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外循环蒸发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8303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9-25 02: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外循环蒸发器,包括列管式外加热器、蒸发罐、冷凝器、集液罐;列管式外加热器的上部通过上循环管与蒸发罐相连接;蒸发罐的底部通过下循环管与列管式外加热器相连接,下循环管上连接有循环泵;列管式外加热器的上侧、下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口、排污口;列管式外加热器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蒸发罐的顶部设置有二次蒸汽出口;蒸发罐的外部设置有二号除沫装置;蒸发罐的内部上侧固定设置有一号除沫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两级除沫,一号除沫装置、二号除沫装置配合完成了双重除沫处理,除雾沫效果更好,除沫效率更高,降低了料液流失;循环泵的设置提高了蒸发罐与列管式外加热器间的料液循环流速,提高了蒸发器的工作效率。

An External Circulation Evapora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外循环蒸发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蒸发器,尤其涉及一种外循环蒸发器。
技术介绍
蒸发器适用于制药、食品、化工、轻工等行业液体物料的蒸发浓缩工艺过程;由于蒸发罐内经气液分离后的料液浓度和粘度越来越大,所以蒸发罐内的料液的流动性逐渐降低。当料液的浓度蒸发浓缩到一定程度后,蒸发罐内的料液通过下循环管回到加热器的速度变慢,影响料液的循环和蒸发浓缩效果与效率。此外,现有的除沫装置气液分离不够彻底,除沫效果差,造成了料液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外循环蒸发器。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外循环蒸发器,包括列管式外加热器、蒸发罐、冷凝器、集液罐;列管式外加热器的上部通过上循环管与蒸发罐相连接;蒸发罐的底部通过下循环管与列管式外加热器相连接,下循环管上连接有循环泵;列管式外加热器的上侧、下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口、排污口;列管式外加热器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蒸发罐的内部上侧固定设置有一号除沫装置;一号除沫装置包括固定架、一号除沫板、二号除沫板、丝网层;固定架呈中空的圆筒状,一号除沫板、二号除沫板、丝网层从下到上依次固定设置于固定架的内部;丝网层由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外循环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列管式外加热器(1)、蒸发罐(2)、冷凝器(3)、集液罐(4);所述列管式外加热器(1)的上部通过上循环管(5)与蒸发罐(2)相连接;所述蒸发罐(2)的底部通过下循环管(6)与列管式外加热器(1)相连接,下循环管(6)上连接有循环泵(7);所述列管式外加热器(1)的上侧、下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口(8)、排污口(9);所述列管式外加热器(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0);所述蒸发罐(2)的内部上侧固定设置有一号除沫装置(11);所述一号除沫装置(11)包括固定架(12)、一号除沫板(13)、二号除沫板(14)、丝网层(15);所述固定架(12)呈中空的圆筒状,一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外循环蒸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列管式外加热器(1)、蒸发罐(2)、冷凝器(3)、集液罐(4);所述列管式外加热器(1)的上部通过上循环管(5)与蒸发罐(2)相连接;所述蒸发罐(2)的底部通过下循环管(6)与列管式外加热器(1)相连接,下循环管(6)上连接有循环泵(7);所述列管式外加热器(1)的上侧、下侧分别设置有进料口(8)、排污口(9);所述列管式外加热器(1)的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0);所述蒸发罐(2)的内部上侧固定设置有一号除沫装置(11);所述一号除沫装置(11)包括固定架(12)、一号除沫板(13)、二号除沫板(14)、丝网层(15);所述固定架(12)呈中空的圆筒状,一号除沫板(13)、二号除沫板(14)、丝网层(15)从下到上依次固定设置于固定架(12)的内部;所述丝网层(15)由丝网叠加而成;所述一号除沫板(13)上开设有倾斜的一号通孔(16),一号通孔(16)为多个;所述二号除沫板(14)上开设有与一号通孔反向倾斜的二号通孔(17),二号通孔(17)为多个;所述二号通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海清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宏洋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