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芦荟块搅拌分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218307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芦荟块搅拌分离装置,包括机架、旋转分离机构和输送链,所述机架的正面上固定安装有旋转分离机构,所述旋转分离机构的两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左端轴向连接有输送链,所述旋转分离机构包括激振器和同步带轮,所述激振器的外表面上轴向连接有同步带轮,所述激振器的左端通过转轴轴向连接有分离滚筒,所述分离滚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分离弹齿,所述分离弹齿的左端设置有阻尼器,装置通过激振器内偏心块转动产生的相对惯性力和牵连惯性力驱动整个分离装置作变速回转运动,能够在不同方向上实现对芦荟块的搅拌与分离,不仅提高了搅拌与分离效率,而且将搅拌、收汁以及分离操作结合在一起。

A Stirring and Separating Device for Aloe Bl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芦荟块搅拌分离装置
本技术涉及芦荟块应用
,特别涉及一种芦荟块搅拌分离装置。
技术介绍
芦荟为阿福花科(又称日光兰科、独尾草科)芦荟属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叶簇生、大而肥厚,呈座状或生于茎顶,叶常披针形或叶短宽,边缘有尖齿状刺,花序为伞形、总状、穗状、圆锥形等,色呈红、黄或具赤色斑点,花瓣六片、雌蕊六枚。花被基部多连合成筒状,芦荟(即库拉索芦荟)是芦荟属中少数可食用的物种之一,其制品被广泛应用于食品、美容、保健、医药等领域。但是,目前在制作芦荟块的机械结构中,用于芦荟块搅拌分离装置还存在一定缺陷,由于芦荟块的结构大小不一以及其水分较少,在芦荟搅拌过程中对于芦荟汁液的提取相对较少,且芦荟块的分离操作也比较繁琐,整体机械结构复杂,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芦荟块搅拌分离装置,具备搅拌、收汁、分离等功能,实现了功能一体化水平,有效提高了设备的分离效率,实用性强,这样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芦荟块搅拌分离装置,包括机架、旋转分离机构和输送链,所述机架的正面上固定安装有旋转分离机构,所述旋转分离机构的两端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左端轴向连接有输送链,所述输送链的上部与旋转分离机构内壁贯穿连接,所述旋转分离机构的内壁上轴向连接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的外壁上设置有旋转刀片,所述旋转分离机构包括激振器和同步带轮,所述激振器的外表面上轴向连接有同步带轮,所述激振器的左端通过转轴轴向连接有分离滚筒,所述分离滚筒的外壁上设置有分离弹齿,所述分离弹齿的左端设置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内壁与转轴轴向连接。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阻尼器包括阻尼轮和阻尼带,所述阻尼轮的内壁与转轴轴向连接,所述阻尼轮的外壁上缠绕有阻尼带,所述阻尼带的上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螺钉。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螺钉的上部轴向连接有阻尼弹簧。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分离机构的下部设置有接料箱,所述接料箱固定安装在机架的内壁上,所述接料箱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多层滤网。作为本技术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旋转分离机构的右端轴向连接有残渣输料板,所述残渣输料板的右端通过转轮轴向安装在机架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激振器内偏心块转动产生的相对惯性力和牵连惯性力驱动整个分离装置作变速回转运动,当驱动力偶矩顺时针方向驱动壳体及分离滚筒作顺时针加速转动,当驱动力偶矩逆时针方向驱动壳体及分离滚筒作逆时针减速转动,能够在不同方向上实现对芦荟块的搅拌与分离,不仅提高了搅拌与分离效率,而且将搅拌、收汁以及分离操作结合在一起,实现了芦荟块的搅拌以及汁液收取,整个装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旋转分离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阻尼器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旋转分离机构;