED充电。上述微发光二级管的外量子效率EQE(即电子数/光子数)可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示例性的,EQE为30%,当光电转换结构17的转换效率为10%时,则光电转换结构17最多可向对应的微发光二极管M-LED补偿3%的电流,即光电转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多个微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微发光二极管一一对应的光电转换结构,所述光电转换结构位于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背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所述光电转换结构与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由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利用该电信号为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充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和设置在所述阵列基板上的多个微发光二极管,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微发光二极管一一对应的光电转换结构,所述光电转换结构位于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背向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所述光电转换结构与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连接,用于将接收到的由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利用该电信号为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充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结构包括:光电转换二极管、控制晶体管和存储电容;其中,所述光电转换二极管的第一阳极与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的第二阳极连接,所述光电转换二极管的第一阴极与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的第二阴极连接;所述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发光控制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的第二阳极连接,所述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的第二阴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阵列基板包括与所述微发光二极管一一对应的像素驱动电路,每个像素驱动电路均包括驱动晶体管,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电极与对应的微发光二极管的第二阳极连接;所述光电转换二极管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所述第一阳极、PIN结和所述第一阴极;其中所述第一阳极位于对应的所述微发光二极管和所述第一阴极之间,且所述第一阳极包括透明电极,所述第一阴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电极同层同材料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平坦层,所述平坦层位于所述阵列基板和所述多个微发光二极管之间,所述平坦层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过孔、第二过孔和第三过孔;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位于所述平坦层背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像素电极通过所述第一过孔与对应的驱动晶体管的输出电极连接;连接电极,所述连接电极位于所述平坦层背向所述阵列基板的一侧,所述连接电极通过所述第二过孔与所述第一阴极连接;所述PIN结位于所述第三过孔中,并通过所述第三过孔与所述第一阴极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粲岳晗玄明花
申请(专利权)人: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