3-支架;4-搅拌轴;5-旋转刀片;6-滤网;7-接料箱;8-输送链;9-残渣输料板;201-激振器;202-同步带轮;203-分离滚筒;204-分离弹齿;205-转轴;206-阻尼器;2061-阻尼轮;2062-阻尼带;2063-连接螺钉;2064-阻尼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芦荟块搅拌分离装置,包括机架1、旋转分离机构2和输送链8,所述机架1的正面上固定安装有旋转分离机构2,所述旋转分离机构2的下部设置有接料箱7,所述接料箱7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内壁上,所述接料箱7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多层滤网6,所述旋转分离机构2的右端轴向连接有残渣输料板9,所述残渣输料板9的右端通过转轮轴向安装在机架1上,所述旋转分离机构2的两端设置有支架3,所述支架3的左端轴向连接有输送链8,所述输送链8的上部与旋转分离机构2内壁贯穿连接,所述旋转分离机构2的内壁上轴向连接有搅拌轴4,所述搅拌轴4的外壁上设置有旋转刀片5,所述旋转分离机构2包括激振器201和同步带轮202,所述激振器201的外表面上轴向连接有同步带轮202,所述激振器201的左端通过转轴205轴向连接有分离滚筒203,所述分离滚筒203的外壁上设置有分离弹齿204,所述分离弹齿204的左端设置有阻尼器206,所述阻尼器206的内壁与转轴205轴向连接,所述阻尼器206包括阻尼轮2061和阻尼带2062,所述阻尼轮2061的内壁与转轴205轴向连接,所述阻尼轮2061的外壁上缠绕有阻尼带2062,所述阻尼带2062的上部均固定安装有连接螺钉2063,所述连接螺钉2063的上部轴向连接有阻尼弹簧2064。本实施例中,激振器201由质量相等且对置分布的偏心块及壳体组成,是旋转分离机构2的驱动机构,分离滚筒203由呈圆柱辐射状排列的弹齿组成,是旋转分离机构2的执行机构,阻尼器206由阻尼轮2061、阻尼带2062及阻尼弹簧2064组成,通过调节阻尼弹簧2064阻尼力可以调控分离滚筒203的振动速度和频率,从而达到要求的分离效果,激振器201和分离滚筒203通过法兰联接在一起,阻尼器206通过阻尼轮2061联接在分离滚筒203末端。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具体使用时,旋转分离机构2由激振器201偏心块回转运动产生的激振力偶驱动作周期性变速回转运动,由作用在分离滚筒203弹齿上周期性变化的惯性力,对芦荟块产生抛甩作用,使用旋转分离机构2内部的搅拌轴4实现均匀搅拌,并且使用旋转刀片5对芦荟块进行切割处理,通过分离滚筒203上的分离弹齿204对搅拌后的芦荟块进行分离处理,通过分离弹齿204的弹向力使得芦荟块脱离旋转分离机构2内部,通过残渣输料板9输出,实现对芦荟块搅拌与分离的操作。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技术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芦荟块搅拌分离装置,包括机架(1)、旋转分离机构(2)和输送链(8),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正面上固定安装有旋转分离机构(2),所述旋转分离机构(2)的两端设置有支架(3),所述支架(3)的左端轴向连接有输送链(8),所述输送链(8)的上部与旋转分离机构(2)内壁贯穿连接,所述旋转分离机构(2)的内壁上轴向连接有搅拌轴(4),所述搅拌轴(4)的外壁上设置有旋转刀片(5),所述旋转分离机构(2)包括激振器(201)和同步带轮(202),所述激振器(201)的外表面上轴向连接有同步带轮(202),所述激振器(201)的左端通过转轴(205)轴向连接有分离滚筒(203),所述分离滚筒(203)的外壁上设置有分离弹齿(204),所述分离弹齿(204)的左端设置有阻尼器(206),所述阻尼器(206)的内壁与转轴(205)轴向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芦荟块搅拌分离装置,包括机架(1)、旋转分离机构(2)和输送链(8),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的正面上固定安装有旋转分离机构(2),所述旋转分离机构(2)的两端设置有支架(3),所述支架(3)的左端轴向连接有输送链(8),所述输送链(8)的上部与旋转分离机构(2)内壁贯穿连接,所述旋转分离机构(2)的内壁上轴向连接有搅拌轴(4),所述搅拌轴(4)的外壁上设置有旋转刀片(5),所述旋转分离机构(2)包括激振器(201)和同步带轮(202),所述激振器(201)的外表面上轴向连接有同步带轮(202),所述激振器(201)的左端通过转轴(205)轴向连接有分离滚筒(203),所述分离滚筒(203)的外壁上设置有分离弹齿(204),所述分离弹齿(204)的左端设置有阻尼器(206),所述阻尼器(206)的内壁与转轴(205)轴向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保春李白清李俊华
申请(专利权)人:元江县瑞丰民特